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双庭记——从一场审判看陆港差异

黄之锋、罗冠聪与周永康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走进法庭,也在欢呼声中走出法庭。

要知道一个社会的常态与价值观,去法院跑一趟就能告诉你很多事情。要感受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差异,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方式。

在支持者的欢呼下,黄之锋、罗冠聪和周永康——香港争取民主“雨伞运动”的领袖——出现在东区裁判法院。

他们站在台阶上,拿着“大声公”稍作演说,等候多时的记者们从当局划定的采访区一拥而上。

而警察就站在一旁,一脸和善。

法庭内座席一般先到先得,但案件关注度高,法庭也通融多点人进去听审,记者愿意站着的话也能进去。

黄之锋将在一家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服务令。

然后,主控官步履蹒跚的陈情,要求将三位被告投进大牢,裁判官则把他的论点反驳得体无完肤。

那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法律原则与前例都得到了讨论。

到最后,法庭驳回公诉方认为原判过轻的声称,三位年青人再次自由地走出法庭。

还不到20岁的黄之锋在那场敢于对抗北京的抗议运动中成为了标志性人物。到星期五(9月23日),他将开始履行其社会服务令。

他会在社区的公立图书馆做帮工,一共80小时。

“北京之手”

相比之下,我去过中国大陆大小城市的许多法院,试着报道不少审判。

当局没多常让我靠得很近,遑论走进审判现场。

我已经数不清看过多少次那些被告人的支持者给拉走的场面——这甚至包括家属,他们的挚爱被长期囚禁,焦急的希望得知点消息,却被带到早就恭候多时的警察大巴上。

中国法院审判的被告人几乎无不被判有罪。

从中共掌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得到了审判过程的零碎片段,而这能让你一瞥此绝不透明的系统。

这个国家的法官们——当然也是由中共掌控——判处超过99.9%的被告人有罪。

而对于那些对抗中共意志的罪行——比方说要求政治改革——被告人得做好把牢底坐穿的思想准备。

这跟黄之锋的图书馆帮工形成了鲜明对比,点出了这座焦虑不安而多极化城市的未来之争里有哪些利害关系。

一方面,许多人会认为这判刑轻得离谱——尤其是那些觉得两年前的堵路抗议给他添了麻烦的人——因此感到失望。

但另一方面,对于支持民主阵营来说,这场司法独立的鲜明演示说明了香港的自由还没受到北京的即时威胁——尽管他们有时候也这么说。

罗冠聪在刑期复核前对我说:“北京的手在香港无处不在。”

当然,真正的讨论是在于如何在未来最好的捍卫这份自由。

讽刺的是,两年下来,雨伞运动的直接结果,是香港的民主比他们想要的少。

“占领中环”支持者占满金钟夏愨道主占领区(28/10/2014)数以万计香港市民参与了2014年的“占领中环”示威,这场公民抗命后来被称为雨伞运动。

明年的行政长官选举原本要是历来第一次普选。但泛民主派挡下了那项计划,理由是他们反对由一个提名委员会先筛选候选人——这规则都写在这城市的宪政文件内,北京十分坚持。

委员会的组成被认为会偏帮建制派,让泛民主派、改革派候选人多半不可能登上选票。

一言蔽之,对于亲北京阵营来说,有点民主总比没有民主好;对于反北京阵营来说,假民主就是不民主。

在多极化、碎片化,在中国日趋自信和强大的背景下担心其双边关系的香港,这样的辩论将持续下去。

判决下来后,法庭的台阶外,意见相左的人互相推搡冲突,仿佛想要证明这一点。

丰盛自由?

在我旅居的北京,跟遇到的人和采访对象聊天,我不曾听到过大家抱怨没有民主。投票似乎是个抽象概念,跟大多数百姓的生活遥不可及。

但大家都深切认识到自己缺乏其他权利,尤其是当他们自己——很多人如是——出现在征地争议的“错误一方”,或者是成为了医疗失误的受害者,又或是因为林林总总的不公不义而感到忿忿不平之际,无法得到公平审判。

罗冠聪(中)试图向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车队抗议(19/5/2016)被起诉的学生领袖们誓言继续抗争。

能在法庭内对权力公平问责的想法,是个遥远的童话。

香港则有这种丰盛自由,无论是眼前讨论中的哪一方都珍而重之。

其中一方认为,只有与北京主权务实互动,才能保住这份自由。

另一方则认为只有真民主才能作为堡垒,在那既不明白也不珍惜这种自由的政治体制面前,保护香港免受一点一滴的侵蚀。

在法院外,这三位年青人誓言利用他们的自由继续抗争。

不过,首先得去图书馆干点活。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