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高考状元背后的反思

还记得去年高考状元说的一席话吗?他来自中产家庭,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他更容易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就此引发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讨论,某新闻对2017年全国31个省的60多名高考状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孩子只有15%,这又进一步认证了这个说法,那么,什么样的职业更能培养出学霸呢?

在2007-2016年高考状元的父母职业的调查中,教师竟然占到了35%,其次是公务员和工程师,而农民仅仅占到了10%左右,过去的“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的贵子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就是经济环境优越,父母知识水平普遍较高的家庭,除了物质和教育资源的丰富,这些父母又为孩子做了什么呢?

新闻上,2018年江西省文科第一名刘梦的经历分享,可能会给我们答案,刘梦在考试结束后,整理的试卷有一人多高,她的成功跟妈妈息息相关,在采访中,刘梦说到,她每次考试出现的错题,妈妈都会收集起来,分类贴好,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朋友们跟她开玩笑,你的女儿上清华,你可以上北大了,诚然,在每天重复的整理中,妈妈等于又念了一遍高中。

可能很多网友提出反对,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妈妈参与算什么?只不过她成功了,就被当成经验分享了,仅仅这一个例子可能不足以说明什么,我们再来看其他高考状元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安徽省理科状元叫董吉洋,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就注重她兴趣爱好的培养,她分享的某个片段更能说明情况,“偶尔我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就把电视关掉了,他们也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大家注意到了吧,对孩子不能只采用口头教育,言传身教更具有现实意义。

那我身边的一个例子举证,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很有钱,家里能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可谓非常丰富,可就在前几年暑假,他突然把孩子送到了一个教授家里寄宿,这个教授只带两个孩子,我们问他为什么,真的忍心把孩子往别人家送吗?他的回答让让我们沉默了,这个教授家里,四面墙上都是书,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pad,孩子进门就是看书,不看书没有别的消遣项目,平时可以去楼下玩,但是时间到了必须回来看书,这都好几年了,孩子确实变化不少,见到他的时候,说话文绉绉的,连行为举止都文雅了不少,现在亲戚家也没有无线,电视看不了节目,电脑不能上网,他说,孩子上大学之前,这些都不看了,连他和老婆也能耐得住寂寞,他还练起了写毛笔字,老婆就做些手工消遣,为了孩子,日子过得也很惬意。

为什么普通家庭更难出贵子?我想大家看到这里,心里也有答案了吧,更多的父母,在看手机、看电视的时候,却命令孩子去写作业。他躺在床上不愿意动弹的时候,却要求孩子周末也不要休息,要去上辅导班,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映射。

也见过很多有钱的家庭,父母天天出入饭局,呼朋唤友打麻将,却还在骂孩子,我给你花这么多钱念书,你的成绩咋不见起色?这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知识的尊重和理解,又怎么能体会读书的重要性,一位清华大学生曾经在网上跟大家发分享,他刚入清华的第一节课,老师就让他们填写一份问卷调查,你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你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能够上最高端的学府,孩子必定不普通,可是孩子背后的父母,付出的辛苦谁又能看得到?你可以说我是在为了生活奔波,哪有时间跟孩子一起学习?可是如果放下手机,安静地陪着孩子写作业,整理资料的时间也没有吗?可不可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关掉,给自己买几本书看呢?

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一部分源于孩子本身,另一部分则源于父母,给孩子提供了好的家庭背景,好的学习环境,但仅仅这些就足够了吗?父母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这点估计更加重要,真正的教育,拼的就是父母,他们的见识、远见和观念更加重要,最难的就是放下手里的消遣,可这又是最容易的,不是吗?您能够坚持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