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两宋:子承父志的杨延昭(上)

去年七八月份吧,我和原来电视台的朋友去了山西的雁门关看了一圈。站在雁门关城墙之上远眺,胸中涌起的是一个字:“忠”。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千军万马在这里厮杀,为的就是保卫的疆土,使广大中原地区的安全不受侵害。

看着这片山、这方土,虽然马蹄声与厮杀声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当每一个中国人来到此处,再看到这片土地之时,不能不在心中涌起那份对“忠”字的诠释者的崇敬。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南宋“说话”,便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元杂剧中有《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将戏。明代中期以后,满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内部奸臣当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全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志传》,其作者已无从考证。至今杨家将忠君报国的故事更是通过评书、小说、甚至影视剧更广泛的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站在雁门关的城墙上我对原来省台摄影记者大哥说:如果有机会我应该好好写写杨六郎的故事。他说:“难道是为他那份忠君报国的气节而感动吗?”我一脸凝重的说:“不但如此,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话未说完,我们已经走到关门,望着关门前排列着杨家将们的雕像,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我莫名的哭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钟。大哥看我哭成这个样子,说:“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说要写杨家将的理由,在这里你一定是想起了过去,想起了那兵戈铁马的日子……”见他这样一说,我流的眼泪更多了……

因为后世人们为了展现完整的忠君报国的故事,而在历史史实基础上演绎出了很多虚构的东西。对于这些虚构的东西我们今天都不去说它。而且有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不等于没有,所以我们就以尊重历史为本,简要的以杨延昭为主线说说杨家将的故事。

当初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而以称儿皇帝和出卖北方门户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辽国皇帝的支持。这给后来的王朝带来莫大的隐患。宋太祖赵匡胤以谎称北汉、契丹入寇,而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而上台。其实这本身就是打着它们的旗号为自己撑腰。那既然赵匡胤想要这样,那赵家的子孙日后就的面临着这种强敌入寇的局面。不要小看了当皇帝的借口,常言道:金口玉言,不能食言。特别是在掌权的策略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

很多人会说,为啥秦汉、隋唐时期,虽然北方民族一度对中原地区造成威胁,但最终经过多少次战役这些边患都被解决,而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五胡乱华”,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民族也趁乱强大起来,到了两宋时期甚至成了几国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个不难理解:历史大戏中,不同的时间段,会演绎出不同内涵的“剧情”。两宋时期因宋太祖赵匡胤因惧惮武将权重,而采取“昌文偃武”的政策。一方面导致文化的空前的繁荣,而另一方面由于军队的战斗力不足,而变得在对外作战中时常处于守势。而没有汉唐时期,对边疆作战那种千里奔袭的锐气。

其实在这种大背景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各种文化模式逐渐的发育成熟。但因为人是两样性,也就是佛性与魔性俱在的结合体。那么也就是当各类文化模式一派繁荣的“清明上河图”之时,各种弊政、矛盾也在逐渐的积累,加上周边的强敌,最终导致亡国。因为军力不足,但为了维持国家基业,也就出现了一大批不为高官俸禄的忠杰的优秀将领。他们的“忠”,其实不是为了哪个君主,而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忠”,这个与忠于哪个皇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还有他们的忠,相比先前一些将领的“忠”,更为纯粹,与高官、俸禄毫无关联,只是为了报国安民。所以这份无私的忠,其实是最能让后人感动的!

(未完待续)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