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回乡见闻——污染、生活方式和疾病

春天风大,好不容易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总是大风裹狭着黄沙。漫天飞舞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包装纸和泡沫,像人们特意放飞到天空的彩色气球,忽上忽下,甚是壮观。家乡的人总喜欢把垃圾倒在公路两旁,一开始没有专门放置垃圾的地方,于是都扔到公路两旁,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大家都往那里倒,小山丘似的垃圾堆很快膨胀起来。于是每天早晨,在垃圾成堆的道路两旁,总有那么几个佝偻着身体在那里低头寻找的老人,淘金似的在里面翻捡着。

在那个偏远的地方,除了几家小型的服装加工厂,养鸡场和化工厂外,并没有什么大规模上档次的厂房和车间。我们没有享受到这些工厂带来的福利,却始终在和他们分享着被污染的空气和水源。

不记得在谁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每天清晨,收地沟油的板车总是吱纽吱纽地门前经过。与他所描绘的不一样的是,我们那里是傍晚才去收地沟油。第二天,炸油条、炸鸡柳、炸串和烙葱油饼的才能一派欣欣向荣。

不管是勾兑的食用油,还是漂白了的面粉,还是散称的食醋酱油,其来源和出处都令人堪忧。

小型货车和箱式小货车每天都会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一派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的样子。但是卸载下来的商品,大都是些乱七八糟、没有标明厂家和制造地的劣质货。在这个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的偏远地方,工商局是很少造访的,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也多半能花钱消灾。看似繁荣、太平的表面,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在全世界都开始关注健康饮食时,我们那里还是用鸡鸭鱼肉来款待亲朋,犒劳自己。以‌‌“做饭多放油,炒菜会更香‌‌”为指导精神。蔬菜都是些种类很少的时令菜,水果更不舍得买。但对于咸菜的偏爱却是由来已久。

大人们出于疼爱孩子的良好愿望,也常常带孩子去小商店买些花花绿绿的零食和包装粗糙的饮料,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喝得兴趣盎然。

在他们看来,早晨吃油条,中午买包子,晚上啤酒烤肉串,人生的乐趣莫非如此。却浑然不觉,在享受这些食物的同时,健康的身体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变化。

每次回去,总会从亲戚朋友那里得知很多令人惊讶的消息,谁谁生了,谁谁死了,谁谁病了。最近两年,大都是关于生病的消息,白血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首当其冲。我不敢想象,昔日见面亲切问候的乡亲,是怎样饱受着疾病的折磨?除了同情和惋惜,我还能做些什么?

前一阵子妈妈住院,是心脑血管疾病。我回去在医院待了几天,医院里人满为患。妈妈所在的那层病房区,全都是心脑血管病人,或轻或重,不一而足。病人之间同病相怜,相处融洽,互相交流病情进展,分享感受和心得。但大家闭口不提,也很少去想为什么会得病。仿佛有病是该得的,有病就治呗!有一次,我陪妈妈在楼道练习走路,很多病友和陪床的家人也在那里聊天,忽然,一位陪床的中年妇女捂着嘴笑着从病房里走出来,旁人很好奇地问:‌‌“咋这么高兴?‌‌”那女人说:‌‌“你说好笑不?他竟然问人家医生为什么他娘会得这种病?真憨!‌‌”所有人都笑了,我不但笑不出来,反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生病了求医问药理所当然,了解致病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对于身体恢复是必要的,同时也能给身边的人敲响健康警钟。怎么就憨了?怎么就好笑了?真是愚不可及!如果都像他们所耻笑的那个人一样,关注健康,关注致病原,或许很多人就不用来医院了。

物质方面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观念的愚昧和落后。如果更多的人意识到污染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污染物的排放,少制造和倾倒垃圾;树立健康饮食观念,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那我们不只是增加了生命的长度,更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