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微妙调整对朝鲜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驻京记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周日撰文报道称中国正在微妙调整对朝鲜政策。

报道首先描述通过对近日中国官员和参加两会代表的言论中所看出的端倪。

文章指出,朝鲜不顾国际舆论坚持核爆之后,尽管中国外长杨洁篪在记者会上答问立场与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一致,继续呼吁克制和重归六方会谈,但“与过去对比再鲜明不过。 参加人大的一些代表激烈争论的是否应废除与朝鲜的同盟关系。”

继联合国安理会上周四通过了针对朝鲜的最新制裁决议之后,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自然再次聚焦到了中国。

接受采访的国际金融专家指出,由于朝鲜几乎全部银行和货运业务均需经过中国,如果中国政府当真选择严格执行联合国2094号制裁决议,那么对朝鲜的经济将会造成严重破坏。

受访分析人士指出,除非中国认真执行决议,否则朝鲜半岛无核化仍将遥遥无期。

进退两难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发现,中国民间对朝鲜越来越强硬的态度与官方至少表面上仍然试图继续维系一贯立场的态度对比显示出中国政府当下在朝鲜问题上所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况。

文章指出,尽管北京长期希望“维稳”的外交政策至少在朝鲜问题上已经失败,但是北京仍然不敢过度开罪朝鲜。

就此记者采访到上海复旦大学朝鲜问题专家蔡健。蔡建分析认为,中国政府此次执行制裁会比以往“严格一点”,但也“不能过分严格”。

分析认为,北京上层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是,朝鲜不断地对外挑衅行为正在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而继续重复“重返六方会谈”呼吁的态度已经无济于事。

文章指出,中央党校期刊《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最近就曾在《金融时报》撰文,论称中国应该放弃朝鲜,因为中国的利益和价值“与西方社会更接近”,而朝鲜也已经失去了“战略缓冲”的作用。

微妙变化

文章引述观察家的话说,虽然中国官方继续沿用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对朝政策的老话,但是从此次2094号决议的起草和通过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些中国立场的微妙变化。

中山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魏志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对朝政策上存在战术分歧,但是双方“共同倡导”的是确保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魏志江还分析认为,他个人因此相信中美双方之间存在通过战略合作来控制朝鲜半岛危机的空间。

《金融时报》的文章还指出,受访中国学者也认识到,中国政府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也是长期不愿意公开反对朝鲜的原因之一。

中国与俄罗斯一起反对西方干涉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内战,至少在利比亚内战后,“站错队”使中国公司在利比亚的商业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一位中国外交官评论称,利比亚事例虽不幸,但中国政府至少在事前事后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这位外交官补充指出,中国对朝鲜的任何政策变化都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而必然是微妙的,因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不但需要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同时还有遵循《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为期廿年的《中朝友好互助条约》自1961年7月11日签订以来已两次自动续期,现在的期限直到2021年。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