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如何理解马云所说的月入三四万的人最幸福

2006 年我和女友在南京工作,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不到15k ,当时南京的房价已经比较高了,7、8千,接近一万。我们两人一个月也攒不了一平米,没有在南京安家的打算。当时我们聊天,说要是什么时候一个人的薪水过了15k ,另一个人就可以不上班,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

2013 年我和媳妇在西安,薪水都过了15k ,也有了按揭的房子。有一次我们走在科技路上,我对媳妇说,什么时候我能赚到更多的钱,让你每月能在金鹰随便买衣服就好了。媳妇贼感动,说我有这心就好。这个时候我想起2006 年我们在南京说过的话——‌‌“一个人薪水过15k,家里只要有一人上班就好。‌‌”于是我们就又盘算了一下,我们有房贷,有孩子,有请阿姨照看孩子,每个月要给双方老人养老费用,盘算下来,发现要一个人每月入手20k ,才可能让生活不那么紧巴。于是我们笑笑,决定还是两个人都上班,并且,还是只能一年逛一两次商场。

2015 年,买了车,开始每个月负担两千多的固定开销,支出又多了一笔。孩子上了一个英语班,一个画画班,平均一个月2 千左右的支出。并且,这个时候,考虑到孩子过一年要上小学了,教育开销会增大。我这一年和朋友在创业,没什么收入,经济上捉襟见肘。我们这么一算,觉得两个人还是得老老实实上班,一个人真养不起这个三口之家。同时也开始怀疑,到底一个人赚到多少钱,才会心理上没什么负担,比较有幸福感?

2015年底,创业失败,回到公司上班,忽然觉得轻松多了——每个月又可以拿不少钱了耶。这个时候,我和媳妇两个人的薪水,足够养活孩子、赡养老人、还房贷、养车子,每年出去转两圈也没问题。

现在回顾,2016年初到2017 年中,是幸福感最强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状态,刚好和马云说的差不多:‌‌“一个月有两三万、三四万块钱,有个小房子、有个车、有个好家庭,没有比这个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如果夫妻双方身体不出状况,双方家里老人不出状况,马云说的这种状态,确实是最幸福的状态:生活所需都可以满足,每个月还有万儿八千节余,能应付个小状况,心理上没什么压力,感觉松紧适度和谐平衡。

但这种临界状态,其实也是蛮脆弱的——只要小家庭或者双方原生家庭谁摊上个什么状况和医院打几次交道,你就会发现,三五年积累瞬间清零,幸福状态一溃千里。

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觉得,必须为意外、为养老操心,就觉得2、3万,3、4万,还不能给你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结合我的经验,马云说的话,应该这么理解:

家庭收入足够养房子、养车子、养孩子,每月还能节余1/3 ~1/4 的家庭收入

两个人都要正常上班,合一家之力,才可以维持这种状态

不要做创业这类败家的事情,它们会打破你的幸福状态

小家庭和双方原生家庭没病没灾,不会有意外来破坏你的平衡

但是还有一件事情,马云没有说到,那就是孔子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你能养家、养孩子、养老人、生活有点滋润了,就会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对于收入三四万的家庭或个人来讲,这个时候,物质不匮乏了,但转眼就会陷入一个新的泥沼:空虚、寂寞、无聊、缺乏意义感。这种感觉,会抵消你的幸福感,甚至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原来天天为了房贷、车贷拼命工作的时候——那多充实啊。

我在2016 年初到2017 年中,经历了马云所说的最幸福的状态,然后,就开始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事迫在眉睫,不做就没有所谓的幸福,于是我就放弃了高薪工作,离开组织,自由职业……

你看,你每个阶段想象的‌‌“有多少多少钱就很幸福‌‌”,到你真有了那些钱,你就会发现,原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幸福的,反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所以,我的观点是:幸福是个动词,是一种追求,是在路上的状态,是动态的平衡。当你有一个你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正在路上走着的时候,其实是最幸福的。你在若干年后回望过去,也一定最怀念那样充满希望的日子,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旅程。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