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马哈蒂尔的一句话

这个月初,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在吉隆坡一个场合谈到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辞职”(I think the best thing is to resign)。这话显然并非信口之辞,更不是没头没脑忽然来这一句,而是有着前文后理。他当时说,林郑月娥“必须服从主人,同时亦要问自己的良心……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辞职。她的良心告诉她,香港人拒绝修例是正确,但她也知道否决的后果”。

一直以来,在中国官媒的报道里,马哈蒂尔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更是“中国人民敬重的老朋友”,林郑月娥下台这番话由他说出来,意义大有不同。马哈蒂尔其后并无遭到狠批“干涉中国内政”,林郑月娥的回应只是“任何人均有表达自由”。个中原因很简单,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密切,且是一带一路关键之地,“辞职”这番话,香港特首只得夹生吞下。纵横政坛逾半世纪,马哈蒂尔从昔日踏入政途的年轻医生,1981年首度拜相,去年以93之龄再度拜相,政治一词于他而言就是他的人生。当一个毕生在政治打滚的政坛元老,不避讳说林郑月娥应该下台,而且说这是the best thing,这条道路已经很清楚。

打经济牌纾民愤离地脱节

今年的《施政报告》把焦点放在“深层次矛盾”,有形容是以楼巿手法解决政治问题,堪称一语中的。当林郑月娥出任特首支持率是低处未见低的百分之十五,另一民调指七成三受访者认为她应该引咎辞职,一面倒的民意说明香港此刻人心所向。倘以为经济手段可以纾缓半年来积累的大量民愤,那是另一次的离地脱节。就等于在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爆发一段时间之后,政府才一点一点往后退,从“暂缓修例”到“寿终正寝”再到“撤回修例”。便是在政府言辞之变与政治操作之间,在官员颟顸无能与背离民情当中,时光流逝,无语问天,民众的血与泪已然洒遍这个海港城巿。

有一种质疑是,“官员下台便可解决所有问题?”这些经不起历史考验的乡愿,间中仍在为政府辩解的言语出现。持续低落的民望,长期高企的五大诉求,是下台的推力又是拉力,硬撑下去,只会走到玉石俱焚这地步。一个来到政治生涯最后阶段的政客,回望半生政途,企望之后日子,若还有半点初心,在个人与整体之间自会知所抉择。这些例子多不胜数,美国面对当前弹劾总统特朗普“通乌门”政治危机之际,不少评论谈到过去半世纪的两次弹劾危机,说得最多的是6、70年代的总统尼克逊。这个当年的法学院毕业生,出道之时旅途坎坷,法律案子接不到。进入政坛之后全力往上爬,50年代是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1960年大选败于甘乃迪手下,之后在加州州长选举失利,尼克逊不甘心,怒气都发泄在传媒身上。

1968年大选,尼克逊一吐乌气终于胜出。四年后的1972年6月17日,华盛顿水门大楼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遭人装设窃听器,尼克逊依然在当年成功连任,这一年,他的支持度站稳六成以上。不过,水门案追查下去,尼克逊无法脱身,面对危机他手段卑污,夤夜下令司法部长理查森把要求他交出白宫录音带的特别检察官科克斯解职,理查森不从,提出辞职。尼克逊即要副部长雷克候斯把科克斯革职,可是连雷克候斯也拒绝照办,并且辞职。即使如此,但尼克逊始终无法使得传媒噤声,1973年底,他的支持度只有三成。1974年,尼克逊败象已露,支持度低见二成五,在众议院展开弹劾前夕,尼克逊辞职。美国总统任内辞官,尼克逊是第一人,没有先例,其后华府有称,此时出现不知应该向谁呈辞的混乱,结果辞职信抬头是致“亲爱的国务卿先生”。尼克逊向下属基辛格呈辞,内文是短短11个英文字的“本人谨辞去美国总统之职”,官场一梦,就此作结。

制度得存比个人去留重要

尼克逊辞职之时,越南战争尚未结束,国内反战怒潮难消,美国通胀高达11.3%,然而全国上下都有一个态度,天下即使大乱,也不要尼克逊缠留白宫,这样美国才能重新出发。1974年8月8日晚,尼克逊在全国电视宣布辞职,16分钟的发言,至今仍是史家的研究资料,不忿之气尽见字里行间,然而最后亦要步下历史台阶。《纽约时报》翌日社评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美国全民必须对政府仍是法治而非人治感恩;虽是遍体鳞伤,却凭决心与光荣幸免于难”,“人们对体制的强韧感到自豪,从而克服国内危机以及尼克逊总统任内对本国暗中为害的内部危险”。《纽约时报》不愧一流大报,从更高层次评论总统下台,指出个人与制度的扞格,不在于一人一士的去留,制度得存最是欣然。

今天的香港是否1974年的美国,未来得由史家判定,但当前香港期待的肯定不是一份《施政报告》,也不是按揭成数的调整,而是对局势“孰令致之”这四个字的追本溯源,对此,林郑月娥责无旁贷。若是未能从根本治疗痼疾,死结无从解开,香港城巿上空乌云不散。马哈蒂尔之言,指出当前香港局势要点全系一人,这是人人俱见之事。民愤若然不息,香港安能复原,当中道理浅易不过。此时此刻的香港,就在历史的门槛前。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