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社运世代父母子女的“薪火相传”

参与示威的学生和年轻人很多是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台湾这次的占领立法院的行动,网路世代妥善利用资源与当局周旋,有许多都是取自上一代的经验。

占领立法院行动的民间团体,主体不可否认是学生,但是也有医生、学者、其他行业的民间人士参与其中。

科技的一群

这群网路世代的年轻人,懂得如何利用手机网路、各种移动装置,通过Facebook之类的社群网站组织行动、号召人力、分配任务。

他们甚至知道在为数众多的支持者聚集的时候,每个人都利用移动网路打卡、发照片、录影(录像),网路可能会不堪负荷,因此还传送不需要一般网路的通讯软体(软件)给参与者方便联络。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学校的老师、家里的父母、配偶、男女朋友不“亲情喊话”,要抗议者早点回家?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从20多年前的“野百合学运”中找到答案,1990年3月中,数千名台湾学生在台北市的中正纪念堂前广场示威。

在《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还没有废除的当时,学生的做法也曾被形容是“造反”,而他们的诉求就是废除前述、被当时国民党政府用为实施戒严依据的这个条款,还有就是“废除万年国会”等等。

当时的总统李登辉以对话的方式,以学生的诉求为动力,后来不但成功地废除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也顺利地改革了绝大部分不需改选、代表中国“沦陷地区”民意代表的国民大会和立法院。

为人父母

当年曾经被形容是“左派”(那个年代等于当是国民党政府所称的“共匪”)、“捣乱分子”、“破坏社会安宁”的这些大学生如今大多也已经为人父母或是为人师表。

他们不再像前一个世代那样禁止子女或者学生挑战当政者,甚至愿意作为示威者的后盾,所以父母可能在下班之后,到抗议现场为子女送吃、送喝、送衣服,而且一般可能会多送一点,让子女可以与其他参与者分享。

有些为人师表的老师、教授则是鼓励学生参与,并把行动视为教学课程的一部分,要不就是站到台上发言支持学生、与学生一起静坐、喊口号。

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不少所谓的“开明老爹、老妈”,他们除了提供“补给服务”之外,还会把自己当年参加学运的经验告诉自己的子女,例如如何躲避警察、如何观察情况的变化。

有些家长还会在口号、标语文字上帮孩子出主意,据说这是社运当中比较容易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争执的一大问题。

“以你为傲”

作为父母,他们自然会担心子女的身体和安全,但是“自己当年也有示威抗议的前科,能够了解孩子们的心情”。

有的爸妈甚至在脸书特别发帖,对自己的孩子参与行动表示“骄傲”、“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

这几年,台湾的社会运动时常被人称道,称赞“有人会在会后打扫”、“有组织”、“有纪律”、“政党色彩不明显”等等。

能够发展到如此的地步,也是多年经验的累积,从90年代的社会运动,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他们的行动会被外界、敌意媒体“用放大镜检验”。

或许年轻人的抗争,会让人担心“变质”、“变调”,但是就目前看来,有家长和老师们的陪伴和经验的传承,似乎这股力量虽然还在继续磨练,但是已经越来越成熟、能量也越来越大。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