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胡风,“胡适的风”?

胡风一家

胡适并不认识胡风,1958年5月4日,他在台北演讲《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讲到大陆的清算胡适运动,而胡适的幽灵抓不到,下面说了这样一段话:

“一抓抓到一个人叫做胡风,假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胡适的风’,那真是该打,该打死!我也不晓得,我从来没有见过胡风这个人,看那个时候的《人民日报》、《大公报》,真是可怕。每天,那个人民日报只有两张,可以说整个的一张——四面,完全是清算、讨伐胡风的反革命集团的大字。(连演员、科学家都要出来表态)这不只是一天哪,天天如此,如是搞了几个月。因为胡风是活的,比抓胡适的幽灵有办法。胡风可以说是鲁迅觉悟了的弟子,我看了那时共产党发表的胡风写给他的同志的一百多封信,我虽然不认识胡风,但我认为他应是我们提倡新文学的一个信徒,一个忠实的同志。他尽管有一个时候错误了,走上了所谓左翼作家的路上去,但是他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傻子,一个理想主义的傻子。他在共产党底下,要想争取创作的自由,争取文艺创作的自由…”

他同情胡风的遭遇,早在1956年4月1日,他就在写给雷震的信中提到胡风案,说自己搜集了许多材料,“才明白这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湖北乡下人,原来是这个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忠实信徒,他打的仗可以说是为这个运动的文学方面而出死力打的仗。所以胡风夹在‘清算胡适’的大举里,做了一个殉道者,不是偶然的。”他又想起了《鲁迅书简》中有鲁迅1935年9月12日写给胡风的那封信,他感慨地说“鲁迅若不死,也会斫头(砍头)的”。

鲁迅此信表达了对共产党控制的左联的不满,说得略有隐晦,胡适就没有完全读懂,比如“三郎的事情,我几乎可以无须思索,说出我的意见来,是:现在不必进去。”他虽然猜到了信中所说“三郎”大概指的是萧军,但他关心的是关于三郎是否应该加入共产党。

鲁迅对胡风说的是心里话:

“就是近几年,我觉得还是在周边的人们里,出几个新作家,有一些新鲜的成绩,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有一个工头在背后用鞭子打我,无论我怎样起劲的做,也是打…”

1935年9月距离鲁迅离世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鲁迅的晚年并不舒心,却也只能跟较为亲近的胡风私下发发牢骚。胡适对鲁迅用的这个“酱”字大为赞叹,认为这个字用得好极了。他之所以对胡风的命运抱着深深的同情,并将胡风放在40年来文艺复兴运动中来考虑,就是基于他对自由的理解,他说:“这封信不能不看看。我们要的是没有人在背后用鞭子打的,不要人监督的,人人要自由,本他的良心,本他的智识,充分用他的材料,用他的自由—创作的自由来创作。”

虽未入党,一路跟着共产党走的萧军,1941年3月7日,他在延安写下的日记:“我所遇到的几个党员,他们总是给我伤害,由上海左联一直到现在止,我不能不憎恶,虽然我憎恶的这是个别的人。”他又说:“我和党方面不会决裂,但也不会十分好起来”。萧军1948年在东北遭到批判,打入另册,比胡风还早。

胡风最后坠入万丈深渊的导火索是他的“三十万言书”,胡适认为这个报告或者说帖,说到底就是要争取文艺创作的自由。只是胡风误以为毛泽东有可能会接受他的想法。胡适之所以一百分的同情胡风,是因为—“天下有这样理想的傻子,在共产党底下,还要希望争取文艺创作自由,尽管他失败了,我们文艺作家,要想做人的文学,要想做自由的文学,不能不对胡风表示同情。”

胡风案牵扯之深,诛连之广,都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例,许多与胡风毫无关联的人,都曾莫名其妙地被波及,当时在中国科学院的许良英、在北大上学的林昭、中共中央组织部年轻的干部鲍彤等人都是,只是程度深浅而已。难怪1957年春夏之交,有那么多青年学生也提出胡风问题来,然后他们也成了“右派”。远在美国的胡适对中国各个角落发生的这些事情并不知情,但以他对大陆情形的关切,透过公开的媒体报导他也知道这种伤害无时不在发生,1957年9月26日他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特别强调:“在共产党统治之下,人民就没有不说话的自由。”“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已被剥夺净尽。没有任何基本人权,甚至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当胡风被千夫所指,当胡适在联合国发出这些声音时,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心中已没有基本人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这些概念,包括林昭在内,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发表的文字,也只剩下一套被政权严格筛选过的词汇,自严复、梁启超、胡适以来,几代知识份子竭尽所能引入、普及的词汇、说话方式都已荡然无存。就是在左翼文艺运动中生长起来的胡风都成为了敌人,胡适同情胡风的遭遇,尽管胡风不认同胡适,他们处于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当中。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萧军延安日记》中提到陈云对他说的那句话,“所有参加党的人,几乎十分之九是从文艺路上来的,没有一个是小组发展的。”主管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陈云应该不是信口开河。甚至可以说,萧军、胡风他们亲自参与挖了一个埋自己的坑。但这已经是后见之明。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