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老萨说史170:兰姆伽养成天下第一军——驻印军第二次滇缅会战(2/7)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七十(新抗战系列之九十四)

驼峰航线是全世界最可怕的空运路线。

遗憾的是,这90个师的装备暂时运不进中国。

中国所有陆地对外运输线路,全部被日军堵死,只剩下一条驼峰航线了。驼峰航线是全世界最可怕的空运路线。飞机必须飞跃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很多地方甚至超过6000米,危险异常,前后损失了600架飞机和1700人。

在1942年全年,驼峰航线运输量还不到5000吨物资,相当于美军一个师一天战斗的消耗。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我们是很希望反攻缅北,顺利打通对国内援助通道,得到90个师的武器装备和补给的。

自然,蒋介石对反攻缅北有一定的顾虑。

从军事上来说,缅北山地森林密布,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对于进攻一方特别不利。日军在缅甸拥有10万兵力,仅仅缅北就有3个师团超过5万人,其中还有18师团这样的甲种一流师团。

根据情报,日军利用1年多时间已经修筑了一系列坚固的防御工事,囤积大量军用物资,加上地形的优势,即便美军自己来进攻,也是很难成功的。

国军孤军在缅北作战,即便对手只有这5万日军,也肯定是旷日持久,非常艰难。

更重要的是,仅有国军一方参战,反攻缅甸在军事上来说有很大危险。

日军在缅甸南部以及附近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都驻扎数十万部队,必要时候可以立即增援缅甸。

国军以数万兵力独自反攻进入缅甸腹地,容易被增援的日军主力包围,很可能重蹈第一次缅甸会战的覆辙,大败而归。

所以,蒋介石认为国军反攻缅甸北部的前提是:英军和美军务必同时反攻缅甸的中部和南部,互相支援接应。

况且,缅甸本来是英国殖民地,中国人没有帮助英国人收复失土的义务。

*美国*

对于这一点,美国方面是认可的。

史迪威和他的好友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认为:反攻缅甸是必须的。就史迪威来说,第一次缅甸会战被日军打的一败涂地,自己丢下部队狼狈逃到印度,是一生最大的耻辱,怎么也要报仇雪恨。

对于马歇尔来说,反攻缅甸则完全从军事目的考虑。虽然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认为反攻缅甸意义不大,马歇尔却不这么想。

尼米兹认为,海军只要通过跃岛作战逼近日本本土,尤其是占领东南亚的菲律宾以后,就基本切断了东南亚资源地和日本本土的联系。日本在缺乏石油、橡胶等基本战争资源的情况下,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根本无需陆军反攻缅甸和中南半岛。

尼米兹认为,缅甸地形复杂,面积辽阔,易守难攻,恐怕会花费很长时间。况且,即便占领缅甸,还有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在1到2年内根本不可能全部吃掉。

马歇尔则不这么想。

马歇尔认为,目前日军在缅甸有不少兵力(约为6个师团又1个旅团),对英国人控制的印度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如果日军强行进攻印度,英军不见得能对付。

一旦印度被日军占领,印度以西的英国殖民地也根本守不住。英军在伊朗和伊拉克都没有什么兵力,况且两伊都是反英的,试图利用德国日本的力量独立。

1941年4月1日,伊拉克军队中的4位上校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以拉希德·阿里·盖拉尼为首相的新政府,随后发动对境内英国人的攻击,宣布伊拉克独立。

英军主力都在北非,伊拉克境内只有几千英军,而伊拉克军队有4万多人,由4个师组成,还有一个机械化旅。英军只能紧急从前线抽调重兵,返回伊拉克镇压。

经过长达2个月的激战,才于5月底占领了巴格达,赶走了盖拉尼政府。

同时伊朗国王礼萨汗,也以试图利用德国打破英国对该国的控制,收留了盖拉尼流亡政府。

英军以此为借口,于8月联合苏军进攻伊朗。伊朗军队进行了1个多月的顽强抵抗,德黑兰才被英军和苏军攻陷。

通过武力镇压了伊朗伊拉克的反英军事行动,但两国民间仍然具有强大的反英力量。恐怕只要日军一来,这两国人民立即会揭竿而起,夹道欢迎日军。

换句话说,英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守住中东。

日军一旦占领伊拉克和伊朗,就同土耳其接壤了。

众所周知,土耳其是亲德的(土耳其曾经提出如果德国解放苏联境内2000多万说突厥语的穆斯林,允许他们独立,土耳其就加入轴心国),那么等于日德就接壤了。

盟军认为,日军的短板在于科技和生产力,并不缺乏人力。日本有8000万人口,至少可以动员兵力1000万,对手主要为落后的中国和美国在太平洋的部队,约占美军总实力的百分之三十,不需要日军使用太多兵力。日本在1941年海陆军总兵力才300万,还有700万预备兵力可以使用。

而德国的优势则在于科技和生产力,人力却不足。德国有7000多万人口,却要对付几乎所有的敌人,其中苏联有1.7亿,美国1.6亿,英国5000万。德军所有适龄男性总数约为1700万,在二战中几乎全部加入部队,仅仅苏德战争就损失了1200万人次,其中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的120多万德军。

人力不足,可军火制造上德国却很强。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头号的工业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严密科学的组织和超级天才施佩尔富有创意的领导之下,二战德国的军工生产在1944年底以前竟然可以维持在相当高的产量。纳粹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在向纽伦堡国际法庭作证时说:

“如果用数字来说,德国的军工生产是很可观的。就拿1944年来说,我可以装备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就是说,可以使200万人得到新的武器装备。如果没有飞机轰炸,产量还可以提高30%。整个战争中,我们弹药生产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飞机产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潜艇的生产是在1944年12月。1944年7月德国武器生产量比1939年扩大5.3倍,飞机厂从1943年的80家增至550家,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产量增长33.9%,达到2.7万辆,火炮增加50.3%,达到8.7万门。在1944年冬季之前,就军工生产上来说,德国还看不出有失败或崩溃的迹象。”

遗憾的是,德国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来使用这些武器。

日军却有提供700万兵力的能力,加上德国生产的大量军火,德日嫁接的一支规模达数百万的军队又会诞生。

简单的逻辑是,日德进行战略互补,就会倍增实力,更难对付了。

另外,德日共同缺乏的是资源,尤其是石油。

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说:“虽然军工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德国一直没有足够的燃料让这些可观的装备充分投入到战场上,同盟国的战略轰炸以及境外燃料来源的丧失最终使得德国的军工生产在战争后期几乎失去了意义。从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成千上万架的飞机、数千辆的坦克、为数众多的潜艇都只能如废铁一样摆在地面上或泊在港口里,因为没有燃料可供它们前往战场。

“德国的战时工业生产无法像美国那样在完全不受干扰和破坏的环境中进行。自从1944年5月以后,德国的燃料工厂已成了盟国空军集中攻击的目标。此后,德国失掉了90%的燃料,这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敌人飞机的轰炸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武器生产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新式坦克和喷气飞机没有燃料是没有用的。”

如果日本能够占领中东的油田,这一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轴心国的战斗力会有极大的提升。

即便日军目前不会进攻印度,毕竟在东南亚大陆仍然保留很大兵力,随时可能增援到太平洋同美军拼命去,这是美国人极其不愿意看到的。

马歇尔认为,即便反攻缅甸旷日持久,也可以拖住日军大量主力部队,缓解在太平洋上的压力。

况且,在马歇尔的计划中,反攻缅甸是中英出人,美国出钱,不用出动部队,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总统罗斯福从美国的亚洲战略考虑,也同意马歇尔的主张。

总之,美国人是支持反攻缅甸的。

*英国*

那么英国人又是怎么想的呢?英国人此时已经是有心无力。

从英国的全球战略来说,欧洲是第一位。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英国不能保持在欧洲的霸权,那么也绝不可能保持在全世界的霸权,更不可能保住殖民地。显然,丘吉尔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现在不但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在德国控制下,就连北非也被德意军队控制,英国军队几乎被赶出欧洲和地中海了。

丘吉尔认为,既然英美苏中已经结盟,力量远超过德意日几倍,胜利是肯定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应该是尽量保证战后的殖民地位。

英国人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主动在欧洲出击,击溃北非桥头堡的德意军队,然后在欧洲大陆的意大利和法国登陆,抢在苏联占领之前,保持英国在欧洲大陆南欧和中欧的霸权地位。

如果这一点办不到,那么英国丢失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只是时间问题。衰弱的英国根本不可能保住反英情绪高涨的各大殖民地。

从1942年底开始,英国集中重兵,由蒙哥马利元帅率领在北非开始反击。不过,彻底击溃德国北非军团,怕是1943年的事情了。

鉴于这种情况,英国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发动对缅甸的反攻,能够守住印度已经不错了。英军在殖民地伊拉克兵力虚弱,竟然以空军基地2000多兵力对付伊拉克军队2万人。

况且,目前印度也是大闹特闹。

文的方面:1939年9月2日,英国对德国宣战,英国的印度总督单方面宣布印度参加英联邦作战。此举激怒了印度人,印度国大党于1942年8月8日最终做出“英国撤出印度”的一个决议,以此作为印度参战的条件。英国拒绝了这个决议,马上导致了印度各处普遍的公开骚乱。国大党的很多高级成员被英军逮捕,国大党组织也被宣布为非法。

还有武的:印度暴力革命领袖钱德拉·鲍斯,试图借助日本人实现印度独立。1943年,钱德拉·鲍斯在新加坡宣布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随后利用德国和日本俘虏的印度士兵,组成了伪军“印度国民军”,一度增加到4万多人的规模。

更可怕的是,印度目前还有近700个土邦,控制人口近1亿,仅仅一个海得拉巴土邦就比英格兰加苏格兰的面积还要大。

这些土邦很多都是独立的,只是形式上接受英国统治和指导。英国人明白,日本人杀到印度,只要保证土邦的权力,这些土邦瞬间就会全部倒戈。

连印度都不稳,何谈反攻视英国人为死敌的缅甸?

从各种角度出发,英国人不愿意全力反攻缅甸。

不过,此时英国也需要美国的大量援助,所谓吃人的嘴短,不敢公然拒绝美国的要求。

况且,缅甸毕竟是英国的一个重要殖民地,英国也不愿意就此放弃。

国军反攻赶走日本人,也算是帮助英国人收复缅甸,对英国人有好处,应该支持。

所以,英国人做出了只能使用较小部队反攻缅甸,且协同中国人作战的计划。

对于中国军队的反攻,英国人深感惊恐。他们希望中国人的反攻仅仅控制在缅北的曼德勒以北山区(这里实际处于半独立状态,众多少数民族不服从英国人管辖),不允许渗透进入富饶的缅甸南部,深恐中国人赖在缅甸不走。

由于种种矛盾的心理,出现了“英国人在缅甸反攻中非常不积极,甚至百般阻挠,但多少还是给予国军帮助”的特殊现象。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