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农业可能会出现3年多的停滞期

无论是粮食产量,食品加工,畜牧业,还是农业机械、种子农药化肥疫苗,还有更重要的农村消费,都面临增长的滞后效应。

从2010年中国经济调头向下开始,接近3亿农村人口长期生活在城镇中已成定局;人口红利结束也成定局。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依靠抑制粮食价格来达到平抑CPI和劳动力价格的政策设计之路走到了尽头。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大潮的双重浪,一是出口形成的外汇储备引发的国际金融流动,二是房地产高速增长形成的国内金融流动,前者浪息,后者乏力。再往历史上深究,建国以来形成的资产货币化过程,也就剩下农村这点土地还没有全面完成了。土地和金融本是孪生兄弟。在农村,金融与土地却是同父异母罢了。

这个三年停滞的判断,本来是对农业投资者说的。需要关注这几个方面:

一是粮食神话会在3年内破灭,目前主要是靠大米的碎米和小麦补充饲料体系中的玉米缺口部分,这一块已经到顶了。再者就是东北水稻的面积增长弥补了主粮需求,尤其是黑龙江的统计数字压得太低了,因此你分析数据是看不出来。另外一块,中国沿海已经成为全球转基因大豆压榨的主要产能集中地,豆粕开始从中国沿海流向需求国,这对中国动物蛋白的供给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黑龙江的大豆通过低温粕的技术路线,以大豆蛋白的形式进入了乳品工业和肉类工业体系,最终要计算在包装食品里面----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幸运,也是乳品工业和肉类工业的耻辱。今年从南方看到北方,3季改双季,双季改单季,单季的地方弃耕,实际种植面积没有那么多。

二是稍微具备成长的农业企业,被遴选差不多了,各种基金注射了各色催肥激素,幸运的上市退出了,倒霉的等着并购或者等死。农业企业中真正具备未来增长潜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普遍没有长大,很多有心人看到了这个未来,在努力着。持续增长能力是一个能力束,一个能力平台,一个好的企业你去分析看,他的各种能力匹配的很好。出问题的总是一二个能力特别突出。尤其是那些个人能力抑制了组织能力成长的企业,兴也一日,亡也一夜。因此,给农业企业成长一段时间,被折腾的大伤元气了,透支太多。

三是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还有很少一部分的集体组织和大规模的国有农牧场,都面临这新的经营模式的转换。政策模糊,支持很少,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农业内生性的增长,3、5年内看不到啊。

三是食品安全的挑战,越来越逼近底线。我说的底线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公共管理投入的决心和力度;二是生产与消费的信息透明度和公信力建设问题。第一个底线其实是利益博弈问题,公权和私利而已,第二个底线是社会重建问题,规则与诚信而已。因此,这个时间到底拉的多长,就目前来说取决于执政党的认识,并不在于民众的耐性。

四是未来15年内,效率的提升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的主要因素。效率的要素主要是机械、技术、管理、接受专业培训的人才。效率既有经济型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这条路很长。不过也蕴藏了最快的增长能力。效率的损失与国家管理体制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制度性约束。有兴趣的看看新制度经济学的东西,点得很透了。

五是农业信心的恢复。即使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启动、100万人口一下的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业建设全面铺开、社会保障落实到位,不过还是6亿缺乏劳动能力人口,人均3亩地的农村,这里面可能1亩地是天种天收,没啥收成的保障,另1亩地力贫瘠。农村金融尤其是合作金融不到位,农业还是继续着资本驱赶农民的游戏,一直到传统中国农业体系崩溃,彻底依附于国际市场。庞大人口供给与需求的末梢信息放大效应,会使价格波动到颠覆国家政权的地步。粮食价格要么全面高补贴到位,要么有所取舍,重点补贴,重点发展。其实,对粮食供给,没有必要过度担心。还有另一条路,就是增加耕地补给。云南还有2亿亩的可以改造梯田的数米厚土壤的草山。在地球上这个纬度是独一无二的成土岩基。宁贵川都没有这个条件。日本人很多年前就打过这个主意。这是未来的救命的耕地资源。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行一步。这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非常大的战略性的举措;黄土高原的水肥一体化的应用,能增加多少食物供给也是无法估量的;西藏的水对新疆的农业,按照目前价格计算,大约需要6000亿的投入就可以解决。这三条可以说是中国食物供给的底牌。薯类(马铃薯、红薯、木薯)的食物贡献,可以说另一张技术牌。因此我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担心不大,担心的是中国农业的信心和命运。农业信心,其实就是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的信心。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