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人生根本无需努力

有20多岁的小朋友问我“三十而立”是啥感觉,我说,起先是感觉到失败羞愧,后来便感觉到解脱自由。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们按照社会和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满足不了自然羞愧。但是我紧接着便想,满足不了又如何,难道我就没资格活吗?这世界的规则凭什么任由你们裁定呢?

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当我的家庭、学业都遭到巨变的时候,我就开始疑惑或者质问人生的规则了。我一度甚至在想,为什么人必须按照生老病死的规律活着,而不是别的顺序?更早,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我就严肃地思考起了死亡。一想到死,我的身体都跟着有了反应,仿佛坠入无底的深渊,死亡对于我来说是永恒的孤独和无尽的黑暗,意味着所有快乐和美好的剥夺,我为此恐慌了很久。起先是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我以为上帝已经跟我商量好了,他不会让我死,可又想到我也许并不特殊,会跟所有人一样都要经历这一刻,再后来我就本能地躲避思考这个问题。一想起死亡,想起人类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我就忘记了眼前的压力,于是晚上也没有写数学作业。等到第二天面对数学老师“为什么不交作业”的质问时,我反而平静了许多,我心想,比起死亡来说,交不交数学作业算个屁!

此后我的人生又经历了一系列打击,挂科、生重病、各种考试的失败、女朋友被抢、出国留学被拒、申请交换被耽误、找工作不满意、失业、找不到工作、失恋等等,回忆起我十四岁的觉悟,这些挫折比起死亡真的连个屁都不算,于是我再次学会心安。几年前,当我还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中哲专业的博士师哥,坊间传闻是个神人,据说他懂《易》和奇门遁甲之术,玄之又玄,而且他给很多老总和领导都算过,金融危机的那年他还赚了几十万呢。他曾说过,许多事情都是注定的;将信将疑的我追问,既然都是注定的,那我何必要努力?他答,你的努力或不努力也是注定的。

这个解答让我困惑了很久,此后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懒惰与勤奋之间,我的情绪一直摆荡在后悔与纠结的两极,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我最终认识到了一个好朋友,它叫“潜意识”。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其实是两码事,二者想要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在意识层面,我想要减肥,但我却仍然坐在电脑前吃薯片喝可乐,下不了楼迈不开腿。这说明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对减肥的认知不同,潜意识认为它并不重要,但意识却误认为它重要。这一次你没能做成,结果就会导致后悔,下一次开始前又会导致犹豫和纠结。其实,我们没能做好的那些“重要的事”,在潜意识看来都是不重要的。

你潜意识里觉得最重要的事,你根本无需努力,自然就会把它做到很好,比如你的兴趣爱好或由兴趣爱好转化成的“事业”。而印在潜意识里最深的,便是你天生或从小耳濡目染之后所怀揣的喜好、梦想或欲望;而这个东西却是很顽固、很难被改变的。如果你非要痛下决心,必须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忍受巨大的痛苦、征服巨大的阻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话,也许你根本不适合干这件事。

那些努力奋斗的人,之所以痛苦和烦闷,无不来源于意识和潜意识的错位。说白了就是没看清自己,没能Know Thyself。意识层面是经由理性控制的,它往往来自社会后天的规训,比如你非得出人头地、考公务员、生个大胖小子等等等等。而潜意识层面却不由理性把控,是先天的或者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你热爱什么讨厌什么,实在没什么道理可讲,父母都很难影响。

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爱拼才会赢”,什么“业精于勤荒于嬉”都是基于不了解人性、人心和潜意识所生搬硬套出的“人生哲学”。一个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拼命加班,是因为这份工作满足了他/她潜意识里的需要,他/她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快感、成就感、希望。这些努力和拼命,全然不是成功克服人性的弱点后才产生的,恰恰相反,它是基于意识与潜意识的一致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再者说了,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自律能力是固定的和有限的,是无法增加的。一个人每天最多使用两次自律,其他全靠的是惯性。一件事倘若需要你过多的努力或自律,那你基本是做不好的。

人们总说人生需要规划,需要计算成本,其实等到意识层面来做规划和计算的时候已经晚了。除了那个广为熟知的“大脑”,人还有一个更精于计算和规划的“大脑”:就在潜意识层面,它的体现就是天然的爱好(或天才)。热爱一件事,使得在做这件事本身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收益,降低了成本(俗话说叫享受过程)。所以,做喜欢做的事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是说,在意识层面,从理性的角度上看,你懂得一件事的重要性,但你之所以会“知而不行”,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并不觉得它重要,或者说你的潜意识还没来得及把这些道理吸收转化为你的行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理解所谓的“努力”完全是不必要的。

凡是跟“努力”挂钩的中文词汇比如“拼搏”、“奋斗”、”发愤“、”竭力”,无不带有一种苦哈哈的色彩。中国人虽然一方面崇尚孔颜之乐,另一方面也被带有民粹色彩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功利哲学所绑架,几千年来得不到解脱。然而,如果我们明白潜意识的道理,明白知行合一的儒家哲学,明白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精髓,我们就会明白:许多努力,许多拼搏,都是自我迷失后的挣扎而已。人生原本无须如此沉重,我们感到沉重,是我们摁错了按钮。

所以说,与其盲目努力,不如认清自我,并与自己(潜意识)和解,坦然地发展自己的天性(潜意识里的愿望)。许许多多仍在苦苦奋斗、拼命努力却还得不到幸福和成就感的人,他们只是离家太远,忘了归家而已。这种努力,可以说是基于一种“内在痛苦”,而非“内在祥和”。

所谓基于内在痛苦的努力与基于内在祥和的发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妨列出一些重要特征:

内在痛苦的人生努力 (自我迷失后的挣扎):

(1) 为他人或社会设立的目标而奋斗,拼搏中,不断迷失自我。
(2) 内心情绪起伏伴随奋斗过程,艰难中,不过度“奋斗”就失去内心平衡。
(3) 面对责任,被动承受,不是主动承担。
(4) 对名誉、利益较多的奢望和计较,因为追求的就是名和利。
(5) 需要别人充电才有动力,需要别人的激励才有方向。
(6) 很喜欢“交朋友”,参加“活动”,打电话联络。其实是受不了孤独。
(7) 不停的“学习和奋斗”,不敢休息。生活枯燥乏味。
(8) 为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而奋斗,永无宁日。
(9) 一生疲于奔命,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还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好学上进。”
(10) 不顾及自己的内心感受,用外在“效果”欺瞒自己。

——结果是怎么奋斗都没有成就感,都不幸福。

内在祥和的自然发展(认清自我后的坦然):

(1)为自己设立的目标而奋斗,拼搏中不会忘记自己的梦想。
(2)比“奋斗”还要重要的是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3)责任面前挺身而出,因为那结果影响到我的事情。
(4)不贪婪,得到的不是他人高看的,而是自己喜欢的。
(5)力量、智慧、勇气都来自内心,根本无需外来的。
(6)内心充满自爱的富足感,对“情”和“友”并没有依赖。
(7)喜欢休息,享受独处,祥和便开心。
(8)奋斗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爬社会的“格子”,或获得他人赞许。
(9)不必追求“完美”,不必非得“上进”,上善若水。
(10)爱自己,关爱内心感受,净心得以心静。从不介意外界的评判。

——结果是不用怎么努力,就会容易知足和快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台湾老顽童舒国治曾说,人要任性,任性,任性。此话深得我心。一个人说话做事处处压抑、处处妥协、处处小心,你怎么会快乐?任性,就是任其本性,任其“天命之谓性”之性得到充分自然的发挥。要任性,就不要为他人或社会设立的目标而努力。我们无需取悦家长、恋人和社会;我们只需取悦一个人,那就是自己。换句话说,只有首先满足了自己,取悦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让你身边的人开心,反之就是互相折磨。

补:

1.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想做一件事情,你自会去做它。你如果你迟迟不做它,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不做它,最后忘记或放弃了它,这就不是真的想做它。人没法做自己真的不想做的,对于不想做的自己绝不会去尝试。这样看,一切自有定数,你能达成什么早已注定,所以认清了自己,就把握了命运,一切原本无须努力。

2.一切的痛苦、纠结、不满、烦恼都是没有认清自己、接纳自己导致的。人一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看清自己的嘴脸,晓得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就会得到大解脱。人的痛苦大多来自观念,自己给自己制造牢笼,非得按照所谓标准的样本打造自己,活不出真我,永难得洒脱。

3.电影《大鱼》里头的父亲为什么要早早知道自己是如何死的?换做我也会。这样就不必再有恐惧,就会心安。宿命论是一种大善,但几乎没人相信。年轻人都在苦苦挣扎(实属虐恋),都在打鸡血似的说“我命在己不在天”。其实我们的生命能量早就注定了,能长成梨树的长不成桃树,顺其自然最好。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