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你的音乐品味出卖了你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音乐品味很独特,也正因如此,你喜欢的音乐能暴露你的很多东西,比如你的年龄,甚至你的成长背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说,最能确定一个人所属阶层的是他的音乐品位。可以根据一个人喜欢的音乐准确地判断他的性格,或者他想投射的性格。

音乐数据分析公司Echo Nest的首席技术官布莱恩·惠特曼说:‌‌“如果我只知道你刚看过的五本书,我可能对你的了解并不多。但如果我知道你刚听过的五首歌,我对你的了解就很多。‌”他说,你喜欢的电影也不太能反映你的内心,因为电影数量更少,看的机会也更少。电影的分类也不像音乐那么吹毛求疵。看电影更具社交性,你妻子会让你去看一部电影。听音乐则是人们独处时干的事情,在汽车里,戴上耳机,听他们自己的播放列表曲目。对音乐的喜好非常个人化。

你喜欢的歌曲会暴露你的年龄是因为,人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他们在感知力最强时听的那些,研究者把它确定在23.5岁时。为什么成年初期听的音乐能给人留下那么深的印记?美国记者汤姆·范德比尔特说,这大概是因为,在成年初期,比如读大学的时候,你有时间去搜寻和消费音乐。其次,那时大部分人都没有华美的手表或者汽车,音乐就成了标明自己身份的一个廉价的、重要的手段。争论自己喜欢的乐队就是争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们对音乐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很简单,你听得次数多了,你就有可能喜欢上。有研究发现,如果给一群英国孩子和大学生播放他们不熟悉的巴基斯坦音乐,听得次数越多他们越喜欢。DJ就是这么打造热门歌曲的。听广播时听众无法暂停,好像一些DJ明白,只要让你把一首歌听上二十遍,你就会喜欢上它。心理学家解释说,当我们反复接触一种刺激,如音乐或图形,我们的感知流畅度就会提高,我们学会了更容易地处理那些刺激。我们把这种解读时的轻松感翻译成了好感。甚至播放顺序也会影响我们的偏好。

但如果接触次数太多,我们就会不那么喜欢了。当一个东西太简单或太复杂时,我们喜欢的程度就会降低。而一首歌我们听得次数越多它变得越没那么复杂。学者发现,一首歌进入前十位的速度越快,它下榜的速度越快。

大部分人喜欢听的歌都不会很高冷。我们以为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我们真正喜欢的音乐可能不一致。《金融时报》一篇文章说:‌‌“在流媒体和数字音乐播放器上跟踪我们的聆听习惯的分析工具会无情地揭穿这种不一致。你也许以为自己很更成熟,欣赏John Coltrane的萨克斯风音调,但你一个礼拜就听了29遍贾斯丁·比伯。喜好上的自我欺骗对大数据的算法来说一目了然。‌”

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很长尾的产品。克里斯·安德森2006年在《长尾理论》中认为,数字音乐让属于尾巴末端的作品也能找到活路。他说热门歌曲的产生是因为过去供需受到制约,商店只会出售他们认为能卖掉的CD。数字音乐将终结这一点。超级巨星的主导地位将被弱化。但是在2013年,排在最前面的1%的歌手占到了唱片销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当年,Spotify上20%的音乐从未被播放过。

一位朋友说,她发现我居然喜欢听某一首很甜腻的歌曲,我有点担心,还能继续做朋友吗?其实情侣间的音乐品味也会大相径庭,这并不一定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他们品味上的争议越明显。地盘越小,战斗越激烈。这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小差异的自恋,类似的人之间微小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敌对。这部分是因为喜好以知识为基础。喜好一个东西的人和不喜欢一个东西的人却很接近。因为对一个小众的作品来说,不喜欢它也要以理解它为基础。喜好是公共的。一个人的衣服表现了他的喜好,但不一定能表现他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往往是私密的。讨论喜好的东西可以帮你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你的朋友。但你往往只跟自己社交圈里的人讨论不喜欢的东西。‌‌”

在现代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品位成了区分阶层的杠杆。精英们在古典文学、建筑、音乐方面,能够做出跟他们的身份相称的选择。高眉和低眉这两个词最初出现于1902年,源自所谓颅相学——眉骨越高,大脑越大。1949年,《生活》杂志的一篇文章对日常品位从高到低做了排列:芭蕾舞是高眉的,戏剧是中上眉,雕塑是中下眉,卷心菜是低眉。

上世纪90年代初,彼得森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趋势:从1982到1992年,高眉人士开始喜欢更多种类的音乐,包括乡村音乐和布鲁斯等低眉音乐。这并不是说音乐和阶层之间的关联已经消失了。听古典音乐的人仍然是年龄较大、较为富有、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听不太有声望的音乐的人也不会突然去听歌剧。这只是说明高眉人士的品位变得更宽了,在水平方向而不是垂直方向重新绘制了品位的等级。这也是一种生存策略上的选择,太势利不利于社交,会降低一个人打通不同社交网络的能力。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