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转型的两难:中国威权经济发展模式遇瓶颈

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多次表示,中国经济不会遭遇“硬着陆”。有美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威权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的确不会让中国经济“硬着陆”,但是,这种威权模式在经济转型期却遭遇两难:中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继续用威权增长模式推进必要的改革,但同时又不会引发社会骚乱?另一种两难是,真正的改革需要放权,而这又不是中国政府愿意看到的。

李克强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经济不会遭遇“硬着陆”。随后,他在会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时再次承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他还说,中国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靠威权手法可避免“硬着陆”

3月22日,在美国智库的一个有关“中国威权经济模式”的研讨会上,分析人士也认为,中国经济的确不会在短期内“硬着陆”,即便是在资本外流的情况下。

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CBB)总裁利兰·米勒(Leland Miller)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上,在被问到大量资本外流是否会造成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时,这样解释:

“中国作为一个指令型经济、威权经济,一个非商业的经济,他们在自己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内有能力调配资本,虽然这是很糟糕的做法,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如果你指的是短期内的危机,他们会非常容易地规避它,要比欧洲或是美国容易多了。”

CBB是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市场的国际咨询机构。但是,米勒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是事实,而且不是周期性的放缓,而是长期的放缓。不过,他指出,最可怕的不是经济放缓本身,而是中国政府是否可以值得信赖,完成他们所说的必要的改革。

他说,最好的状况是增速放缓,中国政府推进了必须要的改革;而最糟糕的是增速放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措施,到时候,中国经济可能会被迫狠狠地“硬着陆”。

铁腕改革的社会隐患

米勒说,目前中国的威权经济发展模式遭遇了“两难”。

他说:“他们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经济结构,也许,能让他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唯一成功办法就是通过强大的铁腕手段,通过威权领导模式,迫使精英和老百姓不情愿的措施,进行调整、平衡和分流,迫使经济走上应该发展的方向。”

但是,米勒说,这样的手段有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他说:“通过威权政治模式迫使经济改革,你又种下了社会灾难的种子。如果是民主的国家,像美国或是欧洲或是其他地方,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你把他扔出去,选出新的人。如果新人也不是你想要的,再扔出去,再引进新的领导层。民主有内在的减压机制,但是中国没有。为了成功转型,他们现在在这个时期所做的是,控制信息、操控数据、打压异议、打压社交传媒。他们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和骚乱。如果除此之外又出现转型引发的破产、失业、社会骚乱以及金融产品的违约,你制造出一个困难的境地。”

中国前不久宣布,为了化解过剩的产能,可能有180万工人下岗,主要发生在煤炭和钢铁系统。路透社的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实际下岗人数可能会高达五、六百万人。另外,中国的劳资纠纷正在大幅增加。根据香港“中国劳工通讯”的数据,2015年,中国工人罢工总数为2944起,而这个数据在2011年为185起。

有报道说,由于担心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中国当局并不允许亏损的国有公司破产。

威权增长制造不公和浪费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约翰·李(John Lee)说,中国的威权增长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北京共识”几年前很吸引人,甚至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榜样,但是现在,威权发展模式造成的破坏和后果正在暴露出来。

第一,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的私营企业的效率无论从就业和生产率方面来说,都要高出两三倍,但是在资源配置和银行贷款方面却远远比不上国企,因此这造成了财富和机会的浪费。

他说:“想象一下国家财富和机会在这样一种政治经济模式中的浪费,你想问,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中国可不可以成为中等或是高收入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样一个没有创造性淘汰机制下取得成功。而中国却是这样一种体系。”

约翰·李接着说,第二,中国已经沦为权贵集团统治人民的是寡头专制,普通老百姓的受益远远减少,而这将对消费主导的经济模式的转换造成困难。

放权改革的政治风险

他说,第三,如果没有制度的确立,比如,法治、知识产权的保护、财产的保护、独立的法庭、独立的仲裁体系,中国很难成为高收入国家。而共产党知道,这些制度确立之后,共产党就不能继续掌权了。

约翰·李说,中国的两难在于,共产党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放权。他说,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在经历改革后,体制不会崩溃。但是中国,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和富裕,而中国共产党却越来与脆弱。如果中国要转型,必须要进行真正的改革,而真正的改革却不是共产党所希望看到的。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