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要强的背后是不是有不少心酸

看了这期《奇葩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傅首尔说她的童年故事。她妈妈和继父要生二胎,继父和她沟通后生了妹妹,一家人开开心心、相亲相爱。她说因为她继父的妥帖处理和对她的爱,而让她感到幸福,也很爱妹妹。

但她言语间透露出关键的信息是她的父母没有能力同时抚养两个孩子,由于妹妹的出生她只能离开父母到外婆家生活。

她欣慰的点在哪里呢?在于她每次回家吃葡萄时,继父都把大的葡萄给她。

但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她不在的每一日里,妹妹都能在父母身边受到照顾和关爱,每次都能吃到大的葡萄。

并不想质疑这一家人之间的爱,而是对于傅首尔以及很多很多女性心理安慰的点感到怀疑。

明明是自身利益受到巨大损害,生活发生很大变故,但因为继父的态度和葡萄,她觉得欣慰了,可以了,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她选择的持方是,生二胎要经过老大的同意。以她的亲身经历来说,不应该是生二胎最应该看父母有没有能力抚养吗?

傅首尔对自己的童年轻描淡写的用了四个字‌‌“不太愉快‌‌”。但她没有深究一下不愉快的点在哪里?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是想不通,而是真相往往过于残忍,没人愿意真的想明白。

自己的妈妈离婚后嫁了一个条件一般的男人,为了和这个男人生孩子,不得不放弃对她的抚养。但她太依赖太需要这份亲情这个家庭,她需要安放她的感情和寄托,她只能用偶尔回家那大一些的葡萄来代替日日夜夜父母的养育陪伴,这不就是真相吗?

傅首尔的说法像不像我们听到的很多女性的说法,‌‌“他虽然打我,但他会给我买早餐‌‌”,‌‌“他出轨、冷漠,打压我、精神虐待我,但我至少有个家‌‌”,‌‌“他不管孩子,丧偶式育儿,但孩子至少有个爸爸‌‌”……

说出这些话的女人,深层次的含义是聊胜于无,有就不错了。

再深一层的含义呢?

是我还配要什么?

我怎么能有那么多要求?生活一直如此啊…

说到这想到我童年时期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像洋娃娃一样漂亮的小女孩,但她的妈妈高大彪悍,经常揍她。有一次她对我说,她妈妈和她做公交车时没有座位,俩人站着时她妈妈把她搂在怀里一直在抚摸她的脸。她最后甜蜜的总结:‌‌“我妈妈虽然经常打我,有时还拿鞋底子抽我,但我觉得她还是爱我的,因为她摸我脸。‌‌”

那时不到十岁的我听完就觉得怪怪的,这种感觉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想明白这一切,发现这真是一场环环相扣的好戏。

先是大肆的掠夺和剥削,让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自尊都变得很低很低,然后就是模糊边界的道德绑架和情感操控,让女性继续奉献她的剩余价值。

在这波操作下,女性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被兄弟压榨还甘之如饴;碰见渣男吸血鬼也并不离开,只是怀疑自己是不是牺牲的还不够多;当这种奉献精神成了惯性,生了孩子只会变本加厉,为母则刚,母爱就是献出一切,养出的孩子理所应当的剥削妈妈的一切,而女性面对父母兄弟伴侣都如此慷慨,面对自己的孩子会无私到何种地步?

最后真的就是燃烧自己、照亮所有人。

最高阶的pua也不过如此,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

在这旷日持久的洗脑下,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权益在哪?也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利益。

我们不会去向父母要关爱和重视,在爱情里不敢要忠诚和尊重,在婚姻里不敢要对方付出担当和精力。

我们只要好名声,只图心理安慰,皮开肉绽的博君一笑也算人生圆满。

言语犀利的奇葩辩手傅首尔在被父母几乎是抛弃的情况下依然把妈妈当作心理支撑,不止一次在辩论里说我为了我妈妈才努力,希望给她争脸,过上好生活。

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喝彩,说她要强,说她孝顺,但真的没人想想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