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元朝:神勇欧亚的成吉思汗

说起成吉思汗,对于熟悉中华历史的人不会陌生,他的神勇,可以说是横贯欧亚大陆,一时间无人能敌。那么很多朋友会说:“为啥在历史上出现蒙古人代替宋朝呢?”“为啥整个的中国历史不都是汉族人掌管天下呢?”其实在中土这块地方,虽然是黄种人生活的范围,但其间很多民族生活其中,看似长得没那么大的差别,但是因所处的环境不同也有在生活、语言上有着诸多差别。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民族的来源。那么作为蒙古人而言,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寒冷的,而且是以放牧为生。这个民族虽然在当时文明程度不如汉人,但是他们那种坚强、豪放、勇敢、热情等等民族特点就成为留给今天所奠定的文化了。那么也就是说,为了让现在的中土众生能有着坚强、豪放等特点,最起码有这方面的因素神就让蒙古人入主中原一回,来给中原已经积弱已久的汉人的文化中充实一些阳刚与热情方面的文化内涵。我想这是蒙古族入主中原的关键原因。好了话不远说。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

在明初官修《元史》,书中只多次出现过“成吉思皇帝”一词,从未出现过“成吉思汗”一词。成吉思1206年建大蒙古国时,汉文称“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作太庙神主,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1252年成书的《元朝秘史》(《蒙古秘史》),蒙文音译作“成吉思合罕”,旁译“太祖皇帝”。

至于“成吉思汗”一称,首次见于拉施特《史集》、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等史籍,这两位作者均为蒙古帝国伊儿汗国(位于西亚)史学家,“成吉思汗”这一称呼为西亚后世所沿用,从清末引入中国,但却从未见于元代汉文文献。

其实关于“汗”和“皇帝”,这两个是有一定区别的。“汗”一般是属于番邦、蛮夷首领的称呼,而皇帝那就是最高统治者。

从以上引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在汉化成度较低的西亚地区,称作汗,而作为周围各大汗国都尊位于中土的汗国为宗主的地方却称作:皇帝。这就说明:有人说,在元朝和清朝时期,中国已经灭亡了。这句话不对。虽然当时在元朝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蒙古族人,但所沿用的称号依旧是中国统治者的称号。所推行的文化方式虽然有蒙古文化,但汉民族文化依旧可见。这个跟那自称是马列子孙的共产党是截然相反的。它们当初所用的、所崇拜的都是马列,都是欧洲幽灵。而对中华文化大肆批判。并称,死后去见马克思。现在中华文化才属于处于“亡国”状态。即便是汉人在统治中国人。

一、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成吉思汗生于漠北草原。成吉思汗父亲为乞颜部酋长也速该。其名字“铁木真”之由来,乃是因为在他出生时,其父正好俘虏到一位属于塔塔儿部族,名为铁木真兀格的勇士。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身上。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名遂因此而来。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手中正拿着一血块,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

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先投靠札木合,后来等羽翼丰满之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十三部来攻,铁木真迎战,结果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在以后的几年内,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被动地位。先后打败了塔塔儿人、王汗等部落,最终在1204年,铁木真征伐蒙古草原西边的太阳汗,于纳忽崖之战击败乃蛮大军,太阳汗当场被杀,后乃蛮部灭亡,乃蛮部太子屈出律则逃亡西辽。

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1210年,西夏向蒙古称臣,保证以后派军队支持蒙古军事行动,此外,西夏皇帝夏襄宗献女求和,把察合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

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入侵金朝,野狐岭会战中击败四十万金军。

1212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反抗金朝,并宣布归附蒙古,耶律留哥和蒙古联军打败前来征讨的六十万金朝军队,1215年春,耶律留哥攻克金朝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并占领金朝东北大部分地区。1215年十一月成吉思汗赐给耶律留哥金虎符,仍旧封他为辽王。

从1217年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军队基本占领金朝黄河以北的所有领土,金朝的领土仅局限于河南、陕西等地(当时的黄河取道江苏北部的淮河入海)。

1218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王国城市讹答剌长官杀死路过此城的一支来自蒙古的由约500人穆斯林组成的商队和杀害与侮辱后来派去交涉的使臣事件而决定入侵花剌子模。1221年,蒙古军队消灭花剌子模王国。

1227年8月25日,在蒙古军围困西夏首都时,成吉思汗病逝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一说灵州),终年66岁,死后葬在不尔罕山(今肯特山)接近斡难河源头的地方,其死因至今众说纷纭,其中之一的说法就是,在征战西夏途中,遇到一种西夏土里所埋的暗器,致使成吉思汗从马上坠落,一伤不起。

此前西夏末代皇帝已经答应投降,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军密不发丧,开城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西夏首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

至元二年十月十四日(1265年11月23日),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座蒙古包式建筑宫殿,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为一年的四次大祭。

二、后人评价

明朝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给北元兀纳失里大王的信中,对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的评价如下:“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清朝史学家毕沅《续资治通鉴》的评价是:“太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台湾地区历史学家、蒙藏委员会主任秘书刘学铫在《蒙古论丛》一书中,记载:元太祖成吉思可汗崛起漠北,统一各部落,奠定建立元朝的根基,发动御侮战争的序幕——西征花剌子模,诱引以后两次大规模的西征,并由于这些军事行动,将我国的三大发明,直接或间接传授给那些浑浑噩噩的欧洲人,引起欧洲的文艺复兴,使人类开始迈入近代文明,成吉思可汗不仅奠定了后日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还扩大了整个人类的视界,此外还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最艰难的而最荣耀的一页——征服俄罗斯,他的丰功伟绩,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即在世界史上亦不作第二人想,尊之为民族英雄实是最恰当不过的……。”

不可抹杀的是,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因文明程度无法与中原的农耕文明可比,所以在战争中对待百姓的方式上与对当地的建筑与工商业生产等等上显得野蛮与无情。为此,当时的长春真人曾经开导过成吉思汗,他的弟子为此曾写下《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流传后世。

附:元朝疆域图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