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别人怎么想与我有什么关系

——女儿与美国寄宿家庭的认识冲突引发的一次谈心

2008年,女儿在美国念高一。她寄住在一家爱心美国人的家里。那家算是比较典型的传统美国富裕家庭,丈夫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妻子在生育两个孩子后,做了全职家庭主妇;他们一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周日都要去教堂做礼拜;他们还是铁杆共和党支持者。这种社会、经济地位和政治立场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中国的态度——对个别中国人是友好的,对中国政府、中国文化则不一定很认同。有一天,在涉及到一位在中国国内有争议的人士的评价上,他们和女儿产生了严重分歧,闹得双方都很不愉快。

在女儿长大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她可能会遇到的人际关系困难与疏解。作为陪伴者和引导者,我的目标首先是缓解她的心理压力,然后协助改善和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并帮助孩子举一反三,学会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方法上,首先是同情地理解孩子,真切地感受她的委屈她的难过,不责备、不论断,进而正面与正常化看待发生的状况、指出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目的是帮助孩子化解情绪危机,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

非常庆幸的是,那时候已经有了网络即时沟通工具——我怀疑如果没有如此便捷的联络工具,我可能不会有勇气在她那么小的时候让她出国。我倒不那么担心她的饮食起居日常安全,因为这些都有较好的保障,甚至也不很担心她的学习,因为她本来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最担心的是不能在情感、心理、思想上陪伴她,因为这方面我自以为无人可以代替我。而当时的MSN很好地解决了沟通便捷的问题,她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我,远隔重洋而仍然如在身边,可以进行充分的交谈,协助化解危机。

女儿和寄宿家庭发生冲突后,及时同我MSN。原来,他们对“那个人”评价很高,并认为中国政府对他施加了迫害,女儿听了很不解很生气,愤怒地说“那个人”是坏蛋、混蛋。他们彼此谁也没说服谁,闹了个不欢而散,大家都气鼓气胀。

这是一个典型的针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因为评价不同——其实根本是因为判断的出发点、秉持的价值观不同——而发生在亲近的人之间的认识差异,以及由此而导致关系紧张的典型事例。

我表示能够理解她的愤怒。在异国他乡,听到外人批评自己的国家、政府,会不会感觉似乎就是在针对自己、攻击自己,从而觉得尊严受到冒犯呢?她觉得有道理。其实,很多人出国以后感觉更“爱国”,听不得外国人说中国政府哪件事做得不好、中国哪些方面有缺陷……反正只要是说中国不好,管它是不是客观,管它是不是心存恶意,管它是不是符合平时自己的认知,反正只要听到就要着急上火,奋力辩护,反唇相讥。所以,她的反应并不奇怪。

不过,从我的角度说,知道她同寄宿家庭讨论这样的话题,极其高兴——可见这家人关心的事情范围广、层次高,他们也愿意同她交流,这本身就很有价值,而且,虽然大家没有共同认识,但是,她也了解了他们的观点——而他们并不是美国人当中的特例,甚至有代表性呢。

有价值的交流原本不必基于共同认识,甚至也不必、不是为了达成共同认识。实际上,如果我们只跟与自己关心相同、认识一致的人交往,那不仅话题的丰富性、认识真实性受到局限,甚至会形成错觉,以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因此,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就是对的,而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而如果认识不一致,彼此不是并没有损失什么吗,各自不是还可以继续拥有原来的观点吗,何况还了解到对方的思想,因此,大家的认识不是都得到丰富了吗?了解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文化的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不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吗?

女儿的情绪渐渐平息,显然在琢磨我的话。

我说其实我不了解“那个人”,也没有试图去了解他。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我也不具体、准确地知道,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好是坏,更不知道他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因为我无从判断他,因此也就没有判断,所以,我不在她和寄宿家庭的具体观点上选边站。

我们的谈话进行很顺利,于是我准备进一步深化我们的交谈。我说其实我还很想借这个机会讨论一下识人论事的方式。其实,只要判断人和事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判断的结论并不是我真正的关切,而且,我也不在意她是否喜欢某个人、是否赞成某件事,但是,“你觉不觉得你评价这个人的方式情绪化、非理性,而且完全没有事实根据?我们都不了解那个人做过什么、说过什么,而只告诉别人他是坏蛋、他是混蛋,那他坏在哪里、事实是什么、判断标准是什么?我估计,你对他的认识,就来自偶尔听到国内媒体的只言片语。换句话说,你不加思考和分析、原汁原味地接过了媒体的判断,然后在同他们的交谈中,直接把媒体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了。但是,你的判断并不让他们信服,你没有成功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也许这使你更加气恼吧?”

我们每天会通过媒体、师长、同学、朋友听到各种各样对人对事的论说和评判,但是,并不是所有判断都是真实、客观的——在这方面,妈妈也不例外。所以,如果我们不加思考不做分析地采信,那就很可能被误导,而如果再不加考证地把道听途说的论断加以转述,那就更成问题——既可能误导别人,无助于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也有损周围人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许可以说:我不了解你说的那个人/那件事,不过,中国的主流媒体对那个人/那件事是这样看的。这样,你既诚实地告诉对方你不了解情况,又分享了自己知道的观点,对交谈有所贡献。

另外,我觉得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认识都基于自身的立场、观点、价值取向,各自的认识对于那个人当时(事过情迁之后,认识可能发生变化)和自身具有真实性,认识的结论属于各人;别人认识水平的高低、好坏也不劳我们操心,更用不着生气——别人怎么认识人,对事物有什么看法,是别人的权利和自由,我们也许不认同不接受,不过,我想我们作为共同讨论者,最多能做的,也就是呈现自己的认识,提供自己掌握的情况,至于对方是否认同、是否接受,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改变别人的认识,既不是我们的权利,也不是我们的责任。

女儿在界面上敲出“嗯”。

我接着说,我觉得她评价“那个人”的语气有强烈的没有来由的火药味,还骂人家是混蛋,这不好哦——这对他并没有丝毫的伤害和损失,但是却说明自己的修养不够。哪怕对待不喜欢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也会用体面的语言和称谓来讨论。我说希望以后注意一下——对此,她立即表示“好”。

我还告诉她,“那个人”在国际上享有崇隆的声誉,得到很多有见识的人的尊敬。如果真地关心与他有关的话题,不妨了解一下这些人怎么评价他。

最后,我也建议她主动找寄宿家庭的爸爸妈妈沟通,为自己讨论中的偏颇和冲动表示歉意——她的确这么做了。

后来,她和寄宿家庭没有再发生过这类冲突,她还抱着了解的态度,同他们一起去教会观摩,觉得很有收获,跟没接触之前听说的不一样,甚至考试期间也试着祷告,而且真地感受到有神奇的效果,还一度考虑是不是受洗。看到她对基督教产生兴趣的同时又有疑惑,寄宿家庭还专门把牧师请到家里,解答她的问题,虽然最后她并没有信服,也没有成为基督徒,但她并不是简单地排斥,而是想多给自己时间考虑,后来上大学后,还主动参加学校的伊斯兰文化周——她几乎是会场唯一的中国面孔。她说她就是想了解一下,而结果发现跟过去听说得来的印象并不符合,感觉伊斯兰教有好多好东西,并不是以前听说的那么极端和不可思议。

这些年来,她越来越具有认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学会向不同的认识开放,并从不同的文化中受益;她也已经不太会简单地排斥别人的认识、宗教、文化,不太会对人对事做出匆忙片面的评判,更不会盲信盲从;她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大方、自如,跟不同文化、年龄、性别、领域的人都能友善相处。

我觉得,这是她真正的成长,也是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对她真正重要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