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大豆消费重构西半球农业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1月9日发表文章称,由于13亿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肉蛋奶需求激增,养殖业要消耗掉更多的大豆,因此造成大豆进口量越来越高。这种强劲需求,产生深远影响:西半球热带雨林被毁,放弃产量高的作物而改种大豆……

近十年来,全球大豆需求飙升,其中中国占居首位。如今,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无疑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大约3000年前,中国华东地区的农民开始种植大豆,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豆的种植才有了卓越表现,成为与小麦、水稻、玉米并行的世界四大主导作物之一。


曾经的亚马逊雨林,如今大豆收割机穿行其上

动物营养学家的一项研究反映了大豆需求增长的原因,他们将一份豆粕与四份其他谷物,比如玉米,混合制成饲料,极大地提升了畜牧和家禽动物蛋白的转化效率。中国对于肉类、牛奶、蛋类的需求飙升,豆粕的使用量同样上涨。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生猪,而猪的饲养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大豆。豆粕影响着迅速成长的养禽业。此外,中国使用大量的大豆饲养食用鱼。

我们用四个数字来叙述中国大豆需求量的激增。1995年,中国生产1400万吨大豆,消耗1400万吨大豆。2011年,中国依旧生产1400万吨大豆,但消耗量增至700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进口了5600万吨大豆。


中国大豆产量、消费量、进口量(1964-2011)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1995年,中国对于大豆生产的忽视影响了当时的政策,北京方面决定了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政策。许多中国人经历过1959-61年的大饥荒,这对他们影响极大。他们不想自己的主食依赖其他国家。于是大量的补贴支持粮食种植,基本上上忽视了大豆的生产,中国的粮食产量上涨很快,但大豆产量却停滞不前。


中国粮食、大豆产量(1960-2011)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我们假设,中国2011年消耗的7000万吨大豆全部由自身生产,那么需要转换1/3的耕地种植大豆,这会迫使进口1.6亿吨的粮食,这超过了全部粮食消耗量的1/3。中国13.5亿人口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善他们的饮食结构,于是大豆进口量必然会持续攀升。

最大的影响是全球大豆消耗量的激升会重整西半球的农业。现在,美国的大豆种植耕地多于其小麦种植耕地。巴西的大豆种植耕地超过其所有粮食耕地总和。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是其他粮食种植面积的两倍,使阿根廷要面临大豆成为单一作物的危机。他们承担了全球4/5的大豆生产。在六十年代,美国主导着大豆的生产和出口,但是在2011年,巴西的出口赶上了美国。


西半球小麦、玉米、大豆种植面积(1960-2011)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虽然从20世纪中期开始,每亩粮食的生产量提高至三倍,但全球大豆生产已经达到16倍的增长,绝大多数来自耕地面积的扩大。然而耕地面积扩大了将近7倍,但产量仅仅增至2倍。主要问题是全球需要更多的大豆,就只能依靠种植更多的大豆。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我们去哪里种植大豆?美国已经使用了他全部的大豆耕地,没有多余的耕地再能种植大豆。扩增大豆产量的唯一办法是,将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例如玉米或小麦耕地,转换为大豆耕地。巴西的扩张的大豆种植耕地来自于亚马逊盆地、塞拉多或者南部热带草原地区。

简而言之,想要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在于尽快抑制全球大豆需求,这需要稳定世界人口。但对于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吃更少的肉类,以此减缓对于大豆种植的需求。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