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清朝:英年早逝的石达开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

石达开十三岁时处事已有成人风范,因侠义好施,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道光年间,官场腐败,民生困苦,石达开十九岁那年,率四千余人参加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意为“羽翼天朝”。在几年里石达开多次大败清军,被清军称为“石敢当”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定都之后,诸王(包括“天王”洪秀全)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1853年石达开到安徽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试,招揽人才,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石达开于1855年初在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湘军水师溃不成军,统帅曾国藩投水自尽,被部下救起,西线军事步入全盛。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但为时已晚。北王韦昌辉把石达开反对滥杀无辜的主张看成对东王的偏袒,意图予以加害,石达开逃出天京,京中家人与部属全部遇难。

史学家把“天京事变”当作太平天国起义的转折点,这倒没什么异议,问题是为啥出现天京事变?为啥他们利用宗教号召起来民众,却后来成为相互倾轧、相互残杀的工具?东王杨秀清就是装天父下凡,责打洪秀全,并把自己封成万岁而被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把他和其同党清洗的。这反映出一个道理:自己配药自己吃,自作自受。这就是一切邪教的重要表现——权欲熏心。为了权力与金钱什么坏事都可干的出来。就如同现在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共不依照法律而行事,只靠权力,结果它们内部对它们也是如此。所以出现了原本阻碍信访的信访局局长上访,无人过问的局面;出现了警察上访被抓被关进黑监狱的情形。一切事情其实都是给自己做的!

石达开回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此时天王也觉得韦昌辉做的过份,此时韦昌辉也觉察出不妙,于是带兵围攻天王府,后来被诛杀。

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他不计私怨,追击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连北王亲族都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挡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但由于受天京事变的影响,洪秀全不再相信异姓人,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对石达开开始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根据现在史学研究成果,石达开最初离开天京时只是带走几千人马。

此时的石达开是在无奈中选择的,留在天京也许小命不保,投降清政府也不可能,归隐山林不是时候,唯一的路只能是带兵出走,另开根据地。

石达开一走,天京又陷入重重包围之中,1857年9月,天王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持“义王”金牌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天王,表示无意回京,但他顾全大局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石达开又于次年进军浙江,建立浙闽根据地的努力虽因内外矛盾以失败告终,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此时太平军尚有四万余人。对岸尚无清军,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三日后,清军始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为求建立“生擒石达开”的奇功,四川总督骆秉章遣使谈判,石达开决心舍命以全三军,经双方谈判,由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这些人大多得以逃生。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进入清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将士全部战死。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年仅32岁。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