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联社揭示中国仓促结束清零政策始末

近日,美联社发表调查报道,结合数据模型、大量采访以及获取的内部报告和指令,揭示了中国仓促结束清零政策的始末。

报道指出,2021年底,中国的公共卫生专家和领导人就开始思考放松疫情管控措施。国务院一个委员会曾在2022年3月出具了报告,建议中国政府为重新开放做准备,包括推动打疫苗、储备抗病毒药物等。

但香港和上海的疫情爆发,让中国政府感到恐慌。据一位专家的说法,当局失去了放松管控的勇气。上海封城后,建议放松管控的说法受到打压,不少专家被列入媒体黑名单。卫生专家以及党内似乎有很大的意见分歧。

而2022年十月将要召开的二十大,习近平有望开创第三个任期,这一情况让冒着疫情爆发的风险开会的可能性被排除在外。中国各地官员都采取非常手段阻止新冠变体奥密克戎的传播。

直到二十大后,公共卫生部门又开始兴起放松管制的声音。当时全国各地都爆发了疫情,而11月下旬多地爆发反对封控的“白纸运动”,仅几天后,被称为“清零沙皇”的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就主持会议,告知与会的专家,国家准备迅速结束清零政策。

有消息人士告知,放开的最终决定是突然做出的,几乎没有来自公共卫生专家的直接意见。政府内部很多人认为,抗议活动加速了习近平完全取消疫情封控措施。

但由于没有做好放宽的准备,在短短六周内,全国大约80%的人口就被感染,超过10亿人。有前官媒记者披露,即使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官方仍严禁民间对重新开放政策的批评。

报道指出,仓促的放开政策、缺少医疗准备导致全国数十万人死亡;但这一数字仍远低于西方的死亡率。这种说法被外界质疑。海外政论杂志《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在推特上说,中国的国产疫苗效力比较低,并且在12月解封前中国人感染新冠的人很少,抵抗力弱,这两条相加,使得中国人的新冠病死率要比国际平均死亡率要高很多。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