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大陆银行业或将盛极而衰

8月13日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货币投放和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均大幅跳水,低于此前市场预期。此外,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8月14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称,当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减少2亿元,较近五年同期平均新增额少1,225亿元。这表明新增外汇占款对于货币供应的贡献正在大幅下降。上述数据似乎表明,资金正在从银行体系向外流出,且显示国际资本的流向和流量也在发生变化。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银行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举步维艰,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为此,不得不采用不良资产的剥离方式。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1999年,建行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为4500多亿,不良率高达36.41%,而建行资产质量在工农中建四大行中尚属于最好的。经过1999年建行剥离2760亿不良资产,2004年第二次剥离1859亿,建行的不良率方降为3.92%。当时银行的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改善银行的状态,实行股份制改造,更于2004年1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充实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工商银行要通过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资本金。然而,短短几年之间,银行就突然变为了超级金牛。中国工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高居《财富》世界500强银行业首位,在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最赚钱公司榜单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全部进入前十位,分居第四、第五、第九和第十,如此靓丽表现,不啻是乌鸦变凤凰。银行业也因此成为热门行业,择业优选。

如此巨变,有多重因素。在中国经济加入WTO前后,剥离坏账轻装上阵;期间银行资产质量又有迅速提高,可谓两面占尽。但是,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中国的投融资体制并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依旧未能完全摆脱行政指令的干预,更谈不上依照市场机制而运行。银行业乌鸦变凤凰,主要基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民众储蓄日增,1999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59621.8亿元,而到2013年9月,已激增至44万亿之多,水涨自然船高,此外,中国经济仍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垄断地位于此获益最多,中国银行业的营业收入中,将近4/5来自利差收入,丰厚的存贷利差,是中国银行的赚钱秘诀,将之称为坐着数钱,也并不夸张。在银行变为超级赚钱机器的背后,则是广大储户因为低存款利率而付出的代价。

有失去的,就有得到的。与银行业乌鸦变凤凰相伴随的,还有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有限市场化改革,其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了根本性推动作用,也由此带动了能源、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垄断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如此,垄断央企更挟持其体制背景,凭借优越的资源条件和融资便利等,大举扩张,“国进民退”。近年来,地方政府则以土地财政为后盾,通过设立各种融资平台,获取了大量融资。与银行一样,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扩张背后,也依旧获益于相对低廉的资金成本,相对的,依旧是广大储户因低存款利率而付出的代价。早有人指出过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国家财政三位一体,而如今,地方政府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角色。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尽管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在GDP贡献、就业人员比例和创新上的重要性一再提升,非国有企业提供了60%以上的GDP份额和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却只能获得不到30%的银行贷款,至于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更是超过90%以上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换言之,银行体系从经济发展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却并未为经济发展最有效率的部门提供充分的服务。相反,银行体系的存在,更像是一套传送机制,凭借低利率的设置,负责将民间金融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予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

这一切并非偶然,为了维持体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执政者需要保持对于经济领域的强势控制,保持公有制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是这一战略意图的官方表达,一方面,市场化需要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根本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于专政的目的,又需要将其比例限制在一定范围,需要扶持国有经济,之所以中国的投融资体制并未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有根本的改变,而是依旧保持着垄断设置,依旧服从行政化的指令,更多的是出于这一目的。

由于体制对于金融领域的绝对控制,民众并无充分的选择,将钱存入银行当中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教育、医疗、养老等三座大山,又逼迫民众维持相当高的储蓄率,也因此,与经济发展向伴随的,是居民银行存款的节节升高。迄今为止,作为利益输送机制的中国银行业仍处于其黄金时代,不过,没有人会对剥夺无动于衷,存钱不划算早已是民众普遍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购房冲动的推动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相对萎靡,民众也会寻找新的出口,一些民众选择了将钱投入到风险相对较高的民间借贷之中,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将钱汇出境外。最近一两年来银行存款和外汇占款的减少,或许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这三位一体近些年的顺风顺水,其实都建立在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之上,但是,对于后者既利用又限制的体制立场,又无时不在损害着非国有部门的潜力,一旦非国有部门的动能减缓,过度扩张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也会失去其势头,相应的,则是资产价格逆向重估的风险,而银行必将首当其冲。有朋友曾说,谁能看准未来的主题,谁就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在他看来,在1990年代,因为政策环境的宽松,主题是做生意,在21世纪的头十年,因为资产的迅速增值,主题是买房子,或许,在未来十年,随着资产价格重估的风险增大,主题变成了转移,谁率先将资产转移出去,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