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有多少年轻人被哭穷绑架了自由

过生日,爸爸对孩子说,‌‌“你这顿肯德基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在爸爸眼中,自己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简单的一句话,既表明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了孩子要勤俭节约;又塑造了一个尽量满足孩子需求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然后呢?

孩子接受到这些讯息了么,未可知,但是孩子吃这炸鸡的心情变得很糟糕却是一定的。

反复的强调挣钱辛苦不容易等,一开始可能会觉得要节约,但听多了反而会对工作产生恐惧感,认为自己没能力挣到钱。

本来孩子只是想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大餐,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说教,最后还要带着愧疚感。

其实父母完全没必要这样,决定权在你们手上,如果觉得负担不起,太浪费,那就果断拒绝,既然能够负担得起,并且决定要满足孩子,那就不要在孩子最开心的时候给他添堵。

硬生生把一段幸福的亲子时光变成一场思想教育课,不仅没用还有害。

这种教育方式,对熊孩子来说没有用,对懂事的孩子来说,只会加剧他的自卑感。

为什么说是加剧,因为孩子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就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别人家的父母都开着豪车接送孩子,而他是做电瓶车上学;

别人家的孩子穿的是崭新的名牌鞋子,而他穿的是在街边随便买的假鞋;

别人家的孩子放假会出国旅游,而他只能回奶奶家玩... ...

即使你不说,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差。

你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却不知道它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心里阴影,就像我们总是不理解老人家为何总是迂腐,顽固,好的东西要放到坏了才吃,没用的垃圾也往家里捡,无论怎么规劝也阻止不了,因为这是他们那个年代,几十年切肤贫苦的生活所带来的后遗症,可是在2018年的今天,你再用‌‌“贫穷‌‌”给孩子戴上枷锁,除了让他痛苦,还能带来什么呢?

我父母也是这样子,从小就对我灌输家里很穷,不要乱花钱的观念,导致我在花钱这个事情上,特别的犹豫纠结,不是最便宜的就坚决不买,如果买贵就有很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配用这么好的东西,如果有理由且能退,我就会退掉。总是容易陷入到购物后悔的境地,怕自己有损失。

殊不知为了找更便宜的东西,这件事情,让我付出的沉没成本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在流失中。活得太斤斤计较了,很难受。我是不会跟别人讨价还价的,但会对自己要买的东西货比三家。和朋友出去也会在心里默默计算花了多少钱,去旅游什么的,也是找理由推掉。身而为人,这么小气,我很惭愧!可是朋友也会关心我存了多少钱,可能这才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吧,钱不多,但不敢花的时候,又感觉自己跟没钱一样。

而像我这样,被这种‌‌“哭穷‌‌”式教育所荼毒的人并不在少数。

‌‌“当哭穷成了常态,在家连叫杯奶茶外卖都是罪恶‌‌

我妈从我二年级的时候就说家里没钱,他如何如何辛苦,我还小诶,我懂什么,我真是一件玩具都没有,看着别人玩,别人借给我玩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搞坏,不能纯粹的玩耍,然而我奶奶吃顿饭的时候就说这个今天买了几块钱的鱼啊肉啊,搞得我吃饭都吃不好,到现在长大了,晚上馋了想喝杯奶茶,叫个外卖都偷偷摸摸,被父母看见,他们就会不停絮叨,一杯水就能做一天饭,非要这么馋,让我喝得痛苦不堪良心不安,现在每一天都盼着什么时候能搬出去独立生活。

‌‌“看不见的贫穷,让我从小就陷入了自卑‌‌

是啊,会产生很深的自卑感。父母文化低,自小我就从他们言语举止中知道我们家很穷,每当与同龄人相处,都极度自卑。

当我陪弟弟去看书,看着他拿着一本图书满眼渴望,却首先去看价格,然后低声说‌‌“好贵啊‌‌”时,我好难过。这像极了当初的我,和现在的我。

一定要好好努力,父母给不了的,要自己去争取。

‌‌“我以为自己独立了一切都会好,却发现贫穷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赚钱后第一次自己去逛超市,揣着自己赚的钱,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明明每一样都想吃,却总是想到‌‌“有必要吗?该买吗?是不是太贵了‌‌”一圈逛下来空着手走出了超市,茫然了一会之后,突然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愤怒。

我从未曾贫穷,却被教成了一个只有吃剩饭玩破烂穿旧衣才能心安理得的……垃圾人。后来回老家,我妈给我叫了几个菜回家吃,每天嘘寒问暖,让我十分不适应,我勉强问了句是何原因,她告诉我,最近看到了一个特别穷的亲戚的生活方式,看到他家的孩子明明脏兮兮破破烂烂,却从来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大鱼大肉没断过,突然觉得亏待了我。我愕然,无语,苦笑。

直到今天,我爸给我钱的时候都会念叨半天家里困难云云,我早已知道那不是真话,却只能配合他表演一波,我知道那表演毫无意义,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长辈多余的教育心,总觉得这里不教育就缺了什么。当然了,他自己是反应不过来这是多么大的伤害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