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国歌的现实意义

1989年4月22日,一名学生举着一个横幅。

人大审议《国歌法》草案,并会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草案提出要将“国歌列入中小学教材”,“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本地课程指引已有国歌内容。

对于“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我愿意实事求是地提一点浅见。

国歌原出自1935年一部电影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当时是抗战前夕,主要精神是唤起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意志。但在今天,若仍然以之作为国歌的话,就要探索它的现实意义了。

中国已自称强国了,还处在“最危险的时候”吗?现在相信世上已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能力或有意愿去侵占中国土地了。因此,歌词的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讲的奴隶,不是做外国人的奴隶,而是做中国人的奴隶。

鲁迅说过,历来中国人只生活在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下于奴隶,不是外族的奴隶。中国历史上受外族统治的时期,老百姓还是得到“暂时做稳了奴隶”待遇的,然而,鲁迅说:“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中国人怎样面对自己的奴隶或下于奴隶的生活呢?一是逃跑,也就是避秦,总是说“争不过,躲得过”;另一办法就是自保,比如对付空气污染,不是向放任污染工业发展的政府抗争,而是人人戴口罩。还有一样,就是幻想有好皇帝出现,直到如今,报道专制政权最高领导人忽发善心的新闻仍时有传播。

中华民族是只会逃跑不会“起来”抗争的。民族性的另一特点是“好死不如赖活”,不管怎么活得窝囊、活得没尊严,也好过死,所以绝不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而只会在低人权的社会条件下“把自己的血汗卖给主人”。

德国为青少年提供的公民思辨读本《人权与民主篇》提到,“对人权进行制度性剥夺的,通常是国家;无论是打国家悲情牌、国家安全牌、国家团结牌,国家,总是残害公民人权的最大魔怪”。

但习惯于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奴隶”这两“奴”时代的中华民族,几乎从来不敢反抗也不敢质疑这大魔怪,因此确实是越来越处于险境了——如沙叶新所指,现在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8年前北京八九民运,学生们几乎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唱国歌,就是因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更有一个人以血肉之躯,挡在连串坦克的面前,显示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但随后抗争被压下去,又恢复两“奴”时代矣!

国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就是:不愿做奴隶,誓以血肉之躯,反抗残害公民人权的大魔怪,争取一个做“人”的价格。

老师们会这样演绎国歌的歌词吗?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