你在这里

板门店启示——朝韩从两个国家开始

就在朝韩领导人共同签署和平共同宣言的同时,中国正进一步打压紧缩台湾的外交空间,包括约旦、奈及利亚、巴林等五个我使用中华民国或台湾名称的办事处全部遭到改名,最新的发展是中国民航局致函美国联合与美国航空,要求所有将台湾视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指涉都必须移除,否则将予以惩处。同样的“分裂问题”,但却在同时间有着极端的事态与发展。

看到文在寅与金正恩牵着手签署板门店宣言,商定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几乎所有台湾人都会问,为什么两岸之间做不到?从两德、两韩到两岸,做不到的原因很清楚,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愿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从来没有统治过台湾一天的中国共产党只想要一个想象中的中国,把所有不愿妥协在这个想法的人当作分离份子、反中人士,用这个想象中的中国发动民族主义,对付台湾,目的在于维持其统治的正当性。

朝韩与两岸是两个发展的极端,朝韩之间虽然几乎没有任何民间交流,但却都是联合国会员国,各自拥有独立的国际人格与外交空间,可以在没有政治前提的情况下,发展彼此关系。两岸关系则相反,民间交往极其热络,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不承认中华民国体制,还宣称两岸“从未分裂,但尚待统一”,如此矛盾的说法与作法具体体现在前者对后者无所不用其极的国际打压与噤声,当然也遑论两岸之间的心灵契合。

事实上,过去二十多年,台湾政府在化解两岸政治歧见上是极其努力的,从李登辉时代试探性的“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到“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一个分治的中国”、“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到陈水扁时代的“未来一中”,以及马英九时代不统不独不武的“一中各表”,到蔡英文时代即便台湾天然独已经昂扬,她仍然力守中华民国宪法与维持现状。

但历经台湾四任总统,共产党对台湾的政治底线也越来越清楚,这底线即“一国两制”。而即便这个方案早已证明在香港试行失败,它也无意提出更具弹性的方案,所以断无可能为台湾人接受。双方就在虚幻的一中原则,以及台湾内部日益高昂的独立声浪中渐行渐远。

马英九在评论两韩峰会时表示,他三年前在马习会时就为两岸搭了一座“和平大桥”,后来所有的总统只要遵守“交通规则”,都可以“上桥”。不过,“此桥显然非彼桥”,两韩峰会的“桥”,是一座双方平等尊重可以在联合国共有席次、不受胁迫,元首可以互访、检阅对方军仪队的“桥”;而马习会那座“桥”,是一个充满政治前提,连官衔职称都要被消音,被视为内战遗绪,连“两个中国”都无法启齿的单向道。事后看来,这场马习会除了让两岸领导人见面以外,它创造了哪些两岸政治和解的条件?又为两岸改变了什么?

如果板门店宣言能够给两岸关系任何启示的话,这个启示绝非在于消灭两岸之间存有的分离意识、野心份子,而在于数十倍于台湾的中国,如何面对中华民国体制?台湾人从没有“反中”,台湾人只是不愿在威胁利诱下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被迫统一,如果没弄清楚这前因后果,什么两岸搭桥、和平协议都只是奢谈。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