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传统工业不景气,农民工会去哪?

据媒体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房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也就是说,新增贷款几乎全部去买房了。

但如果我们不看一枝独秀的楼市,反过来这也说明投资渠道正在继续收窄,对传统工业预期不看好的预期依然占主流。而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背后则导致投资和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转移的趋势格外明显。从人口流动角度解局楼市变化、制造业衰退等经济下行期间面临的问题,我们或能窥见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侧影。

2015年底,我就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传统工业不景气,农民工会去哪里?大部分人对我提出这个问题感到新鲜,事实上这是后工业化时代正在发生的大事。我给出的答案是:先暂时回到故乡,然后将以更集中的态势向少数大城市流动。原因是农业和故乡小城业已过剩的生活类服务业容不下那么多就业,养不活那么多人。服务业则是人口越密集越兴旺发达。

数据已经显示了这样的人口回撤流动趋势。近日,有媒体通过对24个重点城市(部分重点城市因数据未公布没有纳入统计)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近五年(2010~2015),绝大多数重点城市的人口流入势头明显放缓,重点城市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

前十年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分别是厦门、苏州、深圳、北京、上海、佛山、郑州、天津、广州和东莞。除了郑州,其余城市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城市圈的城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区域制造业经济重镇。

而近五年时间里,其中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城市,比如原本人口增速靠前的苏州、佛山、东莞等地已位列倒数的位置,郑州、武汉、长沙、重庆等中西部城市则跃居前列。这显示人口正在逐渐从以往的制造业重镇退出,更多的集聚在省城这些二线城市核心。而这样的趋势,一方面与北、上、深、广四大都市近4年来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任务有关系,另一方面,已经显示经济转型造成的人口转移。

此番人口流动方向的转折,是中国工业制造外贸放缓,机器换人的科技升级,2012年以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多重因素的结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前两项。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苏州、佛山、东莞等前工业时代“世界工厂”的人口吸引力将会持续下滑。但是,郑州、武汉、长沙、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的人口增速加快,恐怕也只是产业向土地和劳动力更廉价的中西部转移的暂时现象,无法持续。

为什么?在告别制造业为王的经济风口之后,未来经济的方向更多还是在于城镇服务业,未来的人口也势必向这些方向集聚。大量工业流水线上的就业人口,因为工业产能过剩、机器换人等一系列原因,必将从工业流水线上解放出来,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失业。这部分失业人口,年纪大的回乡养老,生活水平不可避免地下降;年纪轻的势必将重新流动到大城市,参与大城市的服务业分工。而新一代的年轻人,毫无疑问,他们的就业方向:不是在大城市,就是在通往大城市的道路上。

这也同样是经济转型给未来城镇化提出的新课题。如何重新发现经济动力来源,更均衡城市之间的资源分配,将是未来整体经济和区域经济所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过去多年,中国的人口流向已经明显呈现出北上广深四大都市的每年流入人口总和,超过每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总和这一特征,在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改观前提下,今后这一特征还会持续加强,而不是减弱。对此,我们的决策层应该及时做好超级大都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知识和政策准备。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