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巴克莱报告:从卫星分析来看,中国原油需求被低估了

巴克莱银行23日发布报告称,通过卫星数据来分析,中国的原油需求很可能被低估。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7年8月,原油产品和净进口要比炼油需求高出近100万桶/日。自2008年至今,中国的原油库存量大约为8.5亿桶。

巴克莱却基于卫星系统Ursa Space System提供的数据分析指出:中国的原油库存大约仅有官方统计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2014年以来,中国的原油市场平衡出现了显著变化。原油进口和炼油每天分别增加220万桶和110万桶。但是国内产量却每天减少30万桶。同时,地方炼油企业的崛起也让中国的原油供需更难实现平衡。

中国原油库存高?卫星数据不这么看

巴克莱认为,中国原油需求增长主要是因为库存的减少。而库存的减少又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国内原油生产的下降;

·地方炼油厂在进出口方面渠道的增加;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炼油企业,尤其是地炼企业趁着低油价正在加速囤积原油,以至于中国原油库存较高。

不过,巴克莱认为,这些企业的确在囤积原油,但是囤积的数量并没有那么大。

根据公开数据,自2008年至今,中国的原油库存量大约为8.5亿桶。在这十年中,中国的原油库存已经达到了美国原油库存的大约75%。

最近这些年,随着国内原油产量的下滑、炼油量和进口量的猛增,中国的原油供需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自2014年以来,原油进口量已经飙升了230万桶/日,出口量也增加了8万桶/日。其中,自青岛港进口的原油增速最快。

自2014年以来,中国国内原油产品下降了20万桶/日。

同时,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炼油量增加了近110万桶/日。增速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和辽宁。

以山东为例,过去两年中,山东青岛港的原油进口量增加了110万桶/日,但是官方数据显示,山东地炼企业的炼油量近增加了大约56万桶/日。表面上来看,多进口的原油都被当做库存囤积起来了,但实际上,这些地炼企业只不过是更青睐于进口原油而非国产原油,因此推高了进口量。

此外,还有中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因素。从2014年至2017年,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在石油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未来两年将持续影响中国的石油供需。

据专注于能源市场的Argus报道,中国在2017年建立起了接近1.2亿桶的原油库存,并且在未来三年中建立另外2.5亿桶的原油库存。

建库存慢中国实际原油需求更高

根据Ursa Space System的卫星数据,中国建立原油库存的进程实际上比起中国的官方数据要慢得多。巴克莱的报告称:

该系统观测了71%的中国主要原油储存地。从今年4月到8月,中国的原油库存仅增加了370万桶(25万桶/日),其中绝大部分(320万桶)为商用库存。

假设另外没有被该系统观测的29%原油储存地的建立库存进度同已经观测到的71%同步,那么,这一时期中国建立库存的速度为36万桶/日,远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0万桶/日的数据。按照卫星观测的数据,今年以来中国建立的原油库存仅有8700万桶。

当然,该系统也承认,卫星观测可能具有一定的误差。

此外,对炼油厂的调查显示,中国地炼企业的原油利用率高于预期。Argus对山东13家地炼企业的调查显示,过去13个月中,其原油利用率都在70%以上。不过,其他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地炼企业的原油利用率可能没有那么高。如果Argus的调查能够在中国的地炼企业中有代表性,那么原油库存数据就可能被夸大。

巴克莱认为,如果卫星系统的数据和Argus的调查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原油供需情况,那么,中国的原油需求要更大,供需关系更为紧张。

此前,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美国的每日原油进口量将降至680万桶,而中国的这个数字将升至920万桶。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