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百年老刊《读者文摘》难逃破产梦魇

温情脉脉的回忆终究无法抵挡阅读习惯改变的大势,跟他们的父辈不同,年轻人们已经不愿再看《读者文摘》了。原本“能供整个家庭一起阅读”的“心灵鸡汤”式的内容,也很难再迎合年轻读者的需求。很多美国人认为,《读者文摘》已经是本“老掉牙”的杂志了。

大萧条时期,它是美国人最珍贵的心灵鸡汤。在50年代,《读者文摘》和猫王音乐、西部电影、牛仔裤一起,构成了当时流行文化的象征。

“老掉牙”的百年老刊申请破产

2月17日,美国老牌杂志《读者文摘》的母公司读者文摘杂志社控股公司(RDA)申请破产重组,负债4.65亿美元。

根据重组方案,债权人将把4.65亿美元的债务转化为股权,公司同时承诺1.05亿美元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这只不过是江河日下的传统媒体行业中,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中普通的一个。但对60岁左右的美国人而言,这本“祖母级”杂志的衰落,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1922年,美国纽约市西区的格林威治村,德威特•华莱士夫妇在一家地下酒吧的房间里,创办发行了《读者文摘》。选择从其他传播渠道汇集精彩内容、取其精髓的方式,让它一炮而红,成了全美国最流行的大众杂志。

1938年起,它被翻译成17种语言,进入全世界60多个国家。在美国,《读者文摘》的销售量仅低于《电视指南》周刊。上世纪70年代,它每一期的发行量达到1700万份,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大萧条时期,它是美国人最珍贵的心灵鸡汤。在50年代,《读者文摘》和猫王音乐、西部电影、牛仔裤一起,构成了当时流行文化的象征。

然而,时过境迁,这本创刊已有91年的百年老刊,如今已日渐式微。这个短篇袖珍阅读的先驱,像人们所担忧的那样,正在为生存而挣扎。

温情脉脉的回忆终究无法抵挡阅读习惯改变的大势,跟他们的父辈不同,年轻人们已经不愿再看《读者文摘》了。年轻人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网络阅读的比例越来越高,对纸质媒体则越来越疏离,《读者文摘》的利润也越来越小。

原本“能供整个家庭一起阅读”的“心灵鸡汤”式的内容,也很难再迎合年轻读者的需求。很多美国人认为,《读者文摘》已经是本“老掉牙”的杂志了。

密苏里州大学媒体研究机构杂志创新中心主任胡斯尼讽刺其“失去了自己的DNA”,已经沦为“一本妇女健康杂志”;就连《读者文摘》的前任CEO玛丽•伯纳,上任时都坦承自己“以前没怎么看过《读者文摘》”。

读者们这样告诉CNN:“说真的,没有人需要它。人们只有在等着看牙医无聊时才会读它。”

破产重组能否让《读者文摘》走上“生路”

事实上,这已是四年之内,该公司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3月,美国利普伍德资产公司牵头的私募股权方,以举债的方式,出资28亿美元收购了《读者文摘》,并从公司杂志部门抽调资深老手,希望改变其自2005年以来的年年亏损态势。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之后袭来的金融风暴,让正在走下坡路的《读者文摘》出现了广告收入和订阅人数齐跌的惨状。次年,《读者文摘》的发行量从968万下降至831万,跌幅超过14%。它所有的收入只有不到一半是在美国本土卖杂志所得,其他大部分资金来自直接营销(即垃圾邮件)和葡萄酒、维生素、书籍等各式各样的广告,而广告收入也降至121万美元,下跌了7.2%。

在实行了裁员、增加员工无薪休假、减少出刊期数等种种“对抗衰退计划”之后,2009年8月17日,读者文摘集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与债权人达成原则性协议,以股权为代价,免掉16亿美元的高级担保债券中的部分债务。

这本“比《纽约时报》更能影响美国人”的杂志,最终还是走上了破产之路。

这一次,读者文摘集团并不希望申请破产影响公司的日常运作。所以,包括《读者文摘》在内的美国杂志,仍将一如既往地每月按时抵达报刊亭,国际杂志则并不适用于美国破产法的第11章。

RDA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古思表示:“经过充分的考虑,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将最有效地使我们保持业务转型的动力。”

他坚持认为,出版商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次申请破产保护将有助于公司资源向强势的北美发行品牌集中,从而明晰业务方向。

但古特所谓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向数码传媒的转变。《读者文摘》总编辑瓦克雷洛去年也曾公开表示,该杂志已经展开了一场“数字转型”,并希望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吸引更多读者。

这几年,《读者文摘》一直在努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比如出版电子版杂志。原来的纸媒全职员工同时供职于数字版和印刷版,一班人马要完成两套工作。为适应数字版观感,原来传统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

如今,《读者文摘》排在亚马逊电子书店中第二的位置,去年12月,读者文摘公司电子出版物的销量已经高于纸质出版物。

古特相信,公司为向数字领域转型付诸的努力,已经使这些品牌展现新的活力。然而,即便如此,已是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的不争事实仍然表明,在当今迅速变化的出版业气候中,那些转型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发行70多种杂志的总公司还是没能抵挡住数字化的强大浪潮。

美国皮特•克莱斯基传媒集团主席皮特•克莱斯基认为,《读者文摘》的改革脚步还是太慢,“它需要一场革命,坦白说,是一场破坏性的改变。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需要他们改变原来擅长和引以为傲的一些价值和形式。原来我们说,电视就是‘配上图画的收音机’,但数字媒体可不是简单的‘屏幕上的报纸’”。

在读者心目中,《读者文摘》的未来,也并未见得一定会因此而光明起来。

“这可能是最后的《读者文摘》了”

波尔州立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大卫•萨姆纳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我认为,这可能最后的《读者文摘》了,它面临着不止一个层面的问题,读者、广告都在以比绝大多数美国杂志更快的速度减少。”

50多岁的萨那姆也是《读者文摘》的一位普通读者,他的家庭收入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他说:“对于广告商而言,这是最没有吸引力的读者群了。”据《媒体周刊》报道,《读者文摘》只能卖出不到1/10的广告页。

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无疑已经从报纸蔓延到了杂志。在一片“纸媒将死”的悲观论调中,《读者文摘》的前路依然渺茫。

因为收入下降,拥有75种杂志和诸多数字业务资产的读者文摘集团一直都在不断地“修枝剪叶”,以期能让主体发展得更好。

2011年,《读者文摘》将发行量每况愈下的《美国烹饪生活》杂志卖给了梅雷迪斯公司。去年,旗下的流行网站Allrecipes.com又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找到了下家,儿童读物《读者周刊》也被学者出版社收归囊中。

不过,这一系列措施,似乎并没有让《读者文摘》的情况好转。据媒体联盟审核,2009年首度申请破产之后,读者文摘的付费发行量又下降了0.6%,在去年年底到了550万。而就在1995年,《读者文摘》的发行量还可以达到1500多万。

破产周转机构康韦•麦肯齐公司首席执行官范•康韦也说,这次申请破产重组后,读者文摘杂志社控股公司可能将不得不“一路剥离业务,或接受杠杆收购,或重组新债务”。

这个风靡了近百年的出版业大鳄倒下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