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英国退欧震荡

全球化增长模式走到尽头?

选择全球主义,还是民族主义?在民众舆论完全对立的英国,选民选择的是脱离欧盟(EU),尤其是民族主义。将大陆欧洲和英国分开的多佛尔海峡将被划上明确的一条线。

如果彻底分析将错综复杂的争论焦点归结为二选一的此次全民公投,2个论点会浮出水面。那就是移民和主权。

下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将在伦敦郊外开幕。对于英国选手来说,夺冠将遥不可及。海外资本占据执英国经济牛耳的金融和服务业的大部分,这一情况被比作外国选手席卷温布尔登“中心球场”(Centre Court),但英国无疑站在全球化的前列。

不仅仅是企业。来自前殖民地等的移民劳动力也支撑了英国的增长。在5月的伦敦市长选举中当选的萨迪克•汗(Sadiq Khan)就是巴基斯坦移民之子。

积极吸纳产品、服务、资金和人才的成长战略在1979年撒切尔政权上台后变得明显。在那6年前,英国加入了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EC),作为欧洲的一员向前迈进。

2004年,以欧盟将势力范围扩大至前共产圈东欧以转折点,瞄准西方岛国的劳动力大迁移启动。尽管英国建立了没有移民就难以发展的经济结构,但随着流入人口的增加,导致了民众的反对,认为英国人被夺走工作和住房,对欧盟感到怀疑的人增加了。

将移民净增加人数控制在每年10万人,是英国首相卡梅伦的竞选纲领。去年净增加人数为33万人多。随着退出欧盟,英国将获得控制移民流入的手段,但领导退欧派的前伦敦市长约翰逊也知道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主权还可以称为政策决定权。退欧派不断呼吁,从官僚主义横行的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拿回权力,交给威斯敏斯特(英国议会)。

伦敦金融城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布特尔(Roger Bootle)在最近的著作中,将欧盟执行部门的财政资金浪费情况形容为“毫不吝惜地到处花钱,犹如这是来自另外行星的礼物一样”。

脱欧派的宣传影片中也有这样的场面。将写有欧盟规定的书籍罗列起来,超过了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其高度约50米。欧盟的执行部门将不得不对掌管欧盟预算用途及规定管理的中央集权统治结构进行改革。

此次可载入史册的英国抉择是帝国复兴的序章,还是英国病的重演?无论是那种结果,英国民众都要为其负责。不过,通过打开国门不断发展起来的英国将国家主义放在首位、背弃欧洲的现实将给一直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原动力的全球化带来巨大的考验。

放眼全球,到处都能看到类似的反全球化举动。在芬兰等,极右势力深入执政党内部,在明年即将迎来总统大选的法国,预计极右政党党首勒庞也将全力以赴竞选。西班牙的左翼反欧盟政党崛起。至于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即便如此,商品、货币、人员自由往来的全球化潮流也不会停止。能否克服英国脱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前进。现在正是全球领导人绞尽脑汁、发挥领导力的时刻。

欧洲被推上分叉口

与雷曼危机和欧元危机存在本质区别,此次的英国脱欧将是影响缓慢显现的重大危机。少了英国的欧盟(EU)是保持前进,还是因极右派政党和反欧盟势力的增强而加深裂痕?在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的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今天对欧洲以及欧洲的整合来说是重大的分叉口”。

博弈已经开始。脱欧派的代表人物、前伦敦市长约翰逊断言“没必要急于开展脱欧谈判”,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则表示“希望马上启动谈判”。

英国希望在脱离后也能保持与欧盟单一市场的自由贸易。而欧盟则担心英国此举引发“脱欧多米诺”效应,在严厉对待英国的同时,又不希望损害经济关系。因此围绕各自的利益关系,将出现场面话和真心话相互碰撞的局面。

从解读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与欧盟也是在因经济的利益关系而联系在一起。

出于对第2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共筑和平与繁荣的决心是欧盟实现整合的源泉。1952年,德国与法国等欧洲大陆6国创建了欧洲煤炭钢铁共同体。但是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指出的“英国与欧洲同在,但不属于欧洲”,英国与欧洲一直保持着距离。

英国加入欧洲整合的目的是进入单一市场。1973年,两度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的英国最终加入了欧洲共同体(EC)。之后的40多年里,英国一直发挥着平衡器的作用,微妙调整欧洲内部政治力学。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主张“把钱还给我们”,要求减轻英国对欧洲共同体的缴费负担。布莱尔则在担任首相期间提出亲欧洲路线、倾向于加入单一货币欧元。历代英国首相也在这一问题上显示出了独特的存在感。对于欧盟来说,英国既是一个“难对付的伙伴”,同时又一直在经济、外交和安保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英国的退出将对于整个欧洲造成怎样的改变?目前谁也无法预料。

关于在缺少英国的情况下,欧盟的整合脚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日本庆应大学教授细谷雄一表示“估计进一步推进整合、试图解决问题的动向与完全相反的动向将齐头并进”。

受英国脱欧影响,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也将出现下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少了拒绝加入欧元和签订废除共同边界检查的《申根协定》的英国,欧洲整合的障碍之一也将被消除。

成员国团结一致,强化产业竞争力,致力于推进经济改革和自由贸易是首要课题。如果能显示出构筑增长基础的决心,或许有助于缓解人们心中的不满。

一方面,还要关注一下严峻的现实情况。公投证明了一点:即便精英层高声强调欧盟的好处,因生活困苦以及负担增重而不满的民众也不愿意倾听。对现有体制的不满促使极右势力及反欧盟政党不断增加。如果不好好转达欧盟存在的好处,而是胡乱推进整合,将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反对。

英国脱欧后,欧盟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德国的影响力将凸现。这有助于强化领导力?还是会使区域内其他国家提高警惕?这或将取决于德国日后举动。

默克尔所说的“分叉口”是指欧洲是走向团结还是分裂。单一货币、自由往来等整合利益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很难形成现实的感受。

经济规模和民族特性不同的国家聚在一起组成的欧盟要想团结单靠精英主导的构想根本无法确立。要想进一步推进整合,领导人就必须放低视线,继续坚持与普通民众对话。

当英国引发的混乱波及全球

当地时间6月24日凌晨,在确定英国是否脱离欧盟(EU)的全民公投的计票最初阶段,中部森德兰市的投票结果早早被揭晓。曾预测英国“留欧”的市场相关人士的乐观情绪也因此一扫而空。该市支持脱欧的比例超过6成,英国货币英镑随后开始暴跌。

该市是日产汽车的在欧洲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卡洛斯·戈恩曾呼吁,“从就业、成本和贸易的观点来看,最好留在欧盟”。此前陷入煤炭和造船业萧条的这座港口城市的重建离不开日产。但在今年迎来成立30周年的日产工厂在英国脱欧后,面向欧洲大陆的出口最多有可能被征收10%的关税。

伦敦金融街的未来也将被阴霾笼罩。虽然并未采取单一货币欧元,但金融街以欧元和美元为核心,占世界外汇交易的4成。这也是得益于欧盟成员国这张招牌。

“如果脱欧,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在英国的1万6千名人员的配置”,美资银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

虽然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世界整体的2%多,但全球企业的经营者一直冒着被批评为“干涉内政”、“威胁英国”等风险,对英国脱欧发出警告。这是因为这些经营者存在一种危机感,即以英国为起点的市场混乱将波及全球,可能导致“未知的累积”(日产CEO戈恩)。

进入今年后,金融市场就开始意识到“ABC风险”。ABC指的是America(美国)、Brexit(英国脱欧)、China(中国)。已成为现实的“B”的影响将加强“A”的经济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耶伦表示,“美元升值将给出口、企业收益和制造业就业带来消极影响”。由于英国脱欧的决定导致美元进一步升值,2008年雷曼危机后美国实施的超低利率政策的正常化将增加难度。美国富国银行CEO约翰·斯坦普夫(John Stumpf)叹息道,“如果危机模式一直持续,美国的消费者将难以恢复自信”。

中国的经济前景也难以预测。企业债务(金融除外)在GDP中的占比超过160%,超过了日本不良债权问题趋于严重的1994年(149%)。对于中国而言,如果最大贸易对象——欧盟的经济因英国脱欧而再次失速,将变得十分棘手。

能够拉动全球经济的处方是什么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凯瑟琳·曼(Catherine L. Mann)指出,“通过金融政策实施的刺激对策、积极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结构改革的结合不可或缺”。不过,提出这“三支箭”的“安倍经济学”正在面临日元急速升值和股价快速下跌的考验。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为防备英国万一脱欧,从1年多以前就开始悄悄研究相关对策。目的是通过快速的资金供应及金融和汇率政策,维持市场秩序。不过,英国实际决定脱欧后,全球股价同时下跌,1天内全球股市总市值蒸发了3.3万亿美元,超过了英国的GDP。这一冲击超过了英国可以单独应对的范围。

雷曼危机以后,中国及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按道理本该担负实现经济稳定化的欧美发达国家却接连从自家门口引发金融混乱。要如何平息此次“英国脱欧冲击”带来的市场动荡,防止危机重燃?全力动用各国磋商后的政策是包括英国在内的七国集团(G7)的职责。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