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朱自清的情史与病史

1932年,上海,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

在人们的印象中,朱自清是一个文笔优美的散文家,是一个“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前者有他的《荷塘月色》和《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为证,后者与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有关。199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朱自清全集》,其中的书信和日记,对于人们重新认识朱自清很有帮助。

在朱自清书信中,保留最多的是他与陈竹隐的情书。陈是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两人是在朱自清丧偶以后,经溥侗和叶公超介绍认识的。陈女士1904年生于成都,比朱自清小6岁。她16岁父母双亡,完全靠自己努力考入北平艺术学院,向齐白石学画,向溥侗学昆曲。溥看到陈竹隐孤身一人,便与叶公超共同作媒,成全了这桩婚事。

当时朱自清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亲,而陈竹隐却是年轻漂亮、阅世未深的女生。尽管如此,当陈小姐看到朱是一位正派而又孤独的学者时,便产生侧隐之心、爱慕之意。于是二人很快坠入爱河,这一点从他们的书信可以看出。

在《朱自清全集》第11卷中,收有二人的书信75通。从称谓和落款来看,他们从“先生/女士”开始,经过“自清兄/竹隐弟”、“佩哥/隐妹”、“清/隐”,直到“亲爱的宝宝/你的清”,可谓与时俱“近”。这与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有点类似。不过,他们的恋爱没有任何障碍,而鲁迅和许广平之间,还有朱安夫人。

从内容上看,他们那幽默风趣、浪漫无邪的表达,实在令人羡慕。值得注意的是,陈竹隐虽然在文坛默默无闻,但她的水平不在朱自清之下。

比如二人在1930年冬天约会之后,朱在信中对陈说:

昨晚在亚北的谈话,似乎有些意思。至少我这个笨人这样想。我佩服你那若即若离的态度,你真是聪明人!——原谅我,我用聪明两个字太频了,但我惭愧,实在找不出别的字来说明我的意思。

自然,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的散步——其实应该老老实实说是走路!可惜天太冷了,又太局促,……希望下星期有一个甜的——当然还是散步!

收到这封信以后,陈竹隐开门见山说:

十一日信悉。

我的态度是“若即若离”吗?我自己倒不觉得。我只发见自己太憨直了,太欠含蓄。

从来信中,我发现了新的原则:以“聪明”代“笨人”,以“笨人”代“聪明”;这样一来,似乎字典都非重行改编不可。而在新的字典未出版以前,这笔账仍然算不清楚,只有“由他去吧!”

原来散步还有“甜”与“不甜”之分?这也是第一次知道。很盼望能实际领教,一笑。

过去,我一直以为大学教授都是些正襟危坐的老夫子;读了这些文字以后,让我对朱自清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

除此之外,朱自清究竟是怎样“饿死”的,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翻阅朱氏日记,可以看出他很早就患有胃病,但是并不严重。不过他爱喝酒,这对胃病的康复非常不利。比如他在1924年11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十时徐,在家中饮酒,有丐尊、绶青、叔琴、敏行、天縻等人,菜难为继。……晚吃酒,开席而坐。”年轻时嗜酒,也许尚无大碍,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就会留下很大隐患。果然到了1937年3月2日,他在日记中说:“近来胃口很坏,且一周来睡眠不好,略感忧虑。”

不幸的是,全面抗战的突然爆发和随之而来的流亡生活,让他的病情不断加剧。到了1938年12月7日,他在日记中又有“一多邀至新雅晚餐,胃病发作很厉害”的记录。到了抗战后期,他又患上支气管炎,并出现肠道出血、体重下降,经常呕吐,以至夜不能寐等症状。

抗战胜利后,他的病情更加严重。1948年1月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胃不适,似痛非痛,持续约十二小时,最后痉挛,整夜呕水。”几天后,连藕粉、牛奶也吃不进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不吃美国救济粮,是指朱自清在一份声明上签字的事。据清华校史研究室在研究孙敦恒说:“1948年6月间,当一份拒领美国救济粮的声明送到他手上时,……他毫不迟疑地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着签名的有吴晗、朱自清等110人。”这里的他,不是朱自清,而是张奚若。这让我想起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昨天是他逝世的日子。本来想撰文纪念,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只好放弃。

朱自清在签名以后有些后悔,经过反复思考,还是说服了自己。所以他在日记中说:“我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上签了名,这意味着每月使家中损失六百万法币,对全家生活影响颇大;但下午认真思索的结果,坚信既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就应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1948年8月10日,朱自清因病去世,享年50岁。

最后要说的是,朱自清长子朱迈先在高中时代就秘密加入中共,战争时期奉命潜伏于国民党军队,据说他在桂林战役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1950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却以“匪特”的罪名被判处死刑。那一年,他才33岁。

2021-07-14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