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她就不会累吗

我小时候,父母一同出门工作,可他们回家后,父亲就能跷脚看电视看报纸下围棋,而母亲就要系上围裙做饭洗衣服忙里忙外,年幼的我总是看不明白——我上学很累所以放学回家做了作业就可以休息,爸爸上班很累所以下班回家也可以休息,妈妈也上班但是下班回家后……她就不会累吗?

当我渐渐长大,虽然没有接触‌‌“女权主义‌‌”‌‌“家务劳动价值‌‌”这些概念,也知道家中存在极大的不公——父亲的劳累是有补偿的(工作之余可以享受休闲时光),而母亲要承担父亲两倍的劳动量(社会劳动+家务劳动)却没有经济和精神上的任何补偿。

于是我开始‌‌“怂恿‌‌”母亲罢做家务,以抗议父亲从不分担家务,坐享其成而毫不羞愧的行为。母亲却这样教训我:‌‌“你要是真的觉得我累心疼我,就该帮我做一些啊,人家xxx的女儿多孝顺,抢着做家务‌‌”。在她的意识里,女人天然要做家务,女儿如果乖巧孝顺也该帮母亲做家务,而丈夫不做家务则没什么可指责的。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她做家务,孩子大了她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不论是她劳累还是她和她的孩子一同劳累,她的丈夫始终都处于‌‌“被伺候‌‌”的地位,而这个地位,这种‌‌“甩手掌柜‌‌”的特权,到底是谁赋予的呢?

再后来,他们为琐事争吵时,母亲终于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委屈,诉说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包揽家务的辛苦,而父亲这样回应:‌‌“不就是煮煮饭洗洗衣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以为你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刻母亲流下的眼泪,我完全能够体会到她心中的悲凉——她的丈夫有休息时间,她的孩子有休息时间,这个家里唯独她没有休息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她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啊转,而这一切她以为是‌‌“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行为,在她丈夫的眼里,一钱不值。

在她明白这个残酷的事实之后,终于开始一点点的接受我的建议,只做饭不洗碗,只洗衣服不晾衣服,只扫地不拖地……而父亲,也终于明白,用过的碗筷不会自己变得干干净净,脏衣服也不会自己洗好晾好然后自己叠起来跳进衣柜里。终于,这个‌‌“不会做家务‌‌”的男人也开始动手做家务,从只做一点点开始,渐渐变为和妻子分担家务,有时心情好还多做一些。

没有什么是改变不了的,就看想不想改变,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压力去令该改变的人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方方面面去呼吁并带动施加这样的压力,从而改善不合理的现状。

任何改变,都从‌‌“相信可以改变‌‌”开始。

@漂在上海:‌‌“哥哥弟弟都留在爸妈身边,为什么是我被送走了?‌‌”

‌‌“我出生在90年代的农村,出生才一个多月就被送到亲戚家寄养。直到上学后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为什么是我被送人了?这成为了我的一个心结。我不恨他们,但这二十多年我也从未喊过他们一句爸妈。‌‌”

‌‌“但我对他们还是心存感激的。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农村,很多女婴都没能活下来。有些虽然活了下来,但也被很残忍的对待。当时,我如果没有被送走,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现在四肢健全,有自己热爱的工作,有自己幸福的小家庭,父母都还健在,已经很满足了。‌‌”

‌‌“其实心里有句话想对他们说,但一直都没说出口,总有一天我会当面对他们讲,你们虽未陪我长大,但我会陪你们变老。‌‌”

这是空,福建政和人,一家冰淇淋咖啡店的店长。我拍她的时候,她正在给小朋友拿冰淇淋。

我很喜欢她的笑容。

@励精图治的大农场主:突然想起三件特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做职业教育的,做久了,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凡是男性报班,100%的男性会得到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女性报班,25%的女性会遭遇到来自家庭,尤其是丈夫的阻力。

去年有个学员报名,全职妇女,总想着出去找工作。她丈夫不同意,不出钱。最后她远在东北的母亲给她出的学费。

又有一个小姑娘,在莎蔓莉莎工作,总想学点什么,跳槽,谋求更好的发展。在我们这里报名交费没几天,哭着要来退费,坚决不报了。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姑娘一直在给她哥哥还房贷,她一个月3000-4000的收入,要拿出2000给她哥还房贷。她哥知道她报班学习的事情后,大发雷霆,又给父母打电话告状,全家逼她退学。小姑娘没办法了,只好找我们退费。

最后一个,今天刚发生的事情。

也是女性,全职家庭主妇,上周五报名交钱学习,周一开始打电话要退费。因为丈夫不同意她学习。丈夫逼她退学。

这种事情,在任何面向社会招生的教育机构中,绝不是偶然。

作为一个女性,如果你只想嫁作他人妇,伺候老公奶孩子,上到小学就足够了,别浪费教育资源。

如果你接受了高等教育,请去工作,去奋斗,即使你要做全职,请不要让自己活的那么窝囊。人活到这份上,和要饭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

这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商量。唯独使自己进步提升这件事上,不可妥协。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