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人天契合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一段,讲一个极端而愚昧的乱世,固然后世传颂。小说男主角是孤独潦倒的律师,为了暗恋追不到手另嫁他人的至爱上了断头台。他为人道主义背上十字架,小说的最后一段,英文写得浅白,却有千钧之重:It is a far,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than I have ever done;it is a far,far better res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殉道者的情怀非常高尚,只是俗世的愚众极多。明明都刀斧在前,人人都退缩,为何他一个人含笑独赴?

皆因这个世界上总有极少的人生活的视野不在于须臾,也超越了寸躯。他看到的是自己生前,千百年早已往矣的人;也看到在自己死后,尚未出世的众生。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感言:“前乎我者为古人,后乎我者为后人。古人之与后人,则皆同乎?曰皆同。古之人不见我,后之人亦不见我。既已皆不见,则皆属无亲,是以谓之皆同也。然而我又忽然念之:古之人不见我矣,我乃无日不思之;后之人亦不见我,我则殊未尝思之。观于我之无日不思古人,则知后之人之思我必也。”

这番话勿嫌噜苏,实气魄宏大:金圣叹活在这个世上,喜欢阅读,逢心得叩应的经典,激赏赞叹作者的才思。然而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莫札特,伟大的作者已经离开了。于是身为读者的我,特别思念这等死去故哲和先贤。

但我在这线狭窄的世上,看了这许多书,又能如何像他们一样,留下一些功绩,垂范给尚未出世的人呢?

要让以后的人看了我的著作、读了我的事迹,也像我今日怀念那些死去的精英一样思念我。

金圣叹说:当我在读书时,我已经看不见作古的作者了。当我死后,以后的人也见不得到了。这种大孤独谓之“无亲”,但三世之间,可以与敬意和思念,来维持时间走廊上不相识,也从未相见的人。这才是人性中大情所在。

因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金圣叹的情怀,陈子昂独登幽州台的感悟,以及狄更斯笔下这位叫做卡顿(Sydney Carton)无畏赴死的一番最后独白,跨越国界,超凡入胜,令世上最崇高的心灵,在宇宙的星空里相遇。

明清两代是中国知识份子的黑暗时期。金圣叹喜欢阅读,批阅六大名著。阅读时的笔记,除了点评作者的才情,而罕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意境,而忽有心灵遥接了宇宙的鸿蒙。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