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输出战狼 中国对海外高校“养套杀”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近期发生几起事件,显示中国学生在海外输出意识型态、爱国主义,却与尊重民主自由、言论自由等主流价值相违背。这些被评为是中国“战狼”输出全球的现象,背后有中国的黑手在操控。

说三道四的外来政权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何东洪2月19在脸书上曝光一封公务信件截图,爆出中国再次对台湾校园民主化的教育体制进行施压。信件内容指出,中国国台办屡接获大陆学生(简称陆生)及家长反应,教授在课堂宣扬个人意识型态,因此致电要求台湾陆生联招会,要求缩减辅大陆生招生名额。因此校方要求教师授课时,不宜过度灌输意识形态及政治立场。

信件曝光后,在台湾引发中国干预学术自由的争议。随后又传出,除了私立辅仁大学外,还有国立成功大学也被国台办要求缩减陆生的招生名额。但成大已表态,希望维持学术自由风气。

台湾教育部对此表示,陆生联招会转知国台办意见的作法不妥,已要求改善疏失。陆委会则批评中国当局以政治手段干预台湾教师授课自由,凸显两岸教育、社会体制存有极大差异。强调不容许中共将毁灭学术自由的黑手伸进台湾的大学校园。

台湾民进党立委王定宇接受新唐人电视台访问时提出建议,认为可适度减少对辅大的补助或给予处分,让采取这类作法的学校知道学术自由是很多人努力来的,不是让你用来对中国共产党鞠躬哈腰的。

王定宇进一步指出:“我们连自己的政府都不容许去干涉学术自由,怎么可以容许一个外来的中共政权,对我们的学术环境说三道四。这是极度的不妥。”

养套杀逻辑

中国当局已多次干涉台湾学术自由,2017年台湾的私立世新大学被爆签署“一中承诺书”,承诺陆生来台仅有学术交流活动,不涉政治敏感事务。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吴建忠向网媒Yahoo论坛投书指出,从这次国台办干预台师言论,让人们有理由担心,中国的“锐实力”已加大力度,渗透台湾的大学校园。他认为,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经济基础”动摇,少子化带来私校生存的危机,短期内无解。

文中坦言,辅大要求教师上课不要灌输学生“意识形态”,让许多教师不禁要问,难道收陆生的学费,就得乖乖跪着上课,“这就是战狼思维啊”。

吴建忠担心,这将导致“引狼入室”的结果:“已有许多台湾大学教师被陆生举报的情况发生。中共养套杀逻辑不是只有在农渔产品的采购、陆客团,对台湾的高等教育也是,Easy money拿习惯了,接下来中共就用谈判、协议对台湾各领域予取予求,而台湾高校也不敢反抗拒绝,甚至会主动迎合献媚。”

文中提到的“养套杀”,不仅在台湾,中国学生群体也成为西方不少高校的经济命脉。但缴纳全额学费的中国留学生,对提升当地校园的多元化效果有限,反而压抑了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风气。

香港资深媒体人潘小涛在个人脸书贴出一张名为《中国留学生到处“亮剑”》的图片,图上介绍中国留学生在澳洲,投诉教授的中国地图没台湾;在香港,抗议课堂上没讲普通话及撕毁港独标语;在台湾,指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灌输、宣扬个人意识;在加拿大,反对藏人学生当选学生会会长,抗议邀请维族学者到大学发表关于新疆再教育营的演讲;在意大利,到D&G总部抗议辱华。潘小涛对此图片加了注解:“战狼遍布全球”。

美国之音日前报道,外界担心,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越来越多到西方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正成长为传播民族主义的力量。这可能会让学生和学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扼杀辩论和开放性,侵蚀言论自由。

非营利组织全美学者协会政策主任彼得森(Rachelle Peterson)受访时直言:“中国政府无权限制大学校园的言论自由,学生也没有权利试图阻止关于重要话题的对话。”

谁在影响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都是“战狼”吗?退休的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认为,多数学生其实没有太强烈的主张,关键是“谁在影响学生”。

邓相超对台媒中央社提出他的观点,他说,根据社会学上的“二八定律”,80%的人都是跟着20%的人的意见来走的;这个法则套用在政治领域上,5%是“好人”、5%是“坏人”,90%的人其实都是跟从者。

他认为,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那90%的人,相信大多数学生本质是善良的,重点是“谁在指挥他们往哪走”?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去年发布一份由32位学者撰写的报告称,中国使领馆通过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阻止西方校园内进行被中国官方视为敏感的活动;CSSA还充当了中国学生政治“同伴监督”的管道,甚至会对学生的家庭成员施加压力。

2017年初,美国加州大学圣达戈分校(UCSD)宣布邀请达赖喇嘛演讲后,遭该校CSSA威胁要“采取强硬行动,坚决抵制校方不可理喻的行动”,并称就此事咨询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何立(化名)也向美国之音透露,他在课堂上和私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都非常审慎,因为知道自己的言行可能被汇报给中国当局。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