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山姆大叔的长号巴祖卡火箭筒(3/3)

实战显威

在第一批巴祖卡使用成功以后,1942年5月19日,军械部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在30天内生产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由此订单源源不断。

这批火箭筒的型号为M1型,在1942年7月正式定型,使用M6火箭弹(M10榴弹的改进型)。

它的主体是一根长1.38米的无缝钢管,左侧焊接有简易机械瞄具,下方有两个带有木制护片的握把和一个大型的木制肩托。在筒口部有一个不大的方形挡焰片,筒尾部有一个钢丝焊成的喇叭状支架,支架的作用并不是消除后喷尾焰,而是防止筒尾因磕碰变形而影响火箭弹的装填。

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靠弹内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推动火箭弹运动,发动机排出的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使武器无坐力。

1942年11月美军在北非开始和德军作战,巴祖卡作为新武器装备了美军部队。

由于巴祖卡是新武器,之前从没有装备过部队,此次装备又非常仓促,一些火箭筒甚至通过飞机直接空运到突尼斯前线。

结果就是,当时的美国火箭筒兵都没有受过完整的训练,装备的火箭筒数量也很少。

实战射击中,由于火箭筒手技术很差,不是提前开火,就是延后开火,最终只有少量火箭弹击中了目标。当时德军在北非的坦克并不是最好的,大部分仍然是2,3型坦克,而这些坦克巴祖卡完全对付得了。

最初的一个战例,一个德军小分队坐着两辆装甲车进行侦查工作,结果被美军步兵伏击。其中一辆装甲车被击毁,射击另外一辆的几枚火箭弹由于开火太早,从德军的头上飞过,没有打中。

不过德军之前没有见识过这种武器,根据装甲车爆炸的样子认为美军使用了105毫米重炮。他们感到无法抵抗,随即举手投降了。

1943年5月美军攻打西西里岛的时候,巴祖卡在一次战斗中成功的击毁了德军4辆4型中型坦克和1辆虎式坦克。但事后经过分析,击毁虎式坦克的那法火箭弹是碰巧射中观察孔,才得以穿入坦克内爆炸的。

除了打击敌军坦克以外,巴祖卡可以有效对付德军大量装备的装甲车。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瑞恩第一次出场就是用巴祖卡击毁了一辆德军半履带装甲车。

要知道,在没有巴祖卡的时代,这样的装甲车也是屠杀步兵的有效武器。一辆德军半履带装甲车,相对步兵来说基本等同于一辆轻型坦克,它的机枪和机关炮可以在步兵火力射程之外轻松打死一排排的步兵。

通过北非和西西里岛的几次战斗,美军高层认为巴祖卡完全可以胜任单兵反坦克武器的重任,随即下令继续对其改进,并且停止了反坦克枪的研究计划。

1942年12月,根据北非战场的经验,M1型火箭筒又经过改造,比如改变容易瞎火的M6火箭弹,最终在1943年7月推出了新式的M1A1火箭筒,这也是二战中美军主要装备的火箭筒之一。

之后几个月再次根据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场的经验,推出了M9型和M9A1型火箭筒,主要用于在严寒冬季和丛林等地形下作战,改装光学瞄准器和点火装置,总体来说它们各方面性能和M1A1火箭筒基本一致。

随后,这三种型号的巴祖卡大量装备美军,每个美军主力步兵师装备557具巴祖卡,每个团装备112具,每个营29具,每个连5具。随着美军参加了西线全部的战役。

实战中,美军士兵对巴祖卡非常喜爱。他的重量仅有6公斤,最远射程可以达到400米,实际的有效射程一般是100米左右。

他的破甲能力理论上达到100毫米(实战中约75毫米),可以击穿当时大部分坦克的装甲,这对于步兵来说已经足够了。

不过实际上美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并没有太多的机会使用这款武器。这主要是盟军不但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也在重炮,坦克等各个方面相对德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德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一般在行军路上就被盟军空军毁伤一半,剩下的还要面对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盟军重武器。

在西线战场使用巴祖卡的最多的部队,就是《兄弟连》里面的主角,美军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这些需要在敌后作战的伞兵部队。

即使这样,由于伞兵其实也没有太深入敌后,通常作战2,3天以后就可以得到后方援助,所以也很少在没有重武器支援的情况下遇到德军装甲武器。

在《兄弟连》中他们曾经在法国遭遇到德军的装甲部队。电视中,伞兵中的一个反坦克手使用巴祖卡在大约几十米的距离击中了一辆3型坦克,将这辆坦克打瘫。但这并不能阻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就在伞兵防线全面崩溃的时候,美军装甲部队赶到。M4谢尔曼打退了3型坦克,才守住了防线。

这里面体现了巴祖卡的一个比较大的缺点,他需要一人瞄准一人装弹。

由于巴祖卡的弹药保险机构不是很可靠,提前装弹容易出现走火的情况,所以一般都是在临发射前才装填弹药。发射时,射手肩扛火箭筒对准目标,装填手从专门的弹药携行具中取出火箭弹,经过除去保险,填入火箭筒内(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小心,因为解除保险的火箭弹在很小的撞击下就有可能爆炸),连接导线,然后才能发射。

在装弹这段时间内,射击手和弹药手都必须保持站姿或者立姿这样的射击姿势,所以目标很大,极容易中弹。

《兄弟连》中火箭筒手保持射击姿势让弹药手装弹时,弹药手却慌手慌脚的装了很久。这段时间内,火箭筒手就暴露在敌方轻重武器的杀伤范围内,一串串的子弹从他身边飞过,非常的危险。他急的对弹药手大叫:我就知道你迟早会害死我。但仍然迎着子弹等到装弹完毕,然后赶快射击。

而巴祖卡真正最大规模的使用,主要是在之后的市场花园战役中。当时美国101空降师,82空降师都被空投到德军后方,为了夺取莱茵河上的桥梁。结果他们正好投到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控制地域,被迫和德军装甲部队交手。两个空降师都遭受惨重伤亡,10天内伤亡总数接近一万人。

实战中,伞兵没有重武器,只能依靠巴祖卡对付德军的坦克,此时就发现了巴祖卡的严重问题。

巴祖卡在对付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威力,在对付早期中型坦克时也勉强胜任,但他对付不了德军的黑豹,虎式以及防御能力优秀的一些自行反坦克炮。

德军坦克在对付巴祖卡的时候吃了亏,他们经过研究,很快对坦克的装甲进行了改进。1943年开始,德军坦克使用了更厚的新型铸造装甲,装甲侧裙以及间隔装甲,这样巴祖卡的威力大减。

以德国4型坦克的H型和J型为例,它们在炮塔的侧后方和车体侧面均安装了与主装甲有一定间隔的薄钢板,它可以使巴祖卡使用的破甲弹提前起爆,这样金属射流到达主装甲时已不是最佳构型,从而削弱了它的破甲能力。

除此以外,德军坦克手还精明的尽量在坦克外部放置其他物品,以削弱巴祖卡的破甲能力,比如备用履带、负重轮、沙包和各式各样的补给品。

巴祖卡M1A1型的破甲能力在实战中约75毫米,这是针对垂直装甲的情况。巴祖卡在对付黑豹的倾斜装甲时极容易产生跳弹,所以很难对黑豹坦克造成威胁。

而对付垂直装甲的虎式坦克时,又无法击穿虎式坦克120毫米厚重装甲。

实战中,美军火箭筒手在对付中型重型坦克的时候,只能射击其履带,观察孔,车轮或者是后发动机。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在最后的守桥战斗中,有经验的中士汤姆就用巴祖卡击中了一辆德军的中型自行火炮后部装甲,将其击毁。

这主要还是巴祖卡火箭弹击穿不了他们的正面装甲,有经验的士兵一般都找它们的薄弱方面打击。而稍后美军士兵曾经用巴祖卡在几十米距离两次射击虎式坦克,但都被虎式坦克厚重的正面装甲弹飞,根本没有作用。

好在市场花园战役时候,盟军仍然有着绝对的制空权,所以伞兵有着空军的强大支援,巴祖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

美军高层得知巴祖卡威力不足的情况以后,让后方立即进行改进,很快推出了88.9mm超级巴祖卡。它的威力巨大,可以有效击毁重型坦克。但美军最终却没有将其装备到部队,甚至在二战结束以后的5年内仍然没有装备。

这主要还是美军作战思维的限制。以巴顿将军为例,他认为:让步兵用轻武器去消灭坦克是极为愚蠢的,消灭坦克应该由坦克,坦克歼击车或者反坦克火炮来实现。装备巴祖卡的目的只是让坦克在步兵面前,无法过于嚣张,巴祖卡使用距离不应该超过30米。

所以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大兵使用的仍然是威力较弱的60毫米口径的巴祖卡。就这点来说,德国人比美国人务实的多。

德国人在北非战场缴获到一些巴祖卡,经过分析以后,他们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不过德国人也认为它的威力不足,随即对其进行了改进,最终推出了巴祖卡的孪生兄弟88毫米坦克杀手火箭筒。

该火箭筒的威力和超级巴祖卡差不多,破甲能力达到160毫米,射程150米,可以有效对付美军和苏军的中型,重型坦克,尤其可以有效对付苏联的T34坦克。1944年7月前88毫米坦克杀手火箭筒已经生产了38.2万具。

在著名的阿登反击战中,德军使用大量黑豹和虎式坦克攻击盟军步兵部队,将其重创。

战役开始由于天气原因,盟军没有空中支援。以101空降师为例,他们只能以巴祖卡对付德军的坦克。虽然它们击毁了一些德军坦克,但遭受了极为惨重的伤亡。该战役仅仅美军就伤亡了7万多人。

实战中,巴祖卡体现了它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射程有限,火箭弹在较远射程上容易遭遇横风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导致不走直线。所以这也要求火箭筒手尽量靠近敌方坦克开火,最好在100米内。即使是这样,由于巴祖卡毕竟不是无坐力炮,它的火箭弹出膛速度不快,在100米距离要飞行约1.5秒钟,200米就是3秒钟左右。这段时间敌军坦克装甲车在高速运动,就要射手根据经验算一个提前量,不然肯定无法打中。这自然就造成了火箭筒手的大量伤亡。

好在阿登反击战中,德军消耗了最后的一点实力,随后就是兵败如山倒,很快投降。

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只有极少的坦克用于海岛争夺战,而这些坦克一旦出现就立即被美军的空军和重武器击毁,所以巴祖卡主要用作打击敌方碉堡工事。

实战中效果也还可以,可以有效击穿日军中小型碉堡的墙壁,杀伤里面的日军。

但巴祖卡毕竟属于轻型武器,无法对付日军修建比较坚固的重点防御工事,这些工事还需要依靠诸如喷火器等其他武器对付。

不过,在对付日军大量的防御碉堡时,使用巴祖卡毕竟只需要在100米的距离上发射,这种方式远比使用射程只有几十米的喷火器,几米的手榴弹,炸药包要安全的多。

所以巴祖卡仍然击毁了大量的日军工事,他也被艾森豪威尔纳入与原子弹、吉普、C-47运输机并称的四个胜利工具。

到二战结束时,各型巴祖卡的总产量为47万具(其中有27万具为M9A1型)。

瑕不掩瑜,美军在研究布莱德利步兵战车时候,因为这种步兵战车防御能力差,小口径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的打击能力也有局限,曾经被各方面攻击。

美军的解释是:你们说的没错,虽然布拉德利无法对付战场上的所有目标,但他可以有效对付战场上百分之九十三的目标,这对于一款武器来说就足够了。

对于巴祖卡也是这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它可以由步兵使用,对付战场上的绝大部分装甲目标。至于对付不了敌人的中型,重型坦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要知道,即使当时美军主要装备的价值数万美元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也对付不了他们,你又怎么能期待一个价值仅仅数十美元的巴祖卡可以对付的了它们呢?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