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我们为什么会咬指甲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杰基·奥纳西斯(Jackie Onassis)、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跟我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我们都喜欢咬指甲。

这不是什么令人自豪的习惯。在别人眼中,这是令人厌恶的行为,不仅会破坏手的外形,而且极不卫生,甚至有可能对你构成伤害。我曾经多次想改掉这个习惯,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我最近开始好奇,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像我这样爱咬指甲?是我们意志薄弱?神经过敏?内心饥渴?或许某些心理学研究可以回答我的问题,我没准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改掉这个令人厌恶的习惯。

我第一次研读医学文献,就找到了一个专门描述这种习惯的名词:咬甲癖(onychophagia)。精神病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冲动控制问题,属于强迫症的一种。但这只是极端案例,就像撕皮肤和揪头发一样,神经病学家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问题。我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与多数爱咬指甲的人一样,这种行为并没有给我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超过45%的青少年都会咬指甲。青少年在整个人群中的占比或许并不算多,但你不能说有接近一半的青少年都需要接受医学干预。我想了解这种现象的“亚临床”因素——咬指甲并不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我还是很想矫正这个习惯。

错在母亲

关于咬指甲这件事,心理治疗师也有一些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这源自口欲期被压抑的性心理发展。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口欲滞留有很多原因,包括喂食过少或喂食过多、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母子/母女关系存在问题等。这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咬指甲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形成刻薄的性格,而且容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等习惯,并且喜欢口交。其他的医学专家认为,咬指甲可能源自内在的敌意——这毕竟是一种自残行为——或紧张焦虑。

与多数心理动力学理论类似,这些解释可能是正确的,但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理论都无法为我提供明确的建议,帮助我改掉这个习惯。我显然不可能再回到哺乳期,所以似乎错过了最佳矫正机会。而且,即使是在最放松的时候,我也依然会咬指甲,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决。毫无疑问,没有证据显示,基于这些理论制定的治疗方案能够发挥奇效。

不幸的是,尽管可以找到很多模糊的理论,但我仍然理不清头绪。搜索科研文献会发现,关于如何治疗咬指甲的研究资料很少。有一项研究显示,只要能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这种行为,似乎都可以起到帮助,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少与之有关的证据。事实上,就在这为数不多的与咬指甲有关的文章中,还有几篇在开头就提到这方面的文献极度缺乏。

习惯养成

正因为缺乏科研资料,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展开推测。所以,下面就是我对咬指甲这件事情的理解,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

我们可以称之为“反理论”理论。我认为,咬指甲并没有特殊的原因——与母乳喂养、慢性焦虑、缺乏母爱统统没有关系。这种想法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在我、戈登、杰基和布兰妮之间寻找独特的联系。相反,我认为咬指甲只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因为一些随机变量而聚合到某个人的身上,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坏习惯。

首先,把手指放进嘴里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这是吃东西时的一个基本动作,所以可以通过基础的大脑回路来控制,因而很容易形成无意识的反应。此外,咬指甲还存在一个“整理”元素——避免指甲太长——这意味着至少从短期来看,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即使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最终会把你的手指扯破。此外还有奖励因素,与前面的“容易做到”这个因素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形成这种习惯。除了动手抚摸自己的外阴部位,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方法能立刻给我们带来片刻的愉悦,而咬指甲的好处在于,学校里不会禁止这种行为。一旦习惯形成,就会变得像例行公事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同时腾出双手和嘴巴的时候并不少见。

对于想要主动改变的人来说,明白了咬指甲是一种习惯反而会给他们泼一盆冷水,毕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多数人每天都至少会有一次走神,从而忘记应该努力克制这种习惯。

在我看来,咬指甲与性格并无明显关系,也并不表示我们难以适应某些有用的习惯。事实上,是人类的体型造就了这样一种行为,让咬指甲这个习惯固化在我们的脑海里,并最终形成了习惯动作。

当然,我写这篇专栏时依然在咬指甲。有时候,就算是再好的理论也未必能起到帮助。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