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两岸和平向前,香港法治往后

有评论认为,蔡英文不碰“九二共识”而保持两岸和平足以青史留名;大人释法损害香港法治,也让港独有了更多理据。

台湾《风传媒》发表台湾政治学者游盈隆文章《洪习会后的两岸关系》,认为习近平的公开谈话,简称“习六点”,是这次洪习会的唯一亮点。若与历届中国领导人江泽民的“江八点”、胡锦涛的“胡六点”比较起来,“习六点”似乎平淡无奇,但在蔡英文520就职演说、以及双十国庆讲话皆不提“九二共识”的历史脉络中发表的,它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游盈隆认为,两岸官方在没有“九二共识”这个所谓的“定海神针”的条件下,还是可以维持台海的和平稳定,继续鼓浪前进,追求两岸的和平发展,没有地动山摇的必要。从马英九到蔡英文,两岸关系“典范移转”(Paradigm shift)是现在进行式。蔡英文总统坚持不碰或婉拒“九二共识”,赢得台湾人民的掌声,已足以让她历史留名。

反台独的台湾人也捍卫民主自由

台湾《上报》发表文章媒体人郑闵声文章《洪秀柱能不能理解台湾民众的忧虑?》指出,国家认同,是台湾内部最分歧的一项议题,但无论站在统独光谱的哪一个位置上,维持两岸和平,一直是2300万人民的最大公约数;或许正因如此,洪秀柱代表反对台独民意坐上谈判桌时,用了许多力气,阐述国民党对创造及维持两岸和平的贡献与努力。

郑闵声说,然而,除了追求和平的外在状态之外,洪秀柱显然忽略了,民主与自由,不但是不分统独立场的绝大多数台湾人,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维护的内在价值。理解感受习近平忧虑的洪秀柱,没有藉机从台湾反台独民意的角度出发,并要求习近平基于“相互尊重包容、以智慧解决难题”立场化解歧异,让这场洪习会像是单方面自我检讨,缺乏同等高度的具体建议,格外令人感到惋惜。

释法如毒蟹,不合格必须下架

时评家李平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评论《毒蟹与释法,目无法治目无香港》认为,致癌大闸蟹袭港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这两宗近日最受舆论关注的事件,看上去分别关乎民生、政治,是互不相关,但细看事件原因及解决途径,不难发现其中有惊人的相似:起因是目无法治、目无香港;解决方法是不合香港标准的产品必须回收、下架,否则必失民意、危及管治。

李平说,一旦香港的司法、行政不合“朕意”,中共就视为违反《基本法》,罔顾《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有关提请全国人大释法的应是香港终审法院的规定,要么悍然自行释法,要么指挥特首提请释法,眼中岂有法治、岂有香港特区?

李平认为,销港食品的安全问题,向来不只靠中国供货商的自我约束及官方的检验,更要靠香港的监测及管理,而且市民和政党,不论亲共与否,都会接受这项原则。但是,对于中共以《基本法》的名义硬销其政治意志,香港并无防范、反对机制,更有亲共政客、政团闻风起舞。

今次释法得寸进尺,危害更大

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在香港《立场新闻》发表文章《又释法?香港《基本法》还值什么?》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一次解释香港《基本法》(简称“人大释法”),基本法的公信力和稳定作用都被削弱一截,不只是香港人在法治之下的保障受损,每次中央都要付出代价。今次宣誓风波又闹释法,这次释法,损害势必更加严重。

吴霭仪说,今次比起2005年释法,可说得寸进尺,因为当年释法时仍未有启动司法程序,今次则“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赤祼祼干预,更加证据确凿。何况,以往释法,尚且顾及颜面,按照内地程序,说是庄严处理。今次仓皇召人赴京,为了两名候任议员,更加不成体统。中央对《基本法》158(1)条的滥用,习惯之后难以忍手,必然香港法治空间难以维持下去,而“港独”就会令人感到不无理据。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