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世界报》:中国很少对外投射如此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在南海水域岛屿主权争议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姿态吸引着国际舆论的关注。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篇法国《世界报》记者Alain Frachon的文章:中国政府的大炮(Les canons du pouvoir chinois)。这篇文章6月4日发表在《世界报》网站。

作者从中国近期在南海水域与周边邻国就岛屿主权争议问题的表现中,注意到中国从未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得如此强势与自信。文章写道:所有人目前都有麻烦。美国试着巩固经济增长,欧洲人在寻求经济增长,中东四分五裂,非洲在混乱与痛苦中抬起头来,等等,只有中国威严前行,这个庞然大物对这些地区性的困扰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也不会阻挡它的崛起。历数连日来的国际时事,北京连续得分,尽管有美国反对,但多国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争得了美国的欧洲盟友加入,并举行了首次会议。而几周前,习近平才以各种大笔投资承诺,翻新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计划。如今中国已经越来越依赖国际贸易,因此从陆地到海上,铺路搭桥,以便在未来通往中亚,通往欧洲,通往中东。

文章指出,中国很少对外投射出一个如此自信的形象。在西太平洋,北京公开挑战华盛顿。在南中国海,中国在海上扩建,把一些有主权争议的岛礁和珊瑚岛改造成真正的岛屿。越南、菲律宾、台湾、马来西亚这些近邻同样声称对这些岛礁拥有主权,但中国对他们的利益充耳不闻,在那里修建深水港、飞机跑道、雷达站等持久性的基础设施。中国人认为那里是自家领土,而周边邻国则认为这是一种隐秘的强权行为。

文章写道,5月28日,美国人首次观察到一座中国扩建的小岛上有两具移动火炮。这是挑衅么?周边国家纷纷要求美国的保护。美国希望凭借其第七舰队保证西太平洋海上航线畅通无阻,向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地点派出海空巡逻队,作为回应。五月中旬,两国军机险些在空中发生意外。

文章引述《金融时报》6月1日的一篇评论指出,在太平洋,中美之间正缓慢地、但肯定地走向对抗。法国中国问题专家、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指出,中国在挑战美国,但将美国引到第一线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中国人指望借助奥巴马政府在战略问题上的克制政策,来避免美国做出真正的反击。他们要向亚太其他国家显示:美国维护太平洋地区安全的时代已成过去。

自毛泽东时代之后,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如此强势。这篇文章写道,习近平上台两年以来,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他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越来越弱,于是,他将中国已经民族主义色彩极为浓重的官方话语又提高了一个调门。他以打击贪污腐败为名,清除真正的或潜在的对手。担心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引发太多矛盾么?经济改革确实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富不均。害怕公民社会全面对外开放而摆脱束缚么?习近平扼杀一切不同声音,同时,老调重弹,重提要捍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刚刚公布的《国家安全法》草案纳入了防范西方价值观以及外国势力影响的内容。习近平最担心的是重蹈前苏联解体的覆辙,重温戈尔巴乔夫的噩梦。顾德明认为,习近平既想实现党国体制现代化,又想深化这种体制,更确切地说是想重建政党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体制。他的想法是:可以允许个人主义,也可以允许消费社会,经济上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化,但条件是这一切都不推翻党国一体。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