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支付宝剥离的劫掠本质依然不变

前两天阿里巴巴公布了支付宝母公司小微金融的股权结构,其中40%未来将作为股权激励,60%的股权用以引进战略投资者,马云在小微金融中持有的股权将不会超过其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比例,约7.3%。

这个股权安排,算是给两年前的支付宝股权做出了一个交代,似乎能堵住很多人的嘴。看到没,我马云把支付宝从雅虎和软银手里拿过来,并没有装到自己口袋里,而是用来做股权激励及引进投资了,在这件事上我并没有丝毫利益。马云的高大上和无私形象,借此又上了一个台阶。

梁山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出去杀人放火,把抢劫来的财物除了自己消费外还散给老百姓,并不能掩盖其强盗本质。抢劫就是抢劫,抢了之后去做好事,在现代社会也是要受法律制裁的。何况,马云也并没有把抢来的支付宝散出去,而是给了跟随自己的兄弟们,给自己的行为洗白罢了。

一家公司40%的股份用作股权激励,举世罕见,闻所未闻。马云还真是把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精神贯彻得相当彻底,只是这个棋局中,少了在阿里价值观中占第一位的用户。马云知道,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自己已吃不下支付宝这块肥肉,散出去给了兄弟们,首先取得内部支持,化解外部舆论压力,告诉大家自己没有信用破产,而是被冤枉了。

不是股权问题而是契约问题

2011年发放支付牌照前夕,主管部门问及支付宝的VIE结构问题,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对外宣布过VIE结构的在线支付公司无法获得牌照,而在之后发放的200多张牌照中,也不乏VIE结构的公司。但马云借此却突然将支付宝股权剥离出去,理由是VIE结构的在线支付公司绝不可能获得牌照。软银不敢吭声但孙正义是和马云闹了矛盾的,雅虎说自己不知情但它是知情的,只是毫无办法。

支付宝剥离出去之后,其唯一的神就是马云。理论上他可以将支付宝全部据为己有,但只是理论上而言,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为0。你总不能把全部便宜自己占了,全部亏让别人吃了,还要做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谁也不傻。事实上,马云在2011年就已说过自己不会独占支付宝,这话是基本可信的,对马云极不信任的我,也从来不认为马云敢于在这个问题上吃干抹净。支付宝还有日后的补偿对价没有支付,还需要资金支持,还有那么多针对马云本人的指责需要应对,他自己吃不下支付宝,也不敢独吞。

公众舆论对马云的指责也从来没有聚焦在他占多少股权上,而是其违背契约精神的单方面转移股权行为。作为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起来的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做出了一件违背契约,言而无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情,股权是谁的,在支付宝剥离那一刻已毫不重要。谁都知道,对契约和规则的践踏,才是马云受人诟病的关键,这是正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互联网产业,一个臭名昭著的事件。阿里想把问题的焦点从契约转向股权,看上去巧妙,实则愚蠢不堪。

受益者最终还是马云

支付宝属于阿里集团的话,马云占其权益也是7.3%,与剥离后没有差别,只是他会借此丧失一项权利,即对大量股份的处置权。支付宝的股权给谁不给谁,得雅虎和软银说了算,他马云作为小股东,是没有决定权的。雅虎和软银还在,也没有那么多股份让马云送给员工以拉拢人心,巩固自身地位,更没有那么多股份让马云去讨好各路资本,借此获得其想要的各种资源。但支付宝剥离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按理说,股权激励应分发给直接从事小微金融工作的员工,但这次的股权激励却面向阿里巴巴的全体员工,共23810名。这意思就是说,即便你做的工作与支付宝和小微金融毫无关系,未来也不会产生任何关系,都有股权激励。这个逻辑让人十分迷惑,股权激励的原则是为了让现职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吧,与小微金融业务无关的阿里集团员工,获得这笔股权的依据何在?如果按这个逻辑,已经离职的冯大辉比阿里巴巴员工更有资格获得股权激励吧,他可是直接参与支付宝工作的。

如果说支付宝是阿里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理应共同享有权益,似乎道理上也说得过去。但支付宝只要不上市,就必须每年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给阿里巴巴集团,该项费用为支付宝及其子公司税前利润的49.9%。换句话说,支付宝使用阿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是要付费的,这样两家在股权上毫无关联的公司,由一家公司把股份拿出来激励另一家公司的员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马云深知道,如果由他和谢世煌独占全部股权,等于是自绝于人民,成为全民公敌,也不再有资本敢投支付宝了。与其如此,不如把阿里巴巴员工都拉进来,把所有人的利益连在一起,可以显得不那么孤立,还能巩固自己在阿里集团中的地位。日后引入战略投资者,让他们为支付给雅虎和软银的赔偿买单,自己和阿里员工可以不付一分钱,就把一半支付宝揣入口袋。当然,只占10%阿里集团股份的马云及其管理层,就想做阿里100%的主,马云及阿里员工占了50%股权的支付宝,自然是马云一个人的天下了。在中国,股权算什么,控制权才是实际的。

支付宝剥离的显性受害者

大股东软银和雅虎与支付宝签署了补偿协议,未来上市时支付宝将支付软银和雅虎IPO市值的37.5%,不低于20亿美元,不超过60亿美元。支付宝通过此协议完全摆脱外资控股而成为内资公司,但雅虎却遭到投资者起诉,股票价格也下跌。

在美国的诉讼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果,但这件事情显然还没有过去,无数小股东和在特定时间内买入雅虎股票的投资者及基金经理,正在对阿里的IPO虎视眈眈,一旦阿里在美国上市,其遭遇集体诉讼的可能性无限大,因此才有了日后的美国两大交易所热烈欢迎阿里赴美上市,阿里就是不提交上市申请,转而去和拒绝自己的香港交易所勾来兑去。

阿里不去美国上市,就是为了回避法律诉讼。现在的情况是,雅虎在美国一直对股东声明对支付宝剥离事件不知情,要找去找阿里巴巴,但阿里不去美国上市,法律程序就进行不下去。当然,小股东直接跟雅虎纠缠到底也是可以的,只是不会获得多高的赔偿额。为了自身权益的最大化,小股东就只能等着阿里上市。阿里如果最终在香港上市,彻底断了小股东念想,针对雅虎的诉讼将会密集出现。因此,在支付宝剥离这件事上,小股东是第一受害者,其次是雅虎。但这两个受害者,只是显性的。

支付宝剥离事件真正的受害者

支付宝剥离事件真正的受害者,首先是全体中概股,在马云为了剥离支付宝而找了VIE这么个不是借口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时,中概股集体大跌,针对中概股的做空行动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直接导致几家质地不错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华尔街对中概股的不信任,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马云以一人恶行让全体中概股陪绑,霸气侧漏。当然,中概股只是这个真正受害者系列中的第一位。

阿里巴巴是支付宝剥离事件的第二位受害者。这家公司本可以有美好的未来,却因为支付宝事件丧失了赴美上市的机会,而由于马云及其小集团置阿里集团的未来于不顾,坚持巩固自身地位的不合理要求,阿里去香港上市也存在很大变数。马云喜欢在内部组织架构方面随意折腾,但他认为在资本市场也可以照搬经验,这是其太过自信,目光短浅的表现。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软银和雅虎对马云千依百顺,无非是为了成功上市后套现走人,根本不是要做长久打算的架势。阿里巴巴的未来,必将在这一系列折腾中愈发暗淡。

第三位受害者,是中国互联网。在互联网这个相对清新的领域中,像阿里巴巴这般如此复杂而模糊的股权结构安排,除此之外别无分店。事实上,这就像次级债一样,资本游戏而已。在股权安排上,阿里巴巴给互联网业界做出了恶劣的榜样,让这个本应崇尚技术和创新的行业,越来越沦为资本运作的工具。

中国互联网日后是要走向世界的,这其中也不乏百度和腾讯这样真正走出去的公司,但马云占山为王的思维,封闭隔绝的心态,对西方互联网业界的敌意,都使得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化进程出现倒退。马云所做的一切,是中国互联网的一股逆流,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伤害至深。历史一定会证明一切。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