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日本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20年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29日发布2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日本CPI连续4个月呈现负增长,同时失业率也上升,安倍政府上台后推出的新经济政策效果遭到质疑。

日本总务省发布的2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10年为100,生鲜食品除外)为99.2,较上年同期下降0.3%,连续4个月呈现负增长,且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当天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也较上月出现恶化,工矿业生产指数初值也环比下滑0.1%。虽然安倍政府上台后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新经济政策推动股市大幅上扬,消费触底回升,但主要经济数据仍未见好转,其效果受到质疑。

日本是否已经走向没落?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前财政担当大臣竹中平藏重新诠释了“失去的20年”的含义。

“失去的10年”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在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没能提出任何有效对策,无所作为地虚度了光阴。其英文表达为“the lost decade”。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的恶劣影响尤甚。1997年11月,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德阳地方银行相继破产,使日本遭遇了金融危机。1998年10月起到同年年底,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宣告破产。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肆报道,这个短语在国际上也成为一种固定说法。

然而最近,人们开始用“失去的20年”这个短语。据我所知,“losttwodecades”这个短语作为英文表达还未固定下来,但在国内时有耳闻。或许是,完成了政权更迭的民主党为了说明从泡沫经济破灭到民主党掌握政权为止的一切都是糟糕的,而故意强调“20年”。

但是,“失去的20年”这种说法,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其间的好政策和坏政策一起统统否定掉。因此,我大胆地主张“失去的20年”是个大谎言。

我想说,从泡沫经济破灭到现在为止的这20年对于日本来说,应该称之为“失去的12年、停止恶化的5年、损失最惨重的3年”。

“失去的12年”指的是从1991年起到2002年为止的12年。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最需要的就是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所谓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和负债分别列于左右两边的报表(确切地说,将“资产”列于左边的借方,将“负债”和“净资产”列于右边的贷方)。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资金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出现了日本人借款购买股票和土地的热潮,致使泡沫膨胀。泡沫一下子破灭后,股价和房价均暴跌,公司相继倒闭,幸免于难的公司也不得不背负起巨额债务。就算不体现为债务,很多公司也还是承担着类似银行不良债权这样的负资产。

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然而日本对此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取而代之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屡屡实行的散财政策——特别经济对策。即,通过扩张公共事业来增加需求。这种举动忽视了对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供应方),而一味地关注眼前,拼命强调对需求方的调整。

民主党的菅直人曾说过:“我们既不追求重视公共事业的‘第一条道路’,也不追求推崇市场原理主义的‘第二条道路’,而是以‘第三条道路’为目标。”如果第二条道路指的是小泉改革,那么此话就大错特错了,但在“第一条道路”不可取这点上的确是对的。

失去的12年、停止恶化的5年、损失最惨重的3年!

实际上,在1991年11月到1993年8月这段期间担任总理大臣的宫泽喜一先生曾在1992年8月表示有必要向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试图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表。然而,各个银行由于担心不良债权的实际情况会被曝光而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由于当时正值利库路德事件的善后期,强烈主张政治改革,新的调整计划一提出就遭到强烈批驳,被指为“破坏政治改革”的行为,因此很快石沉大海。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爆发的“住专”问题上,政府的处理也有失误,仅仅注入6000亿日元左右的公共资金就敷衍了事了。

“住专”原为处理个人住房贷款的“住宅金融专门会社”。偏重产业和企业融资的城市银行在个人融资领域比较薄弱,因此大藏省专门设立了这样的公司,并任命大藏省官僚为社长。“住专”忘记了个人住宅贷款这一本职工作,而拼命收购土地,结果导致不良债权的发生,这便是“住专问题”。扮演向“住专”提供贷款的“银行”角色的是农协(具体有农林中央金库、各个县的信用农业组合联合会、全国共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等等)。

而政府投入资金以处理不良债权的对象仅限于银行。这是由于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受创,存款这种用于清算的“基础工具”也会受损。因此,“住专”问题的处理程序是,使各个“住专”公司破产后,向作为银行的农协投入公共资金。当时,我的主张是“坚决反对向住专公司注入公共资金,应投向农协。倘若向住专公司投入资金,就用农业预算”。

但是,如果向农协注入公共资金,农协的一系列复杂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此最后还是敷衍塞责地将资金注入了“住专”公司。这种行为激化了国民的不信任感。因此,使用公共资金调整资产负债表变得越发困难。政策这种行为,有过一次马虎的应对,最终就会导致无法再展开全面应对。

进入21世纪两三年后,市场依然没有稳定下来。每逢决算期总会有“金融不稳定”、“金融危机”这样的呼声,但金融主管部门总会搬出那套空洞的说法“不,没有问题。日本的金融很健全”。这削弱了国民对金融主管部门的信赖感,使大家越发不安。

结果,直到我们2002年制定金融再生工程为止,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最大课题的资产负债表调整一事始终处于搁置状态。这便是日本“失去的12年”。

金融再生工程启动后的2003年5月,刚向理索纳银行(RESONA)注入公共资金不久,日本的股价就开始上升。理索纳的股价上涨了8倍。泡沫经济破灭后过了整整12年,“政府表明了解决问题的强烈意图”“这样不良债权问题就朝着解决的方向前进了”这样的信号终于传到了市场的各个角落,整个经济状况开始改善。

自此就开始了2003年到2007年的“停止恶化的5年”。小泉内阁在2006年9月结束,但其影响力又持续了一年。就如在本章开头提到过的那样,这5年绝对算得上是20年里日本经济状况最好的一段时期。

为何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呢?这并非奇谋妙策之功,亦非重金巨资之效。原因很简单,在这五年间做了该做的事,因此日本的经济状况回暖。

当然,并非1.2亿日本人统统受益。由于企业进行了重组推进了合理化,有不少人境况恶化,有的工资减少,有的失业,有的没有得到正式雇用而不得不打零工。但毋庸置疑的是,总体雇用人数增加了100万,股价上升,国家的基础财政收支得到改善,改善金额高达22万亿日元。

日本拥有人才、技术和资本。只要做了应做之事,经济就会停止滑坡。至少不得不承认,2003年到2007年间就是这样的情况。

然而,上述的好势头,在2008年到2010年这“损失最惨重的3年”间,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2008年9月还遭受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停止改革的自民党麻生太郎内阁在大选中败北,其后当政的民主党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鸠山由纪夫内阁之后又出现菅直人内阁,无论哪一届政府,政治局面和经济局面均十分混乱。

而现在,所有国民都越来越感到不安,担心“损失最惨重的3年”会演变为“损失最惨重的4年”甚至“损失最惨重的5年”。而此次的大灾难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