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香港警力大张 两日共扣查31人 拘5人

香港公开悼念“六四”警方两日共扣查法广记者在内31人,拘5人。2023年6月4日香港©PSHK

今天是“六四事件”34周年,港人已是连续第四年不能到维园参与六四烛光悼念晚会,但今晚到维园及所在区域进行个人悼念的人数明显较过去三年大减,原因相信除了港府高层官员连番警告会“果断执法”外,亦可能与警方不时在场把身穿黑衣人士带走返警署调查有关,警方称共带走23人,当中包括本台在场采访的记者,而记者接触过当中半数人,均声称无故被截,有人相信,警方是要减少身穿黑色衣服人士在当区出现以及妨碍采访。

即使不在维园附近,警方亦不许市民公开悼念,明显例子是,被迫解散的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前副主席蔡耀昌欲到香港大学曾长期摆放“国殇之柱”的地方作个人悼念亦被警员阻挠,在扬言进入校园便会采取拘捕行动的情况下,他无奈转往现已被当局冻结的“六四纪念馆”门外悼念。他向本台形容,事件十分“离谱”,连进入大学校园的自由也没有,直指香港越来越接近中国内地维权或敏感人士的处境。

在维园及其所在的铜锣湾一带,警方下午的布防明显较早上加强,在维园四周,记者目测至少停泊了二十辆警车,其中一辆为反恐装备之一的“剑齿虎”装甲车,而警员亦五、六人一组地在现穿梭巡逻。

现场傍晚所见,穿黑色衣服或持有悼念意味物品的人,十分稀疏,较去年大幅减少,遑论与六四独光晚会最初被禁的头两年相比。

穿黑衣有罪?看看警方截查怀疑何在

当记者在接近铜锣湾东角道一个警方截查点附近观察及拍照时,数名警员突然走近,要求记者前往截查营帐内搜查,记者表明身分及出示证件後,警方仍然不作解释,只是重覆要求记者前往营帐接受调查,尽管记者愿意让警员就地检查随身物品。及至记者要求警方的传媒联络员介入仍无补於事後,为免妨碍采访工作,记者同意前往现场的营帐接受搜查,但警员却原来是把记者带往附近停泊的警车,载返警署,在记者质问下,有警员声称带返警署也是截查方法之一。

记者在6时45分左右被带到警署,警员其後只是纪录记者的个人资料、拍摄记者随身物品和简单了解截查过程後,记者便是在一直呆等,等待逾四小时後,警员只说了一句“你走得啦!”便着记者离开,什麽也没有交代,包括为何怀疑记者而需要采取截查行动?为何要带返警署?

与记者经历相若的,还有先後被带到湾仔警署的九女五男。据记者在场了解,绝大多数人都是刚到崇光百货公司外不久便被截查,共同点是穿着黑色为主的上衣,例如谭女士一家四口到湾仔吃完自助餐庆祝儿子生辰後,散步到铜锣湾,刚到崇光对开,便被警员截查,谭女士表示,他们没有反问警员为何截查他们,但在帐内查完後,警员没有解释便把全家人送入警署。

更无辜的,是一名没有穿上任何与黑色、黄色或任何与反修例运动相关标志的女孩子,样子甜美的她,只因觉得一名女子所穿黑色衣服好看,查问在那里购买,接着便被警员将她与该名黑衣女子一起被带返警署调查。稍为侥幸的,是她可获最早离开,但已浪费了三小时。

两名前往多近商店购物时被扣查人士认为,把她们带回来是要尽量减少区内有人穿黑衣出现,但政府并无禁止市民穿黑衣,质疑为何针对穿黑衣者。她们又认为,记者表明身分和出示证明也被扣查,应是不想记者报道。

至於公众较为熟悉的有三人,一是社民连主席陈宝莹,她当时手持两支米黄色纸花和电子蜡烛,被警员拉入封锁线时与对方争拗,质问为何不能悼念,随後便被拉上警车,其间她一直高呼“悼念六四无罪”。

另一个是前支联会常委徐汉光,他晚上手持电子烛光现身崇光百货外,随即被警员带往对面马路搜查,後被带返警署。

其次是社运人士“王婆婆”王凤瑶,她手持鲜花,举“5”、“1”手势(反修例运动期间常见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手势),在崇光外被带上警车。

警方两日拘5人带署调查31人

接近午夜时,警方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全日在港岛湾仔及北角区一带的公衆地方共带走“涉嫌破坏社会安宁”的11男12女,年龄介乎20至74岁,返回警署作进一步调查。

至此,记者才知道原来静静地站在一旁采访也会被视为“涉嫌破坏社会安宁”!而且扣留时间比高呼“悼念六四无罪”的陈宝莹还要长一个多小时!难怪记者在警署内质疑警员查看随身物品後久久不让记者离开便让人合理怀疑警方是有意阻碍采访,记者还是硬要多等三小时才获离开,且毋须保释!但当时已是11时过後,“六四”快将过去。

另据警方公布,“六四”当日正式拘捕的,是一名53岁姓区女子,她晚上在维园近喷水池处被截查时拒绝出示身份证明文件,以涉嫌“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罪被拘。

警方昨日带走8人,拘捕当中4人,连今日在内,警方两日来共带走31人,拘捕其中5人。

“六四”纪念日前,公立图帕馆突然下架大量政治书籍,当中包括与“六四”相关书籍;其後,保安局长邓炳强和特首李家超均没有回应“六四”悼念是否违法,只强调所有活动均须合法,否则警方会果断执法。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