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楼兰古国今昔

辽阔的罗布荒原,漫漫黄沙之下,埋藏着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楼兰。公元73年,东汉使者班超到达鄯善,说服鄯善王归附东汉,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楼兰就是鄯善的前身。4世纪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曾经的丝绸之路断绝了人烟和来往的商旅,渐渐归于寂静,乃至湮没于黄沙之中,为世人淡忘。

现藏于故宫档案馆的地图,标明了自玉门关通往罗布泊的路线,而且在罗布泊西岸标示了一座古城址,这应当就是后来再次闻名于世的楼兰古城了。但此时清朝的统治者为内忧外患所纠缠,根本没有心思顾及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一座古城。这个发现再一次被尘封起来,只到数十年后,瑞典人斯文•赫定幸运地戴上了发现楼兰古城的金色桂冠。

揭开楼兰王国的神秘面纱

十九世纪世界上掀起了考古的热潮,在欧洲相继发现特洛伊古城和克里特岛的迷宫,证明《荷马史诗》并非仅仅是一段传说;在美洲则发现了玛雅文明。这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发现激励着冒险家们把目光投向整个世界,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古国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深信,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一定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在等待着他们。

斯文•赫定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1901年,斯文•赫定按图索骥,根据中国和西方文献的指引发现这边长不过三百余米的小小废墟,竟然就是曾经被黄沙掩盖了两千年之久足以与特洛伊古城相媲美的楼兰古城。

斯文•赫定雇佣中国农民在楼兰城中13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木雕艺术品。仅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

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又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汉文文书349件。其中不少文书均有纪年,最晚的纪年为晋建武十四年(330年),其他还有一件栗特文文书。日本桔瑞超则在这里获得了汉文文书44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国内外史学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稿。

这一连串的发现使尘封已久的楼兰古国渐渐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从而掀起了西域考古的热潮。20世纪30年代以前,先后来到这片地区的有沙皇俄国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瑞典斯文•赫定、贝格曼,美国亨廷顿,英国斯坦因,日本桔瑞超等。当年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有人来到罗布淖尔,或进入楼兰古城,发掘古城附近的古墓。楼兰一次又一次被发掘、搜掠,大量文物被携往西方各国。

中国学者有幸进入这片地区考察的只有黄文弼、陈宗器两人。当年,中国学术界坚决抗争终于迫使当局组成“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黄、陈两人作为中方团员,取得了这一机遇。黄文弼在楼兰城东北发现的遗址中所获有西汉纪年的木简,至今仍是楼兰研究中的珍品。陈宗器考察的自敦煌到罗布泊的路线,罗布淖尔湖的水文状况,在罗布淖尔地理研究中也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楼兰消失之谜

这里曾经是交通要冲,绿洲上田野、阡陌、渠道纵横,人烟袅袅,来往商旅络绎不绝。不过数千年的光阴,却变成了一片没有生命没有绿色的荒漠。其过程和原因,成为人们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80年代以来,不仅考古、历史、地理,而且沙漠、生物、气候、地质等等许多学科的研究者们,不惧危险,不虑艰难,不考虑工作条件的简陋,一批又一批地奔赴这片不见人烟的荒原,风餐露宿于荒山野地之中。优秀科学家彭加木,就是在这一探察热潮中,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一探索、考察,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这片地区曾有的繁荣,它的变迁和最后的毁灭,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

从距今4000年以来,居住在楼兰一带的人们砍林伐木,破坏环境,到距今2000年前的楼兰、鄯善王国时期,情况已经非常的严峻,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出自楼兰荒原的一件木简,规定“绝不能砍伐小树”,“严禁砍伐活树,砍伐者罚马一匹”。但为时已晚。公元4世纪后,自敦煌进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高昌一线又开辟了新的更为方便的路线,楼兰渐渐失去在丝路上的地位和有组织地维持灌溉农业的力量。至此,人工绿洲的消亡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仿佛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但是楼兰的消失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迷。楼兰考古,有待展开的问题还有很多。罗布荒原上发现的古代遗址有数十处,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进入罗布荒原考察是一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考察者们的生命时常受到漫天黄沙和狂风的威胁。时至今日,人们考察过的遗址不过几处,还有更多的谜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