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家人续写的日记

2012年6月23日,王炳章家人等共约30位民运人士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前,举行抗议活动,促请中国当局释放王炳章

从6月27日开始,王玉华着手写一部公开的日记。那一天是她哥哥王炳章从越南被秘密绑架回中国十一周年纪念日,他们王家分散在南北美洲各地的兄弟姐妹各自展开了请愿活动。王玉华当时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门前静坐,于是给日记起名叫“营救王炳章请愿日记”。十一天后,她把日记交给了赶来接班请愿的弟弟王炳武,一个星期之后,王家的大姐王金环又接过了这支沉甸甸的笔。在加拿大140万华裔人口中,记录家庭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以接力式的请愿日记诉说家庭命运及寄托亲情的,恐怕仅此一家。

在前四篇日记里,王玉华回忆了自己因王炳章由红变黑的经历,从小就是红小兵的小队长和中队长的她,还做过团支书,大学时入党。大使馆门前飘动的国旗让她的心颤动,现在她是难属,面对国旗从敬礼变为请愿,真是极大的讽刺。曾梦想做外交官的她,因哥哥创办《中国之春》梦碎。就在王炳章在纽约宣布弃医从运的第二天,领导找她谈话,说“小王,你哥哥被台湾用美人计收买了,背叛了祖国,你不可以在外事处工作了,不可以接触外宾了”。

日记第五篇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为王家拿到护照,帮助他们出国的故事。那时王玉华在中日友好医院教培训班日语,问学生要了胡耀邦家的地址。她写道:“晚上我和妹妹就去了胡耀邦总书记的家,开门的是个年轻小伙子,将我们的信收下,并答应转给总书记。他说他是胡书记的儿子,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儿子。总书记家不在中南海里边住,我们才得以顺利找到。过了一天电话来了,是总书记秘书打来的说‘事情已经转给公安部解决了’。我将这件事告诉炳章,他说‘中国是有希望的,因为有一位极其开明的总书记’。这之后炳章干的更来劲了”。

7月8日,王炳武接替王玉华在渥太华请愿,他在日记里坦露了对中国政府可能进行报复的担心:一是怕以后再不能去探望哥哥了,二是怕对我以后回国讲学,颁发我的枫叶奖学金受到影响,毕竟我已维持了12年与母校的来往。王炳武回忆说:炳章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届高考大学生,而我是文革后的第一届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在我俩的博士论文的首页,我们都用中文写下:“献给生我养我的父母”,而炳章还加上了“祖国”。

王炳武回忆了首次到广东韶关探监的情况:当带着手铐的炳章拖着沉重的脚镣蹭着走过来时,我放声大哭。他的样子全变了,剃了光头,仅长出一点的头发几乎全是白的,老了至少十年…我大叫到:“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哥哥”?炳章非常镇静,说:“对不起,我拖累家人了”。临别时,炳章用带着手铐的手做了“V”向我告别…

70岁的王家大姐金环是在渥太华最炎热的日子里接班请愿的,她打字速度慢,只得通过电话向回到温哥华的王玉华口述,在日记之22篇中,她说:今天闷热,在使馆外请愿呼吸不畅,特查看广东韶关的天气,得知已热到了33度。想到弟弟炳章被关在不通风的狭小单人牢房承受着夏天闷热,冬天寒冷的恶劣条件已经11载,我的心在淌血,泪水伴着汗水止不住的流。要怎样的忍耐力和超人的意志才可以坚持11年啊!

王家日记除每天通过三家海外中文网站和推特向外发布外,还准备在国内开微博,让更多人知道真相。王家坚持只要王炳章一日不获自由,日记就会续写下去,无论是回到温哥华,还是去华盛顿。在谈到为何使用日记体来表述时,王玉华称自己曾给中国最高法院院长、新任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写信,都没有回音,只好以这种方式公开诉求。王家人希望王炳章能在习近平任内早日获得自由,王玉华说:“我在今年2月给王炳章的信中还说过,国民党战犯手上沾了共产党人的鲜血,毛泽东还在52年特赦了他们,现在国民党的连战都成了连爷爷了,66岁的王炳章没有伤害过任何人,只是要求实行民主体制,却不被放过”。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