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人吃饭“十大境界”

我们有自古流传的两句话:一是“衣食足则知荣辱”,见于《管子•牧民》篇。一是“民以食为天”,是汉朝郦食其(yìjī)说的。这些都是从实际政治上认识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说从人民方面看,吃饭第一。

但是,吃饭是很有讲究的,体现着“礼”。这种“礼”的传承,慢慢地就演化成了一些关于吃饭的习俗禁忌。笔者在这里讲中国人吃饭须具备十大境界:

第一境界:“果腹”。

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地找,各种商场的小吃城;街头的川渝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面馆、小吃等,西式快餐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米饭足以。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不爽。

第二境界:“饕餮”。

这个境界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的一大桌菜,价钱却不贵,胡吃海吃一通,兴致所致,还能吆喝两声,划几下拳,甚至还可以赤膊上阵。适合这种吃法的有涮肉、大众菜等。但免不了一个“俗”字,有不雅之嫌,同时也有浪费之嫌。

第三境界:“聚会”。

此种境界重在这个“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种吃不需要太多的讲究,“吃”是个形式,关键在“聚”的背后所引申出来另一种特别的含义。逢年过节、生日聚会、升迁发奖,友人来访,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去趟馆子,这是一种礼节上的习惯。这种境界的“吃”讲究个热闹。不需要太豪华和奢侈。高档一点的还可以去吃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馆子。

第四境界:“宴请”。

此种境界的吃,多以招待为主。商务招待、官场招待、上下级招待、危机处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种吃不以“吃”的本质为主旨,关键在于这个招待背后的目的。所以,这种吃重在讲究一个排场,价钱昂贵。这种吃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多都是在“包间”进行,所以,对馆子的要求更严格一点。如各大宾馆豪华餐厅,知名大酒楼里的海鲜、鲍翅宴、官府菜等。但这个境界的“吃”难免给人一种暴殄天物之叹,吃后回来,却又发现没有吃饱。

第五境界:“养生”。

这种境界的吃,比较讲究“食补”,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这种吃多以正宗的煲汤为主:甲鱼汤、老鸭汤、野山菌汤等,足足地焖上十多个小时,满满地端上来,味道纯正;饱饱地喝上一顿,无比滋润,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就是从心理上对积劳的身体也是一个安慰。这样的馆子有很多,进入饭店的正门,有一排瓷罐摆着,大多比较正宗。江西来的瓦罐、广东来的各式煲、云南来的野山菌汤、正宗的鱼翅煲、潮洲来的燕窝汤、官府菜的南瓜鱼翅都是比较典型的。但价钱却是一个瓶颈,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上口的。

第六境界:“解馋”。

吃的东西一定要“鲜”。这个境界有两个层次:一是吃“物”,如鲍鱼、龙虾、法式大餐之类;二是吃“名”、吃“文化”。

第七境界:“觅食”。

那就是四处去“找”。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这是本境界的一大妙处。这个“找”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目的地去找名声在外的流行馆子;一个是漫无目的地找寻人气旺盛的特色馆子。这个“找”字重在一个偶然发现,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对上了当时的心情和感觉。

第八境界:“猎艳”。

馆子要“奇”。这样的馆子都是比较稀罕的跨国风味,如:西班牙、意大利和阿拉伯来的,非洲、日本、泰国、越南来的,都在这一范畴。“新”、“奇”、“特”是主要特征。适合这类馆子的人群一般是高尚人士、时尚人士、有品位的公司老板、白领人群等。价钱很贵,象征身份和地位。

第九境界:“约会”。

这时吃的已经不是“物”,而是“情”。一般是点的多,吃的少。凡是到这种地方来吃的,几个人之间大多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说出来就变得俗,不表现出来又压抑。于是,以一个“吃”为借口“会”在一起。这类吃的馆子有:茶餐厅、酒巴和咖啡店,而且一定还要有考究的装饰。

第十境界:“独酌”。

在于一个“品”字,吃什么不太重要,关键是一个寥落的心情,要么伤感、要么闲适。这种馆子一定要是隐匿在很深的巷子里,店面古朴,又十分宁静。这个时候还应该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飘着零星的雨丝或雪花。一个人浅斟低酌,物我两忘。惟一的遗憾是,这种店已经很少有了,一般人恐怕只有在梦里才可以见得着。当然,这也是上流社会与主流人群最大的差异所在。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