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坚,字碧天,号太朴,甘肃高台县人。他自幼便承习祖辈传下来的医术,对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他的方子很独特,不拘泥于古书,也与众医不同。当他把多年治病的药方汇编成《鸿宝堂医案》一书后,连城里的名医都感到如获至宝,纷纷将此书作为自己日后行医配药的蓝本和参照。
石坚品性纯良,有着一颗仁爱之心。他行医几十年,从未觉得辛苦、麻烦。若有病家来请,即使刮风下雨,他也决不推辞,立刻跟随前往。他从不看门第、家境而有选择地给人治病,哪怕病人付不起诊费,他也尽全力治疗。遇到性命垂危的病人,他更是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与得失,一心只想着如何让病人脱离险情。
有一次,他骑驴经过一片湖,见路旁躺着一个身体僵直、已奄奄一息的人。于是,他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走到那人近旁。他发现,那人看似气息全无,却还有一线生机。
他正想着如何施救时,衙门里的一位捕快也碰巧从那儿路过。他以为地上躺着一具尸体,便认定石坚就是凶手。石坚想要解释,他也不听,直接把人带进了衙门。后来,县令升堂时,也没仔细审查案情。就这样,石坚被关进了大牢。
当时,陕甘总督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他的舌头一直向外伸着,不能往回缩。见过的人都说像“吊死鬼”似的,很吓人。总督在陕甘一带请了不少名医,可儿子的病却没有任何起色。县令听说了,为巴结长官,也鞍前马后地四处寻访名医,但过了很久,都一无所获。
总督儿子的病被传的沸沸扬扬,连牢里的狱卒们都在议论纷纷。石坚无意听到了,便向他们打听病人的病情。他听完,立刻说道:“这病其实不难治!”狱卒们不信,认为他在说大话,还嘲讽道:“名医都治不了,你能行?”石坚说:“你们去告诉县令大人吧,由他来定夺!”狱卒们向县令禀告,他也半信半疑,但思来想去,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只好让石坚去试试。
他一看到那病人,就告诉总督,让他去找两床破旧的棉被来。然后,让他家里的下人把病人的衣服脱光,再用棉被把他的身体里起来。石坚又让众人把他抬到一张热炕上,只等着他把汗发出来。病人汗一出,他就赶紧在其喉部施诊。只见针一扎下去,病人的舌头就能动了,不一会儿就缓缓地缩了回去。后来,石坚又给病人服了一、两剂药,他的病就完全好了。
看到儿子恢复正常,总督对石坚又感激又敬佩。他问石坚是因何事被关进大牢,石坚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并恳切地说道:“如果是我杀的,伤口又在何处呢?”总督听他一说,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他命人打开卷宗,详细地查阅案情。后来,案子被查清了,石坚终于沉冤得雪,被无罪释放了。
石坚被关押的大牢不在他的家乡高台县,而在皋兰县。自从他治好了总督儿子的奇症,名声就传开了。每天登门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他一直忙里忙外地给人治病,几年过去了,都回不了自己的家乡。他有时想躲都躲不掉,只要一出门,在他家附近埋伏的人就会上前拉住他,求他去给人治疗。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将自己乔装打扮,便躲过了那些人的视线。他往高台县方向边走、边打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晚年时,他的医术更加神妙了。很多命悬一线的病人经他妙手回春,都能被救活。那时,一位驻守在陕甘地区的官员还将一块书写着“函关紫气”四个大字的匾额送到他家,以称赞他的医术出神入化。
2023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