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抗疫监控科技前所未见 专家担心今后隐私更难保

今年二月,社交媒体推特上的一部视频广为流传:中国某地高速公路的检查站前,一架悬挂二维码横幅的无人机缓缓飞过车流上空,司机们纷纷拿出手机,通过“扫码”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地方政府要求的进城车辆报备登记。

许多西方网友在看到这一视频后,对中国在疫情期间使用如此有“未来感”的科技感到难以置信,一些网友质疑视频的真实性,也有人认为动用无人机有些小题大做。

几个月以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官方新闻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展示无人机如何在中国多个地区的“抗疫”中发挥不同作用。

中国日报在推特上的一部视频显示,江西省某地派出无人机隔空为居民测体温。画面中,楼房小区居民打开窗户或者走上阳台,悬浮在户外半空中的配备红外线测温功能的无人机为他们采集体温数据。

不过,“航拍网”一则分析指出,这款无人机的测温精度误差率可达5%—10%,无法用于精准的体温检测。

环球时报还报道说,中国多地派出无人机用扩音喇叭高声“呵斥”违反隔离规定、擅自出户的村民和市民。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基于大规模收集的数据有利于抗击疫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际流行病学和人口研究部的研究员塞西尔·维布德(Cecile Viboud)博士对半岛电视台说:“我们一直认为,大数据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预测某一特定流行病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将收集的数据纳入监测。中国的检测系统非常全面,事实证明,这有助于收集所需的数据。”

不过,分析人士担心,中国此次大规模采集的个人数据包罗万象,疫情过后如何使用和保护无人问责。

《纽约时报》最近分析发现,中国多个省市2月开始广为使用的“支付宝健康码”,可能与警方共享个人信息,可能在疫情退散后长期存在。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支付宝注册,经过信息后台对比,在应用程序上生成一个颜色代码:绿色表示健康风险低,执法和监管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允许该用户通行;黄码或红码代表风险高,该用户会被要求自我隔离。

“健康码”系统的后台算法不为人知,有时可能出错。各地已出现健康民众获得红码而寸步难行的情况。一些地方当局说,有疑议的居民可以申诉反馈。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认为,中国的做法令人担忧。

刘易斯对美国之音说:“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中国政府一直在武汉等城市进行非常有侵入性的干预,提醒人们注意政府认为可能传播疾病的行为。”

他说:“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中国已经发展出一种非常激进和全面的监视公民的方法。人们担心的是,在使用了一些技术之后——他们可以通过面部识别进行监控——这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目的,而不仅仅是对疾病做出反应。”

很多网友说,虽然反感隐私被侵犯的感觉,但无能为力,只能接受。

中国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上,网名“蓝色橘色”的用户说:“健康码,记录出入信息、出行轨迹,感觉被监控了。个人隐私和防疫比起来,都无足轻重了!”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