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死是容易的

——史记纵谈之十五

不看中国片,是我的一个原则。这是多年浪费时间后的痛苦结论,它只关审美,无关主义。但是,同老婆的要求相比,这样的原则,又没了分量。一个团体或家庭,谁在原则之上,谁就是一号,这是公理,无须论证。中国大片《赵氏孤儿》我陪老婆看了,结果依然是失望。

这个故事取材于《史记•赵世家》,与电影相比,史记的故事更精彩与合乎情理,但是,被导演们一糟蹋,变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如果当事人能够复活,恐怕也会被电影重新气死。一个好题材照样可以拍烂,没有相当的功底,确实也非易事。

《史记•赵世家》的故事大致如下:公元前597年,晋国的分管司法的权臣屠岸贾阴谋除掉上卿赵朔,将军韩厥认为此举不仁不义,劝阻无效后,韩厥私下里告诉了赵朔,劝他逃亡。赵朔说:“将军您肯定不会让赵氏灭亡,我身为大臣,个人安危无所畏惧。”韩厥答应,从此称病不出。不久,屠岸贾没有请示晋君,带领手下的将军们,进攻了赵氏的封地下宫,将晋国最有权势的赵氏一门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三百多人灭了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王室成员,已经怀孕,躲藏在王宫里,暂时逃过了一劫。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您怎么没有死掉?”程婴说:“赵朔夫人快生孩子了,如果生儿子,我一生侍从他。如果生女儿,我再死不迟。”不久,赵妻生下儿子。屠岸贾听到消息,马上到宫中搜查,赵妻将儿子放于脚下,向天祝道:“如果赵氏要灭亡,你哭。如果赵氏不灭,你别出声。”屠岸贾来搜索时,儿子不哭,才躲开了灾难。一劫已过,程婴跟公孙杵臼商量:“今天虽然没搜到,难保下次不会再来搜索。怎么办?”公孙杵臼说:“将孤儿扶养长大和慷慨赴死,哪个更难?”程婴说:“死容易,扶孤难。”公孙杵臼说:“赵氏待您深厚,难的事就让您做吧,我去做简单的,先去死。”于是,俩人商量着,到外边谋取了他人的一个婴儿,穿上漂亮的衣服,故意藏匿到深山中。

安排停当后,程婴跑出来,向屠岸贾的将军们“告密”:“我程婴没出息,不能让赵氏的孤儿成立。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谁婴儿的下落。”将军们大喜,同意给程婴千金,然后派兵跟着程婴,终于捉到公孙杵臼和婴儿。公孙杵臼面对程婴,故意大骂:“你这个背叛主人的无耻小人,以前在下宫之难中没有死掉,与我一起藏匿赵氏孤儿,却又出来告密。你不能帮助赵氏也就罢了,怎能忍心卖主求荣?”公孙杵臼抱着婴儿呼喊:“老天啊,请开开眼吧,赵氏孤儿何罪,为什么要杀他?请给孤儿一条活命吧,就杀我一个吧!”将军们当然不同意,将公孙杵臼和婴儿一起杀掉。屠岸贾非常高兴并放心,以为终于将赵氏一门斩草除根了,可以大权独揽。而真正的赵氏孤儿赵武,却在程婴的扶育下,躲藏在深山里,茁壮成长。

十五年后,晋景公生病,占卜不吉,心中不安。召韩厥问询禳解之策,韩厥告诉他,肯定是因为赵氏有天大的冤屈,所以天降不祥。晋景公表示愿意为赵氏平反昭雪。在韩厥将军的帮助下,晋景公将赵武和程婴带到宫中藏匿,然后和韩厥在王宫会见当年屠杀赵氏的将军们。将军们说:“当年我们攻打下宫,是屠岸贾的命令,否则,我们谁敢动手?现在即使不是君王生病求禳解,我们也想请求立赵氏后代。现在我们都听君王的。”景公于是叫赵武、程婴出来,与诸将军见面,然后他们一起,共同将屠岸贾一家灭了族。原有的赵氏的封邑、官位,让赵武重新继承。

到了赵武行了成人礼之后,程婴就同朝中诸大夫一一告辞。他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中,赵家主仆皆死。我非不能死,我只想立赵氏之后。现在您已成人了,赵氏也恢复了名爵,作为您爷爷的朋友,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要去地下向您爷爷赵宣孟和朋友公孙杵臼回个话了。”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我这一辈子都愿意苦筋骨以报答您老人家至死,您忍心现在就弃我而去吗?”程婴说:“不是这样。当年老朋友公孙杵臼觉得我能够办成扶孤成立的难事,所以他先我而死。现在我的使命已完成了,我如果不去说一下,他还以为我办不成事呢。”于是,程婴自杀。赵武为他服丧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这个赵武,也就是后来赵国的先祖。赵襄子、赵武灵王、赵简子等都是他的后代。

《赵氏孤儿》是一个忠义的故事,流传很广,大江南北的各种民间戏剧,无论京剧越剧豫剧川剧,几乎都有这个剧目。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了报恩、为了伸张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声誉、前程。千古艰难惟一死。而为了保住小主人赵武,公孙杵臼甘愿慷慨赴死。更难得的是程婴,为了扶孤成立,不但得顶着卖主求荣的耻辱生存,还得负起赵武的生存与教育的重任。从赵武以后成为晋国正卿、大权在握、很有作为来看,程婴的教育非常成功。确实如公孙杵臼所言,相比于程婴所做的这一切,死还真是容易的。让人更感到程婴伟大和道义力量的,是他在功成名就、可以坐享清福之时,依然不忘当年承诺,视荣华富贵如浮云,甘愿以死酬报当年的朋友于地下。这种壮举,即使再过三千年,依然是人类精神的永恒光辉。

二千四百九十五年之后,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选择慷慨赴死,因为他相信,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他愿意以自己的鲜血警醒国民,他的同志梁启超则选择了逃亡日本,以继续谋求中国的强盛之路。从现在看,谭嗣同的任务已完成,而梁启超艰难困苦地奋斗一生,至死也未看到国家兴盛的曙光。即使一百年过去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梁启超的意愿依然没有完全实现。同后人相比,程婴还真是幸运儿。

我曾杞人忧天地替古人担过心:如果当年程婴在抚育赵氏孤儿的过程中,万一赵武有个三长两短不满十五岁而夭折了,程婴该怎么办?

那真正是生死两难。

2014年5月4日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