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山西的醋

山西制醋历史悠久。据《尚书》记载,远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晋人就有了食醋的习俗,大约至少有3000年之久。古人称醋曰“醯”,周朝设“醯人”专管酿醋之事。《周礼》中说:“食医掌和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六饮中有浆,就是一种淡味之醋,“百酱”中明确提到了“醯”。山西人喜食醋,“醯”与“西”是同音,久之“老醯”就成了山西人名闻遐迩的雅号了。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酢法》中总结了二十种酿醋法。他在“称米酢法”注云:“八月取清,别公瓮贮之,盆合泥头,得停数年。”据考证,这正是山西老陈醋的“陈酿”之法。酢即食醋,旧时油盐店经常悬挂着“本号发卖香油、精酢、酱油”的幌子吸引顾客。

醋的另一别名叫“苦酒”。《清史稿》中记载医学家傅山时说:“山喜苦酒,自称老糵禅,眉(傅山之子)乃小糵禅。”糵,即一种发酵剂,可见傅山父子都与醋有不解之缘。

宋代,山西酿醋业遍布城乡。太行、吕梁这些偏僻地区也出现了“家家有醋缸,人人会醋匠”的盛况。明清时,太原及清徐县一带,酿醋作坊比比皆是。太原有条小街巷叫宁化府,原来是明太祖之孙“宁化王”济焕的王府所在地。此地有家专为王府酿醋的小作坊“益源庆”。现在这家作坊有具废弃的铁瓮可蒸粮食一百余斤,上铸铭文“嘉庆贰拾贰年七月吉日成造”,可见益源庆造醋至少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家“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山西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醋的遗风。如果你盛夏到山西的穷乡僻壤一游,就会发现,烈日之下,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

民谚云“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老西生性怪,无醋不吃菜”“有醋可吃糠,无醋肉不香”。可见山西人嗜醋如命,“宁可丢了饭担子,不敢扔了醋罐子”,甚至“阎锡山的兵,缴枪不交醋葫芦”。

山西人婚宴最热闹。早先穷人家无酒、无菜,主人家也会用石头盘起大灶,烧起柴火煮一大海锅稀汤面。几百人怀抱汤面的大碗,呼噜呼噜的吸啜声震天撼地。犹为壮观的是,院当中摆着的大号瓦盆,二尺直径、七八寸深,满满当当地盛着醋,供大伙享用。

传说,旧时晋中人选女婿,除了“家有箱柜”外,还得“院有坛醋”。不会做醋的人家,儿子娶不上媳妇、闺女找不到婆家。

山西代县,甚至有一种面条,使用老陈醋来和面。面条捞起来就是酸的,不用打卤或浇臊子也能入口。因此有人取笑说,山西人报籍贯,不用嘴说,只稍往顺风处一站,一闻就清楚,谁也不能冒充。

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醋味的醇香更胜于酒的诱惑力。据传当年宁化王朱济焕王府里醋作坊酿制的醋,香味不仅飘满宁化府,甚至满城人都能闻到醋香。骑马的、坐轿的、步行的,但凡路过宁化府胡同口,都要驻足闻闻醋香,恋恋不肯离去。有的人过分迷恋醋香,常常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坐在胡同口闻醋香。时间一长,闻醋香的人越来越多,胡同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更有甚者,干脆端上碗面坐在胡同口,闻着醋香吃面条。

山西有句俗语:“女人不吃醋,光景过不住。”你要问他们缘由?不少人都会说:“醋下火!”

山西人有那么大的火吗?咋就那么爱上火?我突然想到京剧《打瓜园》里的那个看园子的山西老头了,别看他手抽抽,又罗锅,但火气可真大。如果给他来点宁化府的老陈醋喝喝,也许真的会息事宁人。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有一个情节是少安去山西娶秀莲,娘家人给他端了一碗醋。说新醋不酸,可以解渴。后来他喝醉了,老丈人又用醋给他解酒。我以为不算夸张,我有个舅舅即如此,出门在外常备一瓶醋,吃饭时倒上一碗,不管吃什么都得在醋碗里一涮再吃,曰解腻。

我至今在外面饭馆里吃饭,上菜前必先来上几勺醋,曰消毒。我吃饭,基本能放醋的,都要放。不能放醋的,也尝试放。我吃炒米饭的时候就喜欢放醋,吃寿司也会放醋、韩式的铁盘烤肉也蘸醋……确实不能放醋的,绝不强求放:比如西餐,比如石锅拌饭,就不放了。

冬天家里常常熬醋用来消毒防病毒感冒。感冒流行季节,一进我家,总是一股浓浓的醋意。

醋有多好?据《本草纲目》上记载:“醋酸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原气香者良”;

《伤寒论》上记有治疗咽中生疮声嘶的苦酒汤;

《金匮要略》上记有治疗黄汗身肿的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医学入门》上载有治疗症瘕痞块的醋鳖丸。

《本草诗笺》有诗曰:“醋名苦酒原无取,引导恒为药制肝,淬炭能蔹血晕醒,敷疮善使肿痛安。病邪欲泄终非易,木火能兴偏不难,有疾在躬总忌食,因其收敛具寒酸。”

清乾隆四年京师太医院集中全国名医,为治疗宫妃郁血病而炮制的定坤丹,其中所采用的二十多味中药,都是用老陈醋炮制的。

现代医学认为,山西人喜醋与水土有关。山西大部分地方的饮用水富含氟和碱,人常年喝高碱高氟的水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很可怕的。必须大量食醋才能中和体内过量摄入的碱和氟,保持身体健康。

山西老陈醋是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山西老陈醋色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具有软化血管、降低甘油三酯等独特功效。

儿时,记得村里好多人家都有酿醋的瓷缸,用小米酿醋。米醋浓郁、绵香、酸甜。凉拌菜或吃面条倒上一股味道大不一样,现在想起来都口生津液。

九十年代我去运城出差,还吃过一种柿子醋。是用树上结的那种柿子做的醋,非常酸。我第一次知道柿子居然还能做醋。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千百年来,每个地方,甚至每个人都有着独特而浓厚的饮食情结。山西人与醋,就像四川人与麻辣,重庆人与火锅,广东人与老火汤、功夫茶一样浓厚而热烈。

有人调笑山西人说:太平天国的时候,别人忙着打仗,山西人在酿醋;辛亥革命的时候,别人在革命,山西人在酿醋;国民革命的时候,别人在护国,山西人在酿醋;抗日战争的时候,别人在打鬼子,山西人在酿醋;大跃进的时候,别人在炼钢,山西人在酿醋;改革开放的时候,别人在搞特区,山西人在酿醋;后来别人小康了,山西人……吃醋了……

抗日的时候,口号是啥?保卫河山、救我中华?呵呵,山西人最实在,口号就是“保卫醋窖!”“与醋厂共存亡!”

更有传闻,山西街头交警还查醋驾,也吹管,血液醋含量超过80mg/100ml,交警一样带走。

曹禺在《原野》中有一句话,金子问大兴:“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没想到当时的随口一说居然成了传世段子了!然而此智力测验到了山西竟然成了这样:“如果我和你妈掉进了醋缸里,你先救谁?”正确答案是:“你俩毁我一缸醋了还指望我救你们?”

“醋源酶祖”是山西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人对于醋的感情是其他地方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因此,当镇江恒顺醋业欲收购山西醋业时,受到山西人的强烈抵制——“别的都可以,唯有汾酒和老陈醋不行,愧对祖先!”

山西醋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山西的酿醋工艺如此的精湛超群;山西的醋资源如此的丰富;山西人民对于醋又是如此的热爱。可以说,醋是老祖宗留给山西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山西人区别于其他地方人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山西地域文化最鲜明的旗帜。

老陈醋的香馥浓郁永远是山西人最为浓厚的乡土情结。它承载着山西人千年的文化历史。这些悠久的文化历史就在那入口后的香软绵长里,不细品,不知其蕴。

后记:

烹调型:醋酸度为5%左右,味浓、醇香,拌面、蘸饺子都很可口。

佐餐型:醋酸度为4%左右,味较甜,适合拌凉菜。

保健型:醋酸度较低,一般为3%左右。口味较好,每天服用,可起到强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老陈醋:醋酸度不得低于6%。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