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209:豫中会战之灵宝防御战-一(2/2)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二百零九(新抗战系列之一百二十九)

此战不过是灵宝会战的揭幕战,却也极为激烈。

当时第57军第8师23团第2营负责防御外围的张茅车站。第5连奉命为前哨,推进到张茅外围的十里铺占领阵地。

全连在一个高不过30多米,长不过100米的小山头仔细修建了阵地。轻机枪火力可以交叉射击,还布置了手榴弹投掷的位置。

第5连第2排排长谢本瑛回忆那场惨烈的战斗,写到:连长集合所有班排长,下达命令说,我们阵地能否守住,有关全团战局。战斗再惨,只能坚守。最后关头,也只有血肉相搏。大家要发扬黄埔精神,保卫祖国领土,不成功便成仁。我回答,请连长放心,纵然粉身碎骨,也要与阵地共存亡。

谢本瑛继续回忆:5月14日天刚亮,一个黑色气球就飞来,在我阵地停留20分钟,然后飞走。不久,又飞来一架日军侦察机,侦查后又投弹十多颗,这才飞走。这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先锋部队已经来了,几分钟后就到。我立即下令:各就各位,准备战斗,但绝对不许乱放枪浪费子弹。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我阵地前方,开始匍匐前进。此时,日军的火炮开始猛烈轰击,飞机也在我上空不断扫射投弹,掩护步兵登山进攻。等到敌人进入我阵地前十多米,我才下达了开火的命令。我军机枪步枪形成交叉火网,将日军大量杀伤。对于隐藏在石头和洼地的日军,则有排里臂力强的士兵投掷手榴弹,将他们活活炸死。日军退了下去,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了。不久,一个日军军官手舞着长刀,驱赶士兵在炮火掩护下继续进攻。我排继续猛烈射击,将这个军官打倒,日军伤亡更惨重,但仍然前仆后继猛烈攻击。突然,敌人一炮摧毁了我排第5班的机枪掩体,陈班长和3个战士壮烈牺牲。这种紧要关头,机枪停了可不行。我立即命令副班长代理班长,继续用机枪射击。

谢本瑛又回忆:日军数量众多,火力强大,战斗越来越吃紧。我的副排长去第4班指挥战斗,但途中被日军飞机扫射中弹牺牲。日军爬到距离山顶只有10多米,我只得命令直属的第6班准备好手榴弹,然后先后跑到第4班和第5班阵地,要求大家必要时候各自为战,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同存亡。我返回第6班阵地,命令他们上刺刀,准备肉搏。此时日军仍然在猛攻,很快第5班那里的机枪停了,传来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白刃战已经开始了。我见情况危急,急忙向第5班阵地跑去。谁知道,我刚刚离开第6班的掩体,1发炮弹就将它炸毁,里面几个战士全部牺牲。我转身回来救人时,日军已经距离我只有几十米。突然,一发机枪子弹射来,正中我的右边肋骨,穿透了胸部和背部。我重伤后当即昏倒,醒来以后,发现排副邱树宗抱着我哭,说第4班阵地枪声也不响了,看来不是缺乏弹药就是情况不利。我不由落泪,说我死不足惜,只是排里几十个弟兄不知道还活着多少。此时阵地前又冲来几个日本兵,我立即说:不要管我,你们赶快通知第4班,无论战斗如何惨烈也要固守制高点,等待援兵。邱树宗和传令兵都操枪去拼命了,传令兵将两具战士尸体盖在我的身上,作为我的遮盖物。没多久,大队日本兵上来了。他们沿着战壕挨个刺杀,倒在这里的我军官兵。有的官兵还有一口气,也被他们刺死了。我恨得咬牙切齿,紧握着装满子弹的盒子炮手枪,等到他们靠近就开枪,打死一个算一个。但此时,第4班机枪又恢复了射击,日军顾不上检查尸体,继续向上进攻了。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我军援军终于到了,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不到1个小时,就将占领大半个阵地的日军打垮了。连长崔泽藩亲自赶来,命令担架兵将我抬到后方医院去抢救。第二天,我就到了山西武功县医院,这里已经有了一百多重伤员。二天后,我连王指导员也被送来了,他的头部被日军炮弹炸成重伤。他流着泪告诉我,我被送走后第二天15日,日军再次发动猛攻。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日军两次冲上山头,两次被我连打了下去。激战中,连长崔泽藩身先士卒,中弹牺牲了。我的排副邱树宗为了保护连长,也被日军打死了。王指导员继任连长职务不久,被一颗炮弹炸成重伤。此时3排长也牺牲了,全连几乎拼光了。得到营长批准后,我连才被迫撤退离开阵地。

日军占领陕县以后,并没有停下不动,而是追击占领了陕县以西的大营镇,作为进攻的前进基地。

在北线独立混成第3旅团进攻陕县的同时,南线的第69师团近万主力也在行动。占领重镇洛宁后,该师团立即北上,22日已经前进到陕县以南不过20公里,同这里国军零星交火。

占领陕县后,中日两军都在短暂调整,此时两军情况大概是这样:

国军

第1战区孙蔚如第4集团军,撤退到灵宝附近地区。该集团军从豫中会战爆发以来,就和日寇激战,目前已经有1个多月,比较疲劳,伤亡也大,却仍然保有一定战斗力。

第1战区李家钰第36集团军,撤退到灵宝附近。该集团军是川军,战斗力很弱,经过日军主力打击,伤亡非常重。集团军司令李家钰在前一日5月21日和日军遭遇不幸殉国。该集团军目前几乎不能作战,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不过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四川人也不是孬种。在李家钰牺牲后,第36集团军同仇敌忾,反而战斗力倍增。很多川军官兵佩戴黑纱作战,发誓要为司令官报仇。

第1战区的部队似乎不行,幸好还有胡宗南的第8战区。

第8战区5个主力军全部增援而来,变为第34集团军,司令官李延年。

马法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西北军,庞炳勋的副手)的第40军,辖第39、106师,新编第40师

张卓(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中央军)的第1军,辖王隆玑(黄埔三期)的第167师

李正先(黄埔二期,中央军)的第16军,辖预备第3师,第109师

周士冕(黄埔一期,中央军)的第27军,辖第128师

刘安祺(黄埔三期,中央军)的第57军,辖第8、97师

这5个军中,自然是第1军战斗力最强。

第1军号称第六大主力,战斗力不亚于74军和18军。

第1军也是蒋介石和胡宗南起家的部队。1925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所辖几种主要地方军名目取消,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初编为5个军,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党军改为第1军,蒋介石任第一任军长。第二任军长是军政部长何应钦。胡宗南1936年继任军长职务。

第1军兵员素质很好,装备也好,竟然还有北方仅有的1个装甲营。该军几乎参加过国军所有战役,包括最初的东征陈炯明、北伐、中原大战、围剿红军等等。

抗战爆发后,第1军奉命参加过淞沪血战,死守阵地,誓死不退,伤亡竟然超过9成。当时阵地上已经没有几个兵,胡宗南仍然咬牙死撑。后援军赶到,胡宗南才说:你们再迟到一天,我都要拿枪上去了。

该军除了淞沪会战以外,还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等。

1939年,陕北八路军不断向外试图扩张,并且发动武力攻击。国军实在没有办法,只得调动胡宗南的第1军到陕西坐镇,威慑八路军和西北其他力量。

为什么选择胡宗南?因为第1军在抗战爆发前,就长期在西北转战,对这里非常熟悉。

至于陕北八路军的扩张,我想大家在大陆战史是看不到的。相关内容很多,萨沙仅仅讲一个例子。

何绍南在1938年是国民政府任命的陕西保安司令,驻守在绥德地区5个县。绥德本来是国军在1936年从中共手中夺回来的,西安事变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军事上还给八路军,但地方行政必须由政府管理。何绍南编组了5个保安大队,分别驻守个县,作为政府的军事力量。

绥德是八路军向外扩张的出口,何绍南就成为八路军的绊脚石。正常来说,何绍南作为政府的保安司令,自然有权编组保安部队。

1939年,王震的359旅开赴绥德,将何绍南的保安队全部打垮,彻底控制了绥德地区。

胡宗南到了陕北以后,四面合围八路军控制区。于是,长达5年内,八路军无法在西北扩充。

不过,此次1944年豫中会战吃紧,胡宗南无可奈何之下被迫抽调5个主力军南下。胡宗南部队前脚刚走,八路军立即从他们的空档四面出击,扩大自己的地盘。

以这个359旅为例,主力竟然顺着中日激战的空荡区,从延安南下到了广东省。

扯远了,虽第1军战斗力较强,其余4个军就差得远了。

第40军、第16军、第27军、第57军都是新建部队或者抗战初期损失殆尽的残部编组,均属于中央军三流部队。

以第40军为例,它曾经是庞炳勋在山东徐州会战中的明星部队。

该部在山西河北转战期间,多次遭遇日军和八路军夹击,伤亡殆尽。1943年全军残部被合围,军长马法五拼死率领一部突围,但106师师长李震汾和集团军司令庞炳勋都被俘,第40军残部仅剩1个团。该部战后经过1年修整,也远远没有恢复元气,战斗力是很弱的。

至于16军、27军,和第40军一模一样,都是被打残甚至几乎覆灭以后重建的。

第57军干脆是1941年全新组建的部队,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

虽然如此,这已经是全国最完整的几支部队了。

这些部队并不强。57军96师289团团长郭吉谦回忆:开赴前线期间,有一些官兵开了小差。我团第8连中卫排长李某(四川人),平时深受营长喜爱,还要保举他做连长。结果此人在上火车前就逃跑了。我团秦腔剧团里面一个当演员的士兵,在火车抵达渭南车站前,由他父亲接应逃走了。以上两人,都被抓回枪毙了。

不过相比起来,日军也不是很强。日军参战的部队基本都是华北方面军拼凑出来的。而华北方面军只是用于扫荡作战、治安战,部队缺乏打野战正规战的经验。

以独立混成旅团为例,本来是没有什么重武器的,因为扫荡时候不太能用得上,宁可用一些易于携带的迫击炮、步兵炮。

战前,紧急为独立混成旅团配备了炮兵、通讯、工兵等部队。

虽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军无论装备还是训练,怎么也比第8战区国军要好得多。

所以,日军此次作战部队为3万多人,国军则大约是5万,实力上仍然是日军占上风。

双方对峙期间,仍然在不断交火。马法五的第40军3个师的先头部队,坚守陕县附近的张茅镇、磁钟镇、硖石镇,阻挡日军继续推进。

这边胡宗南各部已经高速赶到。

5月11日,第1军先锋从华县乘坐火车出发,12日中午赶到灵宝。随后几天,该军主力167师和配属的炮兵也赶到灵宝。

这并不容易,还是57军96师289团团长郭吉谦回忆:在潼关附近,日军在黄河对面的风陵渡架上了重炮,可以打到铁路上。我们把火车经过潼关叫做闯关。我们的火车在华阴附近加足了煤和水,烧足气,利用黑夜以最快的速度闯了过去。日军炮兵发现开炮时,我们火车已经驶离了射程。但陇海铁路函谷关铁桥被日军炸断,我们只能在这里停车,全军下车步行。这里的军事人员告诉我,日军离这里很紧,下车以后要肃静,不要亮灯火。

到了17日,李延年已经赶到灵宝县城坐镇,胡宗南也赶赴潼关,几个军陆续赶到一线。

李延年经过判断,认为总体实力还是日军占优。

国军不能主动发起攻势,必须进行防御。

万幸的是,此时战局有两个明显变化。

第一,进入豫西以后,地形开始变得崎岖险峻,非常适合防御一方作战,进攻一方则比较困难。以日军坦克第3师团为例,很多时候坦克只能排成单列在一条公路上行军。一旦一辆坦克出现故障,整队就无法前进。

第二,中美联合空军开始发威。此时空军终于排除史迪威的干扰,使用全部补给在豫中作战。中美联合空军规模仍然比日军小,但已经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战斗力超越了日军。在空军反复攻击下,日军受到一定损失,更重要的是士气受挫。

李延年的战略是这样的:目前日军战斗力有很大优势,但兵力比较有限。这一线地形不适合进攻,可以抵消日军重武器的大部分优势。自然,即便如此,国军仍然战力不及敌人,不能孤注一掷的决战。

李延年认为,国军应该在这一线设立多条防线,采用持久消耗战。

日军攻破一道防线,后方会再建立两条新的防线。这样通过这种防线逐步消耗日军的兵力和补给,让日军失去进攻的能力,国军再寻机反攻,彻底打垮日军的攻势。

从陕县到潼关有100多公里,可以设置很多防线,日军不可能打到潼关。

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李延年将陕县到灵宝外围的防御分为三条线,具体为:

第一道防御线,北起陕县西南大营镇以西之冯佐村,向南经南朝、董家、韩家村,再向东南山区沿剪子原、西槐树胡同、大郎庙、柳树埝、草庙、西满头瑶、刘家河至骆驼脖。向东防御正面之宽度约为四十公里。3个军的防守地段为:57军防守黄河南岸的冯佐村至剪子原之北段;47军防守剪子原至草庙之中段;40军防守草庙至崤山最高处附近骆驼脖之南段。

第二道防御线(在第一道防御线以西),北起弘农河(即涧河)口之梨园村,向东南经崤底、布张、阳店,进入山区之坡头、阎家河、薛家河、后阳坡、桑园、阳坡、大胡同、拐沟、东坡、铁岭庄、邵家山而达陈家槽、寺庄。防御线向东之正面宽度约为35公里。3个军防守地段为:40军防守梨园村至后阳坡之北段;第9军防守后阳坡至寺庄之南段;第14军位于第9军以西后方之小河滩、前店、兰家坡、官庄、寺坡、岔道口、南天门、蔡家洼以及阳坡、王家会、高家岭这两条道路之沿线地区。

第三道防御线,大致从弘农河口,顺着该河西岸之孟村、坡头、岸底、东城子、思平村、尹庄、洞门、浊峪,进入山区的南滩、庄里、南村、五亩、上下宋曲、虎耳坡、西盘龙,到达台头、长桥。其防御线向东之正面约为35公里。3个军之防守地段为:57军防守孟村、坡头、岸底地段,16军防守虢略镇当面及两侧地区。第1军防守浊峪以南直。至台头、长桥一带。

大体来说,第1军和第40军负责防御北面;第27军和第16军则负责防御南面。

这样,国军一共部署了7个军的番号,一场龙争虎斗,就要开始了。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