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骥伏枥——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1/4)

红夷大炮复制品

抗战中,几乎每一个战场,国军在火力上都被日军完全压制。一场战斗下来,无论胜利者是谁,国军的伤亡大多在日军的1.5倍到2倍,甚至3倍。今天,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大骂国军无用,垃圾,其实这并不稀奇。二战中,重武器造成的伤亡在百分之八十,而火炮则是重武器绝对支柱力量。国军为什么伤亡如此惨重,究其根本来说,火炮上和日军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炮的种类

在今天,支援型火炮基本就是: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这四种。

不过,在二战期间,划分远比一战复杂。

榴弹炮,又被划分为野炮和山炮。

作为支援型火炮,包括: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火箭炮。

其中火箭炮,中日两军都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历史,可以忽略不计,这里就不谈了。

迫击炮,不是长身管火炮,本文也不多说。

真正最常用的中大威力火炮,就是山炮,野炮和榴弹炮。

在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山炮野炮早已经并入榴弹炮中,不单独出现了。

但在二战期间,由于技术和理念的限制,他们的地位还是独立的。

野炮是一战时期的概念,主要指一种轻型的榴弹炮,可以机动的用于野外作战。

野炮口径不大,一般不超过100毫米,它的重量较轻,易于机动,可用骡马挽曳,也可用汽车牵引。

一战期间,由于科技的限制,榴弹炮的重量一般都很大,难以有效跟随部队前进,只能在二线用于火力支援。

所以,各国大量装备这种相对轻便的野炮,以在作战期间灵活机动的运载这种火炮,跟随步兵作战。一般来说,野炮是前线步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威力大,射程较远,是一战炮兵部队的中坚力量。

而山炮,其实各方面和野炮区别不大,只是适用于山地作战的火炮。它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较轻,可以将火炮拆解成几个部分。山炮不分解的时候可用骡马拖曳,分解以后则可由骡马驮载或用人力搬运。

山地战的特点是,地形崎岖,野炮,榴弹炮很难在这种地形机动,所以只能靠拆解成几块的山炮了。

分解后的山炮在作战前组装起来,就是一门完整的火炮,和野炮无异。而野炮一般是无法这样拆卸的。

至于榴弹炮,在二战中多指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根据口径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榴弹炮,一般最大口径不超过300毫米,再大的话就属于特种火炮了。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随着科技进步,野炮概念已经消失了,并入了榴弹炮中。而山炮概念,也不存在,一些轻型榴弹炮完全具备了山炮的特性,成为山地战的中坚。

但在抗战期间,无论中日两军,都装备着山炮,野炮和榴弹炮,而且区分的很严格。

相比起来,野炮山炮是中日两军一线炮兵的最主要力量。日军中,每个师团都配属一个炮兵联队。

挽马制(采用马匹拖曳火炮及运输补给的方式),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

显然,野炮是日军师团的主要火力。

驮马制师团(采用马匹背负火炮及运输补给的方式,比较轻便,适合山地作战),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除此以外,每个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

相比起来,可怜的国军编制倒也是类似,只是数量远远不如,双方的差距是天差地远。

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中,理论上每个精锐师配属一个野炮营,应该下辖12门野炮,但实际上这只是理论而已。因为火炮数量很少,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国军步兵师,最多只能配属一个野炮连,装备4门野炮已经属很不错的了。

而和中央军精锐德械师类似的德军,一个师必须配备一个炮兵团。一般认为德军这样的编制,在火炮上才是可以和日军抗衡的。

国军一个师的火炮仅为德军日军的九分之一,就重武器火力上,差距极为悬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到了抗战中后期的艰苦时期,国军往往一两个军才有几门山炮或者野炮。

在枣宜会战中,日军在随枣一带试图合围国军3个军,这3个军全力撤退,基本放弃了所有的重武器。

但日军战后统计,缴获的国军这3个军的火炮仅有十多门,而且基本是清一色的迫击炮。

要知道,这还是国军中央军部队,地方军阀部队的火炮更差。川军,西北军很多部队根本没有火炮,只有少量迫击炮。以战斗力强悍的桂军为例,参加台儿庄会战的一个主力师,仅有2门老式日军野炮。这种火炮属于老旧武器,早就应该被淘汰。实战中,该炮射程太近,仅仅比迫击炮远一些。所以,如果在后方炮击,就超过了有效射程,等于是瞎打,没有意义。

如果推到一线去开炮,由于双方距离太近,连日军步兵炮都可以轻松解决它。

就算这样,这两门火炮居然还是桂军的宝贝,炮兵们都小心保护。但由于日军火力强大,这两门炮只能在战场上推来推去,始终不敢用,等于废物。白崇禧知道以后,干脆下令把火炮运回广西了,因为根本没法实战。

开战之前,国民政府经过统计,火炮总数为区区400多门,相对于高达170多万的军队来说,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苏军在1943年年底,仅仅二线预备炮兵部队就已经有9个炮兵军,26个炮兵师和7个火箭炮兵师,拥有13500门火炮和11200门火箭炮。

更不要说这400多门火炮还包括七八种口径,几十种型号。

中国火炮历史

中国古代使用火器的历史很长,但使用火炮的历史却不长。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炮,但当时的炮还是砲。其实所谓的砲,不过是投石车而已。汉朝三国期间,袁绍和曹操大军对峙,袁绍修建高台,让弓箭手从上面射箭,覆盖曹操的军营。曹操大军一度大乱,军营里面无人敢走动,连取水必须走动的时候,都要顶着盾牌。

后曹操使用霹雳车,将袁绍的高台打得粉碎。这种霹雳车,其实就是古代的砲,是一种远程投石车。

其实在宋代以前,根本没有火药,火炮根本无从谈起。

中国在宋朝开始使用一些大号火铳以及一些火药爆炸物,具备一定的杀伤力,甚至较大规模编入正规作战部队,但当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炮。

以著名的北宋靖康之乱来说,宋军和金军使用的所谓火炮,不过是用投石车发射金属爆炸物而已。

当时资料记载,发射的炮弹把宋军士兵头砸破,但士兵却没有死。

显然,这些爆炸物并不大,重量也较轻,是投入敌人阵营以后再爆炸的。

而当时宋朝往往把水雷,炸弹,地雷也当做炮,也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当时的冶金,火药技术有限,火炮从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行的。

直到宋末,蒙古人西征攻城所用的火炮,比如攻打襄阳著名的回回炮,其实也不是炮。不过是蒙古人从波兰带回来的大型投石车。

到了元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火炮才逐步出现,元代中期,较大口径的火铳已经并不稀奇,以铜铸造的火炮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尤其是水军。

铜的质地比较软,相对比较适合铸造大炮。在欧洲,最初的火炮也都是使用铜铸造,沙俄的彼得大帝由于急需要火炮,甚至命令所有教堂必须把大钟交给国家。

因为当时大钟都是铜做的,一口大钟就可以铸造一门重炮。

元朝装备火炮数量还是蛮大的,元朝一支数万人的边防军中,就有300门铜炮装备。只是因为蒙古王朝迅速衰败,这些火炮几乎没有实战的战例。

在元末各地诸侯的争霸战中,各地军阀和蒙古人都已经开始使用真正意义上的火炮,比如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略决战鄱阳湖战役中,两军都大量使用火炮作战,连朱元璋本人的座舰都被火炮击碎。

到了明朝,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火炮有着大幅度的进步。明中央政府在后期,每年都要铸造数千门铁制火炮,明朝火炮编号是中央统一编号,在明朝正统年间(正统皇帝就是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的那个),火炮编号已经超过10万。

铁炮作为制式装备开始大量进入部队。

中国铁矿的储量远远高于铜矿,而且铁的质地更为坚硬,远比铜更适合作为铸造大炮的原料。

明代铁炮的代表作之一是虎蹲炮。

戚家军为了围剿灵活机动的倭寇,需要虎蹲炮这种非常实用的小型火炮。它的重量仅有36斤,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量散弹射出,轰声如巨雷,杀伤力及杀伤半径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由于倭寇没有火器,也很少装备弓箭,根本无法对付虎蹲炮,光挨打,无法还手。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500人装备3门虎蹲炮。

只是当时火炮技术比较落后,火炮威力小,重量大,精度也较差。

后期,明朝向葡萄牙人学习,仿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佛朗机铳和红夷大炮,这样明朝的火炮有了质的飞跃,到达世界第一流水平。

到了明末,明朝的火炮装备数量很大,戚继光的车营装备佛朗机铳256门,辎重营装备佛朗机铳160门。崇祯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启督造大小红夷炮400余门;两广总督王尊德也先后仿制大中型西洋炮500门。

佛朗机铳较为轻便,可以跟随步兵机动作战,给敌人造成很大的杀伤。而红夷炮则是欧洲人的陆战重炮,它可以承受巨大的膛压,这使得它的射程远,威力巨大。只是因为太重,很多超多3000斤,往往用于防御守城。

明军在和满清的交战中,大量使用火器和火炮。在著名的宁远战役中,红夷大炮一炮将满清酋长努尔哈赤轰成重伤,稍后不治死去。

照着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火炮技术不会明显落后于世界,没想到到了清朝,火炮居然一蹶不振了。

满清最初的统治者皇太极、顺治等人因为见识过明朝火炮,也进行大量的仿制。

在一系列战斗中,清军也曾经大规模使用火炮,比如著名的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平定准格尔的乌兰布通之战,打老毛子的雅克萨之战。

没想到的是,康熙时代开始,由于战乱逐步停止,国外不存在强大敌人,满清放弃了对火器的继续改进,又开始重视传统的骑马弓箭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