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台海安全的经济论述

英国前首相、现外相卡麦隆到印太现场(澳洲)表示:一旦台湾周边出现类似封锁的情况,这不仅对台湾,对全球经济也将造成彻底灾难性的效应。类似的警语,布林肯早已多次明示:若台湾因为中国侵略爆发危机,某种形式上会为全球经济及各国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北京越来越常听到的讯息。也许,明白的提醒,有益提升西方对台海危机的切身感受。然而,同时也存在另一个风险:向习近平暴露民主国家的弱点在哪里?

经济角度看台海安全,主要把台湾视为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至于台湾这个“国家”的正常化,彷佛是看不见的主题。而这,正是习近平垂涎台湾的根由。所谓台湾海峡的安全稳定及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是G7国家的共识,并不在乎台湾是主权国家或地理名词。新冠疫情,台湾确保半导体供应无虞,首先通报WHO人传人。但,在这样的脉络之下,依旧连WHA观察员都求之不得,遭普遍怀疑是病毒来源国的中国,联手世卫秘书长拒台湾于门外,西方国家虽然仗义执言,最后也难力挽狂澜,令人扼腕。

二月底,马克宏表示,不排除未来部署地面部队到乌克兰,引起西方国家议论纷纷,普廷也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回呛。而在一年前,马克宏结束访中行程,在总统专机上受访表示,欧洲要避免因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欧洲应战略自主,不应跟随美国。对乌俄战争、对台海危机,欧美并不同调。乌克兰安危,骨牌效应摆在欧洲眼前。台海风云,对欧洲相对遥远,若非供应链考量,恐怕更不愿搭理。日、韩、美、澳、菲等国,由于自身也面对中国挑战,台湾有事无法置身事外,故对台海的战争与和平,必须密切关注。尽管如此,与其说台湾是以一个“国家”受到重视,不如说是中国武力侵犯“硅岛”的经济后果更令人担忧。

乌克兰现场,两年来的僵局,不无可供台湾借镜之处。上周末,金融时报引述知情者说:美国已敦促乌克兰,停止袭击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警告无人机打击可能会推升全球油价与引发报复。据报导,有白宫前能源顾问表示:“没有什么会比汽油价格在大选年间飙升,更让现任美国总统恐惧了。”定期改选,堪称西方领袖的阿基里斯之踵。国外的战场,届临选举便多了内需考量。普廷的失算在于,原始设想的闪电战,竟然变成持久战。有此前车之鉴,如果习近平武力犯台,先下手做好持久战准备,就像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那么,坚若盘石力挺台湾持久战,不惜付出经济代价从而堆高选举风险的西方领袖有几人?

英特尔执行长季辛格称,新冠疫情让美国清楚地知道,已经将晶片这个关键供应链的多少部分让给了其他国家,以及此事对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他说,英特尔的终极目标是在这十年结束前,把全球至少五十%的先进半导体制造,来到美国、欧洲生产。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经济性的供应链重组,也会对地缘政治造成深远影响。关心中国武力犯台重创全球经济者,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后续对策倾向。一是竭尽所能确保台海安全,杜绝中国以武力片面改变现状,所以要尽力武装台湾,而且清晰地告诉中国,绝对会协助台湾自卫并军事介入。二是,中国变数莫测高深,台海安全无法百分之百确保,因此必须分散集中在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到其他国家,以防万一台湾被中国封锁、并吞。第二种,分散经济风险的思维倾向,从台海现场来看,推论至极难免令人联想到“弃台论”。其所导致的作为或不作为,有可能让中国更有机会拿下台湾,进而将西太平洋纳入势力范围,并且继续扩大版图。其结果,全球经济依旧在劫难逃。

台海危机的这种经济论述,如果川普卷土重来,不知会是何种景况。川普一面称(保卫台湾)这个问题将会使他处于一个非常劣势的谈判位置,一面指责台湾抢走美国的半导体工作。类似思维下的政策作为,对习近平会造成震慑作用或是适得其反?其实,台湾的民主开放、国际信用、知识密集、企业研发、劳动文化等,才令台积电奇迹成为可能,其它国家(尤其美国)不易复制。否则,以习近平的企图心,“中积电”的晶圆梦早就笑傲江湖了。所以说,对台海安全的经济思维,如果未与战略思维配套,万一结果两头都落空,恐怕会引爆超乎想象的复合型灾难。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