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人际交往中的小圈子有什么影响?

圈子的前身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以分工为基础,就在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欲望相对来说是无穷的,而分工能够获得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不同时期,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现代社会人们只需要跟着市场走,劳动者、商品、消费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温州皮鞋厂老板不需要知道自己的商品会不会卖给哥斯达尼加总统的厨师的小姨子的情人的二表弟刚刚在火车上认识的炮友的小学同学。

但在没有价格作为符号,使人们按照预期交换手中资源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最早达成的关系是两人彼此互惠的,即A与B必须达成长久的合作关系,双方互通有无。但形成这样的关系,除了潜在的合作预期以外,必须有两个条件:

1、双方能互相识别;

2、双方能够记住对方的行动历史,最起码要记住最近的若干次行动。

这两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久的进化才能完成,人们必须有足够的识别与记忆能力,确定对方可勘信任,付出的恩惠可以得到回报,而不是凭白付出,对方坐享其成。计算与一个人的关系往来,就需要应付很大的信息量,更不要说除了A与B之间的关系,还可能会有A与C、A与D、A与E、A与F、A与G等无数可能的关系计算,这使得两两互惠的成本急剧增长。

而关系传递性的引入,使得关系复杂度呈爆炸性增长。比如A没有帮助过C,但A经常帮助B,而B是C的朋友,经常帮助他,因此当A有求于C的时候,C往往会欣然接受。当一个关系链越发复杂的时候,A与B不仅需要两人之间的互助历史,还需要知道这个关系链里所有人的互助史,只要社群人数稍微增多,那么要处理的信息便呈指数性增长,人们最后要面对天文数字级的信息量,而我们有限的大脑明显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关系链,于是一种新型的互惠机制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日常司空常见的“圈子”。

圈子的形成

圈子往往具有排他性,由一群身份、爱好或者籍贯等具有高度同质性的人组成,人们在圈子内部互助,并排斥圈外人士。圈子使得人们免除了记忆所有人互助历史的负担,由每一个人平均分担,集体的态度取代一对一的了解,我们可以在日常的风评里得知这个人的人品、性情、能力符不符合贵圈的要求,今后会不会有益于我。不符合圈子要求的人,比如说吝啬鬼、不遵受承诺的人就会在群众评议里,逐渐地被排挤出去。

这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使人们从点对点的单一联系,变成总线式网络,于是对团队的忠诚取代了个人的交情,成为人们决策时的信息依据。信息识别机制的改变,也促使自我标识发生转变。原来单对单关系里,为了让对方记住自己,凸显的是“我是谁”,而复合式关系里凸显的是“我是哪一个圈子的”。因此,人们会以各种手段,以彰显属于哪一个团队,由于圈子互惠往往不限于物质,还有可能是娱乐、学术、“哔—”、“哔—”、“哔—”。因此各种圈子内部的标识、暗号(黑话)多种多样,可能是文身、器物、阅历、学识,越高级越难以模仿,越能凸显本圈子的特征。

圈子的形成,使得人们互惠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收益,一般情况下,要远远优于单对单的关系,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倾向于扎帮结派,所谓“党内有党,派内有派”。基于可预期的收益和在圈子中获得的归属感,人们乐于维持一个小圈子,并对接纳新成员慎之又慎。

当然任何一种关系都有维持它所必须的成本,双人互惠关系里只要发现对方爽约时,切断彼此关系即可。但在圈子里,成员的接纳和驱逐需要某种组织机制,包括监督、评议、执行,越复杂的圈子越是如此,才能让所有人信服。

这分为两种模式:

1、所有人都是平等均质的。

2、所有人并不均质,有些人能力相对比较突出。

前者非正式的形式,表现为日常的闲聊,所有人在交流中对成员进行品头论足,如果某个人被公认为没有履行对团队的义务,那么此人就会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而遭放逐。倘若圈外人被公认为可勘信任,比如女生们认为梁边妖这个人很不错,今后肯定能够积极承担闺蜜之间的义务,那么他就会被纳入手帕交。从这种闲聊会演化出比较正式的投诉、评议和决策机制,而入会或开除也会不断地仪式化。

而后者则是由于个体禀赋间的差异,每一个人对团队的贡献不一样,于是不可避免地等级化,为了避免平均主义的激励无效,就需要给予能力强的人以特殊奖励。比如知乎面基群召开活动的时候,为了犒劳组织者,人们往往会将食物或者其他事物多分给他一份,以兹鼓励。

圈子的影响

虽然圈子是基于对团队的忠诚,而非个人交情形成的,但是如同两人互惠关系一样,圈子需要不断的活动,才能增强圈子对成员的影响力,增强对圈子的认同感和圈内的互惠能力,避免成员流失。于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不同圈子经常组织活动,比如电影爱好者私下聚会一起欣赏珍稀电影,学术共同体也就是所谓学霸圈,会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哔—”爱好者会交流“哔—”。

圈子的活动除了增进成员感情以外,也会顺手完成互惠行动。我们在大学里乃至走向社会遭遇的种种小圈子,如果不经常活动,那么他们便会自然解体,成员流动到其他的互惠圈子里。如果你是细心的人,往往会注意到圈子进行的活动,最后必然会跟吃饭扯上瓜葛,所有人都乐于在活动结束后在餐桌上联络感情,很多时候甚至吃饭就是圈子活动的本身。

人类学可以给出的解释是,在农业出现之前,由于打猎获得的食物缺乏保存技巧,并且很难确保它不会被夺走,因此人们会乐于向他人分享一时吃不完的食物,乐于共同进餐,以增进感情,形成双人的互惠关系。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便是不爱分享食物的人,往往不容易与他人形成互惠关系,因此很难在残酷的环境里存活下来,留下自己的基因。长此以往,人们的本性里都是乐于分享食物的。= =进化心理学真的是耍流氓的万金油,什么都能解释。

当然圈子也有其弊端,圈子不可能过大,英国人类学家邓巴认为一个人能够同时进行社交,维持关系的人数上限为150人,这大概是一个自然村的人口,或者村镇里一个大宗族的人口。具体到个人,可能彼此有些许不同,但大体在这个范围浮动。如果以圈子的模式来统治某个聚落,人口越多,越容易行政无能和官僚主义。只有市场能够自如地应对人口爆炸,因为市场的互惠形式是非人格化的,本质上来说不需要太多的人情色彩。

除此外,圈子容易引发内斗。因为圈子内部的产权往往是不清晰的,人们对共享池的利用必然会产生纠葛。比如农村里的河道、水池、宅基地、祠堂等等等等是由大家共有的,由于产权不清晰,人们必须靠不断地博弈,才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没有可行的办法使得财产和权利的边界清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于这样的小团体来说,保持权利共有也能够使得利益最大化。

越是大城市大社会,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边界越发清晰,人与人之间基于利益的斗争也就没有那么普遍,越是小圈子,越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大家可以想象或者肯定经历过大学集体寝室、小家庭婆媳关系、大公司的办公室政治、亦或国企政府机关内部的勾心斗角,只要产权不清晰,那么必然会发生冲突。全世界皆是如此,为什么中国特别多,仅因为中国人数最多,所以发生的频率最大。

只要圈子给予圈内成员的利益大于解体的利益,同时圈子内部的产权不清晰,那么各圈子会始终处于一种斗而不破的状态,也就会出现搬板凳啃爆米花看热闹的圈外人士永恒的喟叹:贵圈真乱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